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黄芪总提取物(total extract of astragalus,TEA)延缓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小鼠D-半乳糖(D-galactose,D-gal)人工衰老模型和自然衰老模型(17mon),从氧自由基代谢方面进行研究。结果 TEA(40mg·kg-1·d-1ig ×10 wk)可明显降低D-gal衰老小鼠过高的MDA 含量,上调其过低的抗氧化酶(GSHPX、Mn-SOD)活性和GSH/GSSG比值。TEA(40mg·kg-1·d-1ig×3mon)对17mon小鼠亦有类似作用。结论 TEA对D-gal衰老小鼠和由中年期(14mon)进入老前期(17mon)小鼠的自然衰老进程有明显的延缓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脑益康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并探讨其改善学习记忆的机制。方法: 采用D-半乳糖(DGal)和亚硝酸钠(NaNO2) 腹腔注射建立小鼠AD 模型, 通过迷宫刺激器和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生化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和丙二醛(MDA) 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模型对照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SOD 活性降低, MDA 含量升高;而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脑益康小、中、大剂量组(2.4、7.2、24 g·kg-1·d-1) 均可显著改善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提高脑内SOD 活性, 降低脑内MDA含量(P <0.01或P <0.05), 阻抑海马神经细胞的退行性变化。结论: 脑益康可改善D-半乳糖和亚硝酸钠所致AD 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药健脑合剂对记忆障碍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以跳台法、避暗法与电迷宫试验检测由东莨菪碱、亚硝酸钠及乙醇所致记忆障碍小鼠及D-半乳糖与三氯化铝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测定大脑胆碱酯酶活性、LPO 含量与全血SOD 活性。结果: 健脑合剂14 g·kg-1和28 g·kg-1 可明显改善由东莨菪缄、亚硝酸钠及乙醇所致记忆获得、记忆巩固及记忆再现障碍,增强D-半乳糖模型小鼠与三氯化铝小鼠的被动学习能力, 提高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全血SOD 活性及抑制脑LPO 生成, 显著降低痴呆小鼠脑胆碱酯酶活性。结论: 健脑合剂能提高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及三氯化铝与D-半乳糖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 其机制可能与影响中枢M 胆碱能系统和改善体内自由基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水飞蓟宾(Silbinin)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饮用10 %乙醇,加高脂高热量饲料喂饲6 周,造成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灌胃给药水飞蓟宾100mg·kg-1,继续酒精和高脂高热量饲料处理4 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和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测定肝细胞TG、肝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歧化酶(SOD)、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水平以及肝组织学检查。结果: 水飞蓟宾能抑制病鼠血清AST、ALT、AKP活性(P<0.05或0.01)和降低TG、LDL-C、TNF-α、TGF-β1 含量(P<0.05或0.01),提高HDL-C 含量;降低肝匀浆TG 和MDA 含量(P<0.05或0.01),增强SOD 活性(P<0.01)以及改善肝细胞水变性和脂肪变性(P<0.01)。结论: 水飞蓟素阻止大鼠酒精性脂肪肝形成,其作用机制包括: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代谢产物,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调血脂、减少脂肪在肝脏的沉积;抗免疫性炎症和抗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智脑胶囊对实验性AD 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β-淀粉样蛋白(β-AP) 大鼠侧脑室注射, 联用转移生长因子β1(TGF β1) 脑内注射, 制作实验性AD 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 应用避暗法和水迷路法测定AD 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并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分别测定实验性AD 模型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和丙二醛(MDA) 含量。结果 经改进由β-AP 联用TGF β1 诱导的AD 模型大鼠既表现有行为学改变(学习记忆障碍), 又有典型的AD 病理学特征(β-AP 沉积斑), 同时模型大鼠脑组织SOD 活性明显下降, MDA 含量显著增加。智脑胶囊能有效地改善实验性AD 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提高模型大鼠脑组织SOD 活性, 减少MDA含量。结论 智脑胶囊能明显提高β-AP 联用TGFβ1 诱导的实验性AD 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其机制与清除自由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取10月龄的小鼠,以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复制AD模型小鼠,用本实验室制备的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灌胃15d后,眼球取血,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观察脑内海马组织切片神经元细胞的形态改变。结果: 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实验组小鼠血清SOD活力显著提高(P<0.01)、血清LDH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海马区神经元细胞数量也显著增多,形态改善。