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罗慧英  杨林  杨焕  刘渊 《金属学报》2012,17(4):387-391
目的: 探讨当归挥发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模型,到达再灌注时限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脑梗死体积比、脑含水量及脑血管通透性;血清NO、NOS含量;以及SOD和GSH-Px活性。结果: 当归挥发油可有效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脑梗死体积比、脑血管通透性和脑含水量;降低血清 NO、NOS含量; 增强SOD和GSH-Px活性。结论: 当归挥发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
徐隽  余涓  王晶  林春  陈崇宏 《金属学报》2004,9(3):294-298
目的:探讨蕲蛇酶(acutobin) 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 模型, 缺血3 h 后恢复血流再灌24 h 。观察蕲蛇酶对脑梗死面积、脑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活性、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 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的影响。结果:蕲蛇酶能有效减小脑梗死灶, 缓解MPO 升高、降低MDA 含量、抑制iNOS 活性, 降低NO 含量。结论:蕲蛇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缓解MPO 升高以及抑制脑组织中iNOS 活性, 降低NO、MDA 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罗胜勇  董六一  范丽  方明  陈志武 《金属学报》2004,9(10):1157-1159
目的: 研究山茶花总黄酮(TFC) 对小鼠急性脑缺血和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建立脑缺血模型, 观察TFC 对小鼠死亡率及死亡时间的影响。建立局灶性脑缺血(MCAO) 模型, 观察TFC 大鼠对行为学、脑梗死面积的影响, 并测定缺血侧脑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 及一氧化氮(NO) 含量。结果: TFC 80 、40 mg·kg-1 组可降低缺血小鼠的死亡率, 延长死亡时间;60 、30 、15 mg·kg-1 组可改善行为障碍,降低行为学评分;60 、30 mg·kg-1 组可减少MCAO 大鼠脑梗死范围, 降低脑组织中MDA 、NO 含量, 抑制LDH 活性的下降。结论: TFC 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和抑制NO 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甙(PNS)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阻断大鼠大 脑中脉造成可逆性脑缺血模型,观察PNS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结果 PNS 20、40 mg·kg-1·d-1x10d能显著改善大鼠MCAO后的神经功能障碍,缩小脑梗塞面积,减轻脑水肿,并能降低缺血脑组织的总钙含量,明显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结论 PNS对局灶性缺血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推测与降低脑组织钙含量及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吴建华  方云祥 《金属学报》2008,13(4):377-383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 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1.5h再灌注24h。法舒地尔术前腹腔注射给药15mgkg,术后12h再次给药。术后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用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分光光度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伊文思兰法(EB)测定血脑屏障的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缺血区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NF-κBp65的表达;ELISA法检测IL-8的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核抽提物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NF-κBp65mRNA的表达。结果: 法舒地尔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缺陷症状,缩小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缺血侧脑组织的含水量、EB含量及MPO活性;显著抑制ICAM-1.VCAM-1.L8和MCP-1蛋白的表达;降低NF-κBp65mRNA和蛋白的表达;减少脑组织核抽提物中NF+κBp65的蛋白量(K0.05vsMCAO组)。结论: 法舒地尔通过抑制NF-κBp65的活化进而抑制黏附分子及趋化因子的表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卢娜  李超  李东亮 《金属学报》2005,10(9):1041-1045
目的: 探讨黄体酮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SD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将大鼠随机分为6 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二甲基亚砜溶剂(dimethyl sulfoxide, DMSO) 对照组、黄体酮(progesterone, PROG) 预防组、PROG 治疗组、PROG 预防治疗组,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死亡原位末端标记(Insitu end labeling, ISEL) 法研究脑组织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p53 的表达情况。结果: 高倍视野下p53 蛋白阳性细胞数, 各药物处理组凋亡细胞数与缺血再灌注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ROG 可减轻局灶性缺血再灌流脑损伤, 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细胞凋亡。抑制脑神经细胞中p53 蛋白表达可能是其发挥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李静  明亮  黄茸茸  曹曦  吴强  李卫平 《金属学报》2005,10(9):1050-1052
