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德树人是国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决策。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学是高校响应国家"课程思政"号召而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从传统的思政课程到与专业课程的结合,笔者提出"主题创作+思政课堂"的教学模式。将思政元素应用于专业教学和艺术创作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因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政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魏俊儒 《包装工程》2022,(S1):413-415
目的 中国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的文化生态理念,与时代深度契合。将“课程思政”与中国画课程教学改革结合,有利于构建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从而达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立德树人目的。方法 从课程思政的内涵与高校中国画课程入手,探讨了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国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当前课程教学中“重技法、轻理论”,专业教学与思政融合度不高,专业教师个人思政意识浅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结论 提出了强化中国画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式,增强中国画课程思政互动体验、注重经典作品解读、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健全中国画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等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3.
4.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美术学专业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把政治思想元素融入高校专业课,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高素质的职业人才,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提高高校思政课程的拓展和深化,对于全方位培养美术学专业人才而言尤为必要。本文以数码插画课程为例,探讨了美术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之一,课程思政应当贯穿于高校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教材体系、管理机制体系之中,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性和素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避免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的剥离,既需要让教材和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也需要教师传授中应注重主流价值观引领,这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学引导.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具有隐性渗透性、交互融合性、多元引领性,针对课程思政实施中的师资、课程评价和辐射面等问题,高校应遵循协同性、融入性、联动性原则,围绕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推进全方位协同育人环节来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  相似文献   

7.
凌静怡 《中国测试》2021,(3):I0010-I0010
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体现了新时期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三全育人,要求立德树人要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并且务必做到全员参与.该理念的提出,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随着包装设计行业对相关人员政治素养、个人修养、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等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日益受到高度关注.本文围绕包装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结合专业特点讨论了该专业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切入点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杨璇 《中国包装》2024,(3):108-110
我国正处于社会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传承需要注重教育领域的革新,课程思政是指通过全员、全过程、进行思想教育,保证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而行,对于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更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成长规律,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本文以包装设计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思政、竞赛模式、实践创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意在通过多角度提升我国思政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不断推进,使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也变得愈发重要。作为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构建评价体系不仅能对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果进行检验,而且可为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提供反馈与引导。鉴于此,文章提出将专业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然后以课程教学进度、多方评价视角、提高教学效果为支点,构建了评估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旨在为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的思政评价体系建设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第二课堂既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经过努力,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有限、评价体系缺乏、经费短缺等方面。对此,本文提出了四点建议:培养活动骨干、争取教学设施、建立有效的第二课堂活动评价体系、争取一些经营机构的支持和赞助。  相似文献   

12.
卢晓燕 《湖南包装》2020,(2):137-140
分析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现状及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索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实施的路径及措施,并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设计构成"课程为例,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在线数字教学平台,通过典型的案例融入课堂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在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开展了人文素质教育,实现了课堂思政教学改革的最初目标。  相似文献   

13.
全域旅游作为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是张家界市探索旅游进一步发展的有力举措。笔者以张家界学院为例,以文旅融合为背景,阐述了促进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丰富地方文化建设内涵,拓宽眼界和搜集渠道以及建立特色文献库等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岗位育人的特点,通过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印前处理与排版》岗位课程教学实践为例,分析了专业课课程思政的难点,并从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教学模式,资源开发等方面,提出课程思政难点的解决方法,为人才岗位培养过程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学校产教融合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培养要求,践行“德技并修育匠心、知行合一创设计”的专业理念,以《软包装设计与加工》课程建设为例,从调研分析学生认知、思维能力出发,结合课程对应的岗位特点,贯穿“践行限塑令,严把食品包装安全关,持续创新助升级”的思政主线,并探讨在课程建设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思路、过程和做法,以“润物细无声”来影响学生的三观、思维和行为规范,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进行紧密融合。  相似文献   

16.
马盛楠 《中国标准化》2023,(22):200-202
滨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马导儿在”微信公众平台探索以具象化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多样化的宣传形式推进理论宣传内容创新,开创了一条贴近学生、走进学生内心的网络思政教育标准化之路。该平台通过“精耕细作”延伸报道广度、拓宽报道深度,重点讲好“校园好故事”,传播“滨院好声音”,旨在探求辅导员个人微信公众号平台标准化建设,发挥其在全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构成基础课程是高校设计学院中开设的一门集元素形象、色彩应用、三维空间于一体的学科基础必修课。该课程在倡导“课程思政”的今天,将区域文化中的非遗、民俗、岭南优秀文化等文化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等融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课程思政结合在构成基础课程中,能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达给学生。本课程将植入大量民俗艺术的例子,让学生从文化、艺术、审美几个方面了解到平面、色彩和立体三大构成的运用法则。引导学生重新构建新的设计语言,让有中国特色的审美植入学生的创作中,从而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优化该课程的内容建设。  相似文献   

19.
拜茹 《中国标准化》2023,(22):209-211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议题之一。在这一背景下,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加强对生态责任感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和知识,增强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生态责任感培育往往存在标准化不足、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等问题。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课程思政视阈下的生态责任感培育的标准化,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措施和方法,以期为职业教育生态责任感培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作为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之一,逐步开展推进“无废城市”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包装废弃物作为城市固体废弃物的重点组成部分,对“无废城市”建设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以“无废城市”建设为课程思政背景,分析包装工程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与“无废城市”建设的结合。并以专业课程系统为例,进行“无废城市——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分析,该系统教学以提升学生绿色包装的选材、设计和评价能力,构建“无废城市”建设能力为目标,最终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的包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