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供水工程中管网所占的投资比重较大,如何在此类项目中进行优化设计,提高资金使用率,结合靖远县东湾水厂供水工程的供水管网设计,提出了根据其不同运行特点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农村供水工程管网水量损失是客观存在的,本文说的管网损失水量指某个供水工程总供水量与所有用水户可统计用水量之和的差,包括供水过程中的不可预见水量。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供水工程允许的管网损失水量和不可预见水量,一般在各用水户设计用水量之和的10%~25%范围内。山区供水工程管道长,居民住所高差大且分散,管网损失水量大多接近甚至超过当初设计的损失水量。但大部分管理单位容易忽视这部分  相似文献   

3.
农村供水工程管网损失是客观存在的,管网损失水量指某个供水工程总供水量与所有用水户可统计用水量之和的差,包括供水过程中的不可预见水量。黔西县农村供水工程允许的管网损失水量和不可预见水量,一般在各用水户设计用水量之和的10%~15%。由于山区供水工程管道长,居民住所高差大且分散,管网损失水量大多接近或超过当初设计的损失水量。但是管理单位很容易忽视这部分水量,而造成工程供水成本增加,浪费了有限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4.
充分考虑管网输配过程中水质稳定性对水厂工艺条件、出厂水水质指标的要求,从水厂-管网协同控制的水质安全保障理念,通过优化水厂布局、改善管网水力条件、构建应对多水源和季节性高藻的强适应性净水体系、强化出厂水水质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控制、持续管网及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等工程技术措施,提高南水北调水源进京后管网水质的稳定性.根据2014-2019年全市252个管网监测点的水质监测数据,发现管网水浊度整体呈季节性周期变化趋势,且逐年降低;构建的管网水质评价模型进一步证明了管网水浊度一级监测点数量显著增加,2019年一级和二级监测点数量达到总数的94%,管网监测点的浊度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水厂-管网协同控制技术的实施切实保障了北京市供水水质的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5.
多水厂供水管网存在供水分界带,小幅度调节水压差能使分界带波动。探究改变供水分界带区域地理位置,改善供水分界带水龄并保障整体管网水质安全,针对存在供水分界带的供水管网,对改善分界带水龄不同方案结果的比较,提出一种考虑用水节点分布与用水量的区域综合水龄评价方法。以H市供水管网为例,研究发现,根据评价方法,5种压差方案中,压差为2 mH2O的方案,其分界带内与整体管网的相应水龄计算值均相对较小,说明该方案下水质相对最好。结果表明,控制不同水厂出厂压差,推移城市管网中的供水分界带,会使局部和整体水质区域性发生变化。确定压差方案时,区域综合水龄评价方法适用性好,能够对不同水质改善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择优。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在供水企业中,水源、水厂管网这三大块硬件中,供水管网管理是最落后的。"数字管网"正在成为现代化水厂建设的迫切需要。北京豪隆成水务自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村镇给水管网优化设计,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如何进行水资源利用,做好水输送、水安全管理各项工作,为村镇发展提供优质资源。作为人类发展的命脉,水资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输送水安全各项工作中,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各项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经济水平受限,因此在输水工程上还需要进行很好的经济性论证,采用合理优势的方案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8.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平 《给水排水》2011,37(1):162-165
介绍了爆管估计、固定和变化面积出流的概念,以及执行水量漏损降低的策略和措施.回顾了供水水量平衡分析、供水服务性能指标、控制措施优先性排序及供水平衡软件的相关内容.管网漏损控制作为供水管网管理的重要考核指标,其理论分析和研究是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吴以朋  刘书明  赵乐军 《给水排水》2021,47(5):116-121,127
基于供水管网计量区监测数据快速分析与挖掘,进行近实时异常工况检测,从时间序列角度解析了供水管网计量区水量的数据特征.结果表明,水量数据的波动变化可归结为规律性波动变化、不确定性波动变化以及错误数据三类,为数据驱动的异常工况检测方法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独立计量区域(District metering area,DMA)小区总表记录值反演区域居民用水强度分布规律的方法,并结合水表检定得出的区域水表误差特性,计算区域居民用水计量误差。在HZ水务集团CX分公司辖区内通过分层抽样选取了466块水表进行检定,统计得出该考核区内DN20户表的计量误差在最小流量Q1处为0.55%,分界流量Q2处为1.15%,常用流量Q3处为1.02%。在辖区内随机抽取的16个DMA小区中,通过其考核表的记录值计算出区域内居民用水90%的水量服从参数μ=1.8,σ=0.5的对数正态分布,10%的水量服从参数μ=1.7,σ=0.4的对数正态分布,该区域居民用水整体计量误差为1.31%。  相似文献   