目的: 探讨黄芪提取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血管阻塞法, 复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黄芪提取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后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脑组织皮质和海马骨髓过氧化物酶(MPO) 活性的影响;并对脑组织皮质做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 模型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脑组织皮质和海马MPO 活性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 黄芪提取物(20、40、80mg·kg-1) 均可降低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升高的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脑组织升高的皮质和海马MPO 活性;改善脑组织皮质的缺血性改变。结论: 黄芪提取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区c-jun氨基末端激酶3(JNK3)表达的影响,探讨纳洛酮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造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小剂量纳洛酮给药组、高剂量纳洛酮给药组、SP600125(JNK3抑制剂)给药组及其溶剂组;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范围;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区JNK3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高剂量纳洛酮干预组、SP600125干预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脑梗死范围缩小,蛋白JNK3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随着干预剂量增加,纳洛酮抑制蛋白JNK3磷酸化水平作用增强。结论: 纳洛酮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JNK3的磷酸化激活参与了对脑组织的部分保护性作用,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过程中c-fos mRNA 表达的动态变化, 并观察小檗碱(Ber)对其作用。方法 运用斑点杂交技术, 观察Ber 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组织c-fos mRNA 表达的影响。结果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 h 再灌注0.5~4 h, 脑皮质及海马组织c-fos mRNA 出现一过性高表达, 2 h 达高峰, 分别为对照组的4.5 和4.7 倍。Ber 20 mg/(kg·d)ip 显著抑制大鼠脑缺血诱导的c-fos 高表达, 降低病灶侧海马和皮层组织水、钙含量。结论 脑缺血过程中c-fos 原癌基因呈现一过性高表达, Ber 可降低c-fos mRNA 水平, 该作用可能是其抗脑缺血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巯基供体物质 N-乙酰半胱氨酸(NAC) 和非竞争性NMDA 受体拮抗剂氯胺酮(KT) 联用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ICR小鼠,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生理盐水组(0.01L°g-1) 、氯胺酮组(15 mg°kg-1) 、N-乙酰半胱氨酸组(75 mg°kg-1) 和 联 合 组 (KT 15 mg°kg-1+NAC75 mg°kg-1)。参照蒋晓帆等建立的方法, 制备局灶性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tMCAO), 再灌注后 6、24 h 测定神经行为缺陷评分, 处死 TTC 染色测定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制备不完全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2-VO), 在再灌注 0.5 、2 和 6 h 时取全脑制成 10%匀浆, 比色法测定 MDA 含量、SOD 和 GSH-Px 活力。结果: (1) 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 6、24 h, 各组小鼠脑组织均有不同程度梗死灶 、神经行为缺陷明显,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药物联合组可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小鼠的神经行为缺陷(均为 P <0.01), 减少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均为 P <0.01), 药物单用对以上指标有轻度的改善作用(P>0.05)。(2) 联合用药可明显改善脑细胞损伤。(3) 与假手术组比较,不完全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0.5、2 和 6 h 后, 生理盐水组小鼠MDA 含量显著升高(均为 P <0. 01), SOD活性(均为 P <0.01) 和 GSH-Px 活性均显著降低(均为 P <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联合组可显著地降低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MDA 含量 、提高SOD活性和GSH-Px 活性(均为 P <0.05、P <0.01), 单用药组改善不明显。结论: 联合用药能显著减少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 MDA 含量, 提高 GSH-Px 和SOD 的活力;改善神经行为缺陷和减少梗死面积百分比, 减轻神经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珠子参皂苷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珠子参皂苷(100 mg/kg)、珠子参皂苷(200 mg/kg)和尼莫地平组(2 mg/kg)。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同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每天1次,连续7 d。