结论: 异黄酮活性组分能有效地改善衰老AD小鼠的抗氧化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竹节参60%乙醇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竹节参提取物高剂量组、竹节参提取物低剂量组、水飞蓟宾组;采用白酒灌胃的方式建立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各组小鼠ALT、AST、TG含量水平,以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变化,PCR技术检测SOD1和GPX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出现明显脂肪变性,血清ALT、AST和TG的水平升高,肝脏SOD 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同时MDA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竹节参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和水飞蓟宾组均可降低ALT、AST和TG的含量;升高肝脏SOD和GSH-Px活性,同时降低MDA的含量;并且肝组织SOD1和GPX1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结论 竹节参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SOD1和GPX1的基因表达,从而减轻酒精诱导的氧化应激对肝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陈新梅  朱家壁 《金属学报》2005,10(8):898-902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g1脂质体(Rg1-L)对东莨菪碱诱导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制备东莨菪碱诱导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采用Y型迷宫评价Rg1-L对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测定大鼠大脑皮质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结果: Rg1-L可以显著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同时抑制大脑皮质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结论: Rg1-L对东莨菪碱诱导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脑皮质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提高人参皂苷Rg1生物利用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罗红梅  崔燎  吴铁 《金属学报》2005,10(6):670-673
目的: 观察D-半乳糖对雄性大鼠腰椎骨密度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原因。方法: 12 只6 月龄雄性大鼠随机分成2 组, 对照组和D-半乳糖组, 每组6只。对照组每天皮下注射生理盐水, D-半乳糖组皮下注射5 %的D-半乳糖, 剂量为100 mg·kg-1, 连续给药3 个月后, 心脏取血处死大鼠, 取出第4 腰椎, 放入福尔马林中固定;同时取出睾丸, 放入固定液中固定。取出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 离心获取血清, 放入-70 ℃ 冰箱中冷冻保存备用。第4 腰椎经梯度脱水后, 塑料包埋、切片, 用图象分析仪上进行骨量分析。睾丸制作普通石蜡切片, 光镜下观察。冷冻血清, 解冻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睾酮促、黄体生成素(LH) 含量。结果: D-半乳糖组大鼠腰椎骨出现骨质疏松。与对照组相比, D-半乳糖组血清睾酮含量明显降低, 而黄体生成素无明显变化, 睾丸切片呈现老化表现, 但黄体生成素无明显变化。结论: D-半乳糖会导致雄性大鼠骨质疏松, 其原因可能是影响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 导致血清睾酮含量降低, 最终引起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的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内氧化应激产物活性氧簇(ROS)、细胞早期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2′7′-二乙酰二氯荧光素(DCFH-DA)作为荧光探针,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细胞内ROS水平,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 PI)双染色分析细胞早期凋亡率。结果: 与未经葡萄糖处理的牛血清白蛋白(BSA)组对比,500 μg/mL AGEs显著促进成骨细胞内ROS形成和细胞凋亡(均P<0.01);给予二甲双胍 (100~500 μmol/L)呈浓度依赖性抑制BSA组及AGEs组成骨细胞内ROS形成和细胞凋亡,浓度分别为500、400 μmol/L 时,对细胞内ROS形成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达到最强。结论: AGEs显著诱导原代成骨细胞内ROS的形成和细胞凋亡,而二甲双胍能够呈浓度依赖性抑制AGEs诱导的成骨细胞内ROS的形成和细胞凋亡,减轻AGEs对成骨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柳星  汪萌芽 《金属学报》2012,17(4):408-411
目的: 观察天麻素对海马内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注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双侧海马内注射Aβ1-40建立AD大鼠模型, 并设注射生理盐水的假手术组(n=7)和不作处理的正常组(n=10);AD模型大鼠分设天麻素组、石杉碱甲组和模型组(各n=8),分别给予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4周(q.d.)后,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检测。结果: 与正常组或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的定位航行试验中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 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天麻素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且空间探索试验中在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 天麻素对海马内Aβ1-40注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损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红景天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睡眠剥夺模型,每组半数行Y型电迷宫测试,并检测海马和额叶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半数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区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结果: Y型电迷宫测试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组全天总反应时间(TRT)和错误反应次数(EN)均较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组海马组织和额叶组织SOD活力均较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组海马组织MDA含量较低(P<0.05),额叶组织MDA含量与模型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ChAT表达检测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组阳性细胞着色较深,轮廓较清晰,排列较整齐,各亚区阳性细胞数量较多(P<0.05)。GFAP表达检测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组阳性细胞着色较浅,细胞体积较小,突起较短较细,侧枝较少,阳性细胞数量较少(P<0.05)。结论: 红景天对睡眠剥夺后大鼠脑组织氧化损伤及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可缓解睡眠剥夺造成的学习记忆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13.