11.
杭州市供水管网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英国Info Works WS模型软件对杭州市主城区的供水管网进行建模,阐述了供水管网建模的三大要素:模型网络、需水量图表和控制的建立,及建模后的调试运行情况,对目前供水管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模型的改进及数据的处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应用节点压力平衡原理和节点连续性方程对长庆油田坪桥区块梅塔沟供水系统供水管网进行了优化计算分析,经过对供水管网的优化运行改造,其节能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3.
《陕西水利》1996,(4):26-27
千阳县总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人口 12.4万人,早在六、七十年代先后建成了小型人饮站220处,这些人饮站,曾经为改善山区群众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一些工程质量差,规划设计不尽合理,设备能耗高,效率低,群众负担重;二是设备老化失修,有些濒临报废,管理不善,破坏严重;三是这些人饮站水质未作任何处理,影响人民健康;四是人饮站以村或自然村为单位修建,分散偏僻,难于统管。总之,小型人饮站愈来愈不能满足山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原有220处人饮站中,目前运行正常的46处;基本正常的24处;带病运行的53处;工程严重损坏,老化失修的45处;基本报废的52处。 针对上述问题,在省市有关部门的  相似文献   

14.
王耀文 《给水排水》2003,29(8):70-72
针对供水企业对供水管网阀门的使用要求,从供水的安全性,技术的先进性,水流的密封性,检验的真实性,质量的可靠性,操作的灵活性,价格的合理性,售后服务的保证性,定供货的一致性以及建立比较完善的检验、复验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对供水管网阀门的选择意见.同时,也结合生产实际和使用需要,对供水阀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区域供水管网DMA规划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区域供水管网规划阶段引入DMA(District Meter Area)理念,根据自然条件并结合管网布局情况,探讨管网分区原则;在给水管网建模基础上对DMA规划方案进行评估。通过模拟计算,本规划方案能满足该区域供水安全要求;通过费用分析,在规划、设计前期实施DMA技术,可有效节省建设成本。避免在现状管网中实施分区造成的不便,为提升供水管网规划及设计水平,提高供水企业管网的管理和运营水平做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6.
供水管网爆管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浦东地区近年来大口径供水管道爆管事故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爆管主要原因包括管道材质、外部荷载、管道施工质量等,通过分析总结规律,提出科学管理、合理调度和管网改造等降低或避免事故发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供水企业对供水管网阀门的使用要求,从供水的安全性,技术的先进性,水流的密封性,检验的真实性,质量的可靠性,操作的灵活性,价格的合理性,售后服务的保证性,定供货的一致性以及建立比较完善的检验、复验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对供水管网阀门的选择意见。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和使用需要,对供水阀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多源大型供水管网的优化调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多水源的大型供水管网,运用两级递阶优化原理,建立了反映管网各种水力参数的数值仿真模型,运用该数值模型可达如下目的:对不同水源的供水量进行优化配置,并且对某一水源地泵站内水泵的运行进行优化调度,合理利用能源,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计算对比,改变旧有管网的管路参数或增删管网内局部支路,为改扩建旧有管网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最后以北京地区某大型石化集团的供水系统为实例,给出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9.
饮用水安全与居民生活品质、身体健康等息息相关,是需要被高度重视的核心问题。文章以广东省某项目为例,分析探讨如何优化设计饮用水供水管网,以期能够实现居民生活饮用水的安全性和集中性。通过对当地饮用水供水项目进行设计,实现了全域集中统一供水,与专业管理人员、机构相配合,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饮用水供水量,精选水源过程中,对现代化净水处理设施进行设置,对水源进行了有效过滤与消毒处理,为当地居民安全用水提供了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20.
魏建红 《中国水利》2007,(15):65-65
供水管道漏水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还增加了净水成本和供水设施的投资费用,同时还可能导致一些次生灾害的发生。因此,如何快速、准确、预防性地探测供水管网的泄漏,已成为供水行业共同研究和探讨的话题。目前我国多数供水管网采用被动检漏法,而地下管道漏水的规律是由暗漏到明漏,有时暗漏的水流入河道、下水道、地下土壤、砂石后始终成不了明漏,因此降低漏耗的潜力还相当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