以上各组给药7 d后制作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假手术组切开缝合不进行动脉阻塞,在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水肿、梗死面积和脑组织形态学分析,血液中ROS、LDH、SOD、GSH-Px、CAT和MDA的水平检测,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Bcl-2、Bax、Cytochrome C、cleaved-caspase-9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珠子参皂苷(100和200 mg/kg)和尼莫地平(2 mg/kg)可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水肿、梗死面积和脑组织形态学,降低血清ROS、LDH和MDA水平,升高SOD、GSH-Px、CAT活性,上调脑组织中p-PI3K、p-Akt、Bcl-2蛋白表达和升高Bcl-2/Bax比率,下调Bax、Cytochrome C、cleaved-caspase-9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珠子参皂苷对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PI3K/Akt通路和抑制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H2S对油酸导致的大鼠肺水肿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2只SD大鼠平均分成4组:对照组(CG组)、模型组(MG组)、预防组(PG组)、NaHS组(SG组)。CG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0.2 mL/100 g 后,再注射生理盐水 7 μL/100 g。MG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0.2 mL/100 g 后,再注射油酸 7 μL/100 g。PG组尾静脉注射NaHS 3.4 mg/kg 后,再注射油酸 7 μL/100 g。SG组尾静脉注射NaHS 3.4 mg/kg 后,再注射生理盐水 7 μL/100 g。各组大鼠注射药物 40 min 后颈总动脉取血并处死,取肺脏。观察肺脏大体观及肺组织病理改变,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测定血清及肺组织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 与CG组相比,MG组大鼠肺脏包膜下淤血严重,肺脏表面大量片状出血、灶性实变及梗死;肺泡间隔增宽,肺泡壁损伤、断裂,肺泡内存在大量粉红色液体及圆形气泡;肺湿干重比(P<0.05)及血清、肺组织中MDA水平均明显增加(P<0.01),血清与肺组织SOD活力显著降低(P<0.01)。与MG组相比,PG组大鼠肺脏仅见肺底部仍存在片状出血;肺组织病理结构显示间质轻度增厚,部分肺泡内存在粉红色液体,肺泡内圆形气泡少见,肺脏水肿程度较轻,湿干重比减小(P<0.05);血清与肺组织中MDA水平降低(P<0.01),而血清与肺组织中SOD活力则明显增高(P<0.01)。与CG组比较,SG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2S能显著减轻肺组织损伤,减少血浆渗出量,具有减轻肺水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轻肺组织的氧化损伤以及降低血管压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张泽宇  刘丹  万青  罗勇  廖章萍  汤蕾  何明 《金属学报》2013,18(12):1353-1358
目的: 探讨川芎嗪(TMP)预处理对大鼠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R-IPC)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 取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Cont)组、缺血/再灌注(I/R)组、R-IPC组、TMP组、R-IPC+TMP组。预处理时R-IPC组和R-IPC+TMP组每天R-IPC预处理1次,连续 3 d;TMP组和R-IPC+TMP组每天i.p. TMP 10 mg/kg 预处理1次,连续 3 d;末次预处理 24 h 后,制备Langendorff逆灌离体心脏并作I/R损伤模型;检测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caspase-3活性,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R-IPC或TMP预处理24 h后,大鼠心脏可有效对抗急性I/R损伤性的冠脉流出液中LDH、CPK活性以及梗死面积的增加,心肌组织中MDA含量上升和SOD、GSH-Px活性降低以及caspase-3活性和凋亡指数增加(P<0.01),表现出延迟保护作用;R-IPC与TMP共同预处理 24 h 后,诱发的延迟保护作用--在LDH、CPK活性与梗死面积等指标上,二者间表现为相互协同作用稍逊于SOD、GSH-Px、caspase-3活性和凋亡指数等指标。结论: TMP预处理可有效增强R-IPC对大鼠心脏急性I/R损伤之延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超  卢娜  李东亮  张剑凯 《金属学报》2004,9(9):1045-1049
目的: 探讨黄体酮(progesterone, PROG) 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SD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 。将大鼠随机分为6 组:假手术组、ischmia/reperfusion (I/R) 组、溶剂(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 DMSO) 对照组、PROG 预防组、PROG 治疗组、PROG 预防并治疗组, 对各组动物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缺陷进行计分, 并应用细胞死亡原位末端标记(insitu end labeling, ISEL) 法研究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1) 缺血2 h 再灌注24 h 后神经功能缺陷计分:假手术组为0 分, I R 组为1. 38±0. 92, DMSO 组为1. 0±0. 53, 预防组为0. 35±0. 51, 治疗组为0. 62±0. 52, 防治组为0. 25±0. 46 。(2) 高倍视野下凋亡细胞数:假手术组为1. 88±0. 25, I R 组为41. 38±3. 85, DMSO 组为38. 13±5. 69, 预防组为22. 88±2. 70, 治疗组为25. 63±2. 93, 防治组为20. 88±2. 30 。