杨丽娟  刘磊  郭亚玲  高琴  关宿东  姜宝法 《金属学报》2013,18(12):1364-1368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2型糖尿病大鼠膈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并观察膈肌组织骨架蛋白nebulin和titin mRNA含量的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DM组)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GSH组)。各组大鼠取离体膈肌条,测定其收缩力,测定膈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膈肌组织中骨架蛋白nebulin和titin的mRNA表达。结果: (1)与CON组比较,DM组大鼠膈肌单收缩力(Pt)、最大强直收缩力(P0)、张力最大上升速率(+dT/dtmax)、张力最大下降速率(-dT/dtmax)明显降低(P<0.05);GSH组则高于DM组(P<0.05)。(2)与CON组相比,DM组大鼠膈肌组织MDA含量显著增高(P<0.05),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GSH则能逆转该变化(P<0.05)。(3)DM组膈肌组织中nebulin和titin的mRNA表达显著低于CON组(P<0.01),而GSH组明显高于DM组(P<0.05)。结论: GSH通过提高膈肌组织骨架蛋白nebulin和titin的mRNA表达来增强2型糖尿病受损膈肌的收缩力,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膈肌组织氧化应激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内啡肽-1(EM-1)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8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EM-1后处理10、20和 50 μg/kg(EM10、EM20、EM50)三组,EM-1 50 μg/kg+纳洛酮 3 mg/kg 后处理组(EM50+Nal组)、Nal后处理组(Nal组),均 i.v. 给药。结扎冠脉左前降支 30 min,再灌 120 min 造IR模型。全程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Ⅱ导联心电图(ECG)。动脉血浆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 除EM各组再灌注 120 min MAP外,IPO组和EM各组HR、MAP、RPP的下降程度均显著低于IR组(P<0.05,P<0.01);与IR组比较,IPO组和EM-1三个剂量组均使血浆LDH活性降低、MDA含量降低及SOD活性增加(P<0.05,P<0.01),且EM对MDA含量及SOD活性的影响呈剂量依赖;与EM50组比较,EM50+Nal组血浆LDH活性升高、MDA含量增加及SOD活性降低(P<0.05,P<0.01)。结论: EM-1后处理可能是通过激动阿片受体,引起MDA含量降低及SOD活性增加,发挥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 采用大鼠冠脉结扎30 min后再通20 min 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模型。大鼠随机分对照组、缺血组、模型组(缺血再灌组)和川芎嗪保护组。观测心肌细胞膜和线粒体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PX)、Ca2+-ATP酶和K+, Na+-ATP 酶活力, MDA及心肌钙含量。结果 川芎嗪保护组心肌细胞膜SOD、GSH·PX、Ca2+-ATP 酶和Na+, K+-ATP酶活性较缺血再灌组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 或P <0.01), 丙二醛(MDA)和心肌钙含量却呈显著性降低。线粒体中SOD和GSH·PX 活力也呈显著性升高(P <0.05), MDA 却为显著性降低。结论 川芎嗪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确切保护作用, 其机理是通过提高对氧自由基的清除及抑制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16.
张美齐  翟昌林  陈环  沈晔  涂建锋  杨向红 《金属学报》2013,18(12):1321-1326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与比索洛尔对心肺复苏后心肌的协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建立心肺复苏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成4组:左卡尼汀和比索洛尔联合用药组(10例),比索洛尔组(10例),左卡尼汀组(10例),安慰剂组(10例)。观察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的变化;酶生化法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水平;ELISA法检测氧化应激损伤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BCL-2与Bax蛋白表达,以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溴化乙锭(EtBr)和3-硝基酪氨酸(3-NT)的变化。结果: 与比索洛尔组、安慰剂组不同,左卡尼汀组各时间点心率升高(P<0.05),平均动脉压亦有升高(P<0.05),CK-MB和MDA水平降低(P<0.05),BCL-2水平升高,Bax水平降低(P<0.05),而联合用药组差异更加显著(P<0.01)。同时发现,左卡尼汀组较安慰剂组,EtBr和3-NT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与安慰剂组相比,EtBr和3-NT水平的差异更加显著(P<0.01)。结论: 左卡尼汀可以通过增加上调SOD、下调MDA水平;上调BCL-2、下调Bax水平产生保护心肌作用,并且与比索洛尔有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