以上指标各药物处理组(预防组、治疗组及防治组) 与I R 组、DMSO 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PROG 可减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动物模型神经功能缺失的发生, 减轻局灶性缺血再灌流脑损伤, 减少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小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证明新建的透光法测定局灶性脑缺血梗死灶的实用性。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CAO) 造成小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 于缺血后24 h 进行Bederson's症状评分和爬板、悬挂试验, 并以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和分析脑缺血梗死体积、脑半球面积、皮层及皮层下神经元密度;在大脑中动脉线栓手术前3 d和术前1 h 分别腹腔注射Pranlukast 0.1 mg°kg-1 或尼莫地平0.4 mg°kg-1, 观察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透光测定的梗死体积与TTC 染色测定的梗死体积、神经元密度密切相关, 与神经症状综合评分具有等级相关。Pranlukast 和尼莫地平能减少脑梗死体积和脑半球的缺血侧/非缺血侧比值, 减轻神经症状和神经元死亡。结论:透光法结合神经症状综合评分法可用于小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定量分析和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AS-ODN)抑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1,Egr-1)表达对内皮细胞缺氧复氧(anoxia/reoxygenation,A/R)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新生大鼠进行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ardiac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MECs)原代培养,取3~4代的CMECs建立缺氧复氧模型。细胞随机分为6组:对照(Con)组、缺氧复氧组(A/R)、溶剂组(LIP)、反义寡核苷酸转染组(AS)、正义寡核苷酸转染组(S)和错配寡核苷酸转染组(Sc)。通过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及内皮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应用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观察内皮细胞炎症反应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培养内皮细胞中Egr-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并计算存活率。结果: A/R造成内皮细胞内MDA升高,SOD下降,上清液中LDH、TNF-α含量升高,A/R刺激下细胞Egr-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A/R刺激前给予AS-ODN可抑制Egr-1蛋白的表达,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及炎症反应程度,提高细胞存活率。结论: AS-ODN抑制培养内皮细胞Egr-1的表达,并降低A/R损伤,提示Egr-1与缺氧复氧所致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阿魏酸乙酯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分对照组、模型组、阿魏酸4个剂量组、阿魏酸乙酯4个剂量组。过氧化氢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数量,用比色法测细胞培养液中过氧化物丙二醛含量及乳酸脱氢酶的活性。结果: 阿魏酸乙酯及阿魏酸不同剂量(2,4,8,16 nmol·L-1 )对过氧化氢损伤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抑制过氧化氢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乳酸脱氢酶和丙二醛。相同剂量组的阿魏酸乙酯的作用强于阿魏酸。结论: 阿魏酸乙酯具有减轻过氧化氢损伤,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并且其作用强于阿魏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米帕明(Imi) 对培养大鼠神经细胞缺血和谷氨酸(Glu) 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 15~ 18 d 胎龄的大鼠神经细胞, 用连二亚硫酸钠消除培养基中的氧, 合并培养基缺糖模拟细胞缺血性损伤;加入Glu 模拟兴奋毒性损伤, 测定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变化, 观察缺血和Glu 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及 Imi 的保护作用。结果: :缺血及 Glu 引起神经细胞明显损伤性变化, 死亡率升高, 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含量升高, 细胞匀浆中丙二醛生成增加, 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明显减少。Imi 10-8 ~ 10-6 mol·L-1能不同程度地减轻上述损伤性变化。结论: :Imi 对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及钙拮抗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郭佳  刘小康  武文  张晓文 《金属学报》2005,10(9):1010-1014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Rb1 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 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血管紧张素II(Ang II) 刺激乳鼠心肌细胞肥厚, 以0.01 ~ 10μmol·L-1 Rb1 对H/R 损伤心肌细胞预适应给药48h, 检测心肌细胞表面积(CSA)、细胞蛋白含量(TP)、细胞凋亡率、细胞生存率和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 及一氧化氮(NO) 含量。结果: 与H/R 组相比, Rb1 组CSA 和TP 分别减少41.56%和43.37%;细胞生存率增加2.28 倍;凋亡率降低85.29%;LDH、MDA 含量分别降低59.20% 和72.03%;NO活性增加2.67 倍(P <0.01)。结论: Rb1 显著减轻肥厚心肌细胞H/R 损伤, 机制与抑制细胞凋亡、减少脂质过氧化和LDH 释放、增强NO 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