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瑞鼎 《中州建设》2009,(19):77-77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类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自然环境的美丽多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财富,建筑色彩的合理运用则表达着城市的个性化特征,实现着人们对美的追求。色彩是建筑与人交流最直接的语言,它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地域风貌和历史文脉,体现着城市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文明水准,表达着城市人群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建筑韵律与城市天际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建新 《建筑》1996,(11):40-41
由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与城市空间衬托出的剪影,形成一种建筑天际线景观,它是建筑文化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反映,是现代建筑环境设计的一项重要因素。代表着一种传统、智慧、风格和理性,制约着城市建设的美学品格和文化风范。城市建设的密度愈来愈大,建筑容积率愈来愈高,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城市建设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土地的过量开发,“见缝插针”的平面布局,“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盲目追求,冲击着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和建筑文化,导致许多城市建设虽投入很多,却总也美不起来,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本世纪最重要的现代建筑师…  相似文献   

3.
《山东建材》2015,(3):15
建筑是城市发展的印记。传统建筑留给后人的是城市的记忆,现代建筑展现了城市的匆匆脚步,未来建筑预示着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地标建筑诠释着一座城市的发展脉络,代表着每个阶段城市的发展水平。建筑学家梁思成说,"建筑是文化的表现",作为文化建筑它应该有记忆,有传承性,作为艺术来讲,它应该有欣赏性,有美感。每栋建筑都有自己的灵魂,它们用不同的风格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美丽,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建筑还有着更高的境界:建筑是一个城市文化的  相似文献   

4.
建筑,是一个民族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华夏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建材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和开发符合城市文化发展要求的建材产品,必将为城市文化建设增光添彩。1 建筑使地域文化得到张扬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建筑不仅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同时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寄托,满足人们对美的欣赏追求。城市建筑是一种美学,更是地域文化的体现。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悠悠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丰富深厚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白天看建筑,晚上看夜景。城市照明己成为展示城市魅力的名片和窗口。 城市照明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艺术,它不仅营造城市形象,还代表一个城市的政治、文化、经济、含韵和品位,反应一个城市的科学发展观。现在的城市路灯照明不仅在照亮城市、而且在美化城市、提高城市品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初期“亮起来”到“美起来”,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1)
城市雕塑往往象征着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灵魂,传递着这所城市的精神与文化,也是这所城市的文脉所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雕塑设计也在大规模地兴起。城市雕塑作为城市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满足景观设计中对于美的需求,又能满足公民的审美需求和欲望,还能表达地域文化与人的精神诉求。当人们提到某个雕塑建筑时,往往会联想到这个城市的文化、环境,因此城市雕塑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与公众性。城市雕塑对城市的影响不容小觑,其中的文化性与精神性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7.
弘扬民族建筑文化精髓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通过对传统木建筑在结构和材料选择上的分析、解读,诠释出木建筑文化的生态思想。古代“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和民间“盛木为怀”的情结正是木建筑文化的具体体现。木建筑文化映衬出的对称美、和谐美、生机美、曲线美的建筑美学思想,对当今的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振华 《山西建筑》2010,36(11):31-32
介绍了文化是一个民族延续发展的灵魂,城市文化孕育着建筑文化,建筑师不仅要研究建筑的科学性、技术性并在建筑形式上创新,而且还要努力去实现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通过从城市文化中吸取营养,从而促进建筑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苇 《中华民居》2013,(10):78-91
正建筑设计师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美发造型师,他可以将建筑打理出各种富有创意的造型,或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或彰显建筑技术的高端,亦或挑战人们的视觉体验……于是,各种抓人眼球的新锐设计便竞相展现。其中,蛋形建筑在美与丑的争论中,不断充斥着城市的底色和人们的视觉体验。是怪诞夸张,还是时尚前卫?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变得已不再问题。造型不过只是一个表象,重要  相似文献   

10.
王楚鑫 《现代装饰》2014,(11):159-160
城市建筑色彩可以充分挖掘城市旅游能源,实现再次利用,有效填补了人工刻画带来的冷漠感觉,促使个人、自然和社会之间更加默契与和谐,极大塑造了城市的美,城市建筑色彩是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7)
城市建筑尤其是历史建筑记录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是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城市改造与扩容,不应以牺牲历史建筑为代价,而应高度重视与保护历史建筑。在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妥善学习西方文化,中国文化才能"走出去",与各种文化比肩、平等交流并长久立于荣耀之地。  相似文献   

12.
工业建筑的设计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建筑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创新和使用,成为现代建筑中的先锋,引领着新的审美取向。它是城市的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见证。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如何与城市的环境协调,本文通过一些国内外的建筑实例,对工业建筑的特点做了一些总结。  相似文献   

13.
浅议建筑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雪  王福玉 《安徽建筑》2002,9(3):11-12
建筑美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是单体建筑美和城市建筑美的结合。建筑美的重要特征首先在于其抽象性,其次是其趋同性和差异性的统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美经历了从古典美学到技术美学的转变,并从“纯净”走向“象征”,走向多元美学。情理寓合,情理交融,是欣赏和创造建筑美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记叙与分析上海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的设计过程,展现建筑师对大型文化观演建筑与自然及城市环境对话的思考。通过场地与建筑策略协同,设计立足地域文化,营造了具有群体美、环境美、亲和自然之美的江南水乡特征的文化综合体。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许多城市都留下了不少"奇奇怪怪"的建筑。"马桶盖"、"秋裤"、"内衣"等,不断地刷新着我们的"三观"。建筑的造型其实就是建筑的美学问题,"奇奇怪怪"的建筑意味着建筑在形式上不符合人们通常的审美标准。在中国传统的建筑美学里,建筑的美不仅有单体建筑的美,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一种整体的和谐中。在中国当代城市设计中,许多建筑,尤其是一些大体量的标志性建筑却只考虑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付予建筑的概念将是可持续发展,即有生命的建筑,有生命的建筑在形态表现上应是与自然界相协调的,而建筑的动态美是与这个动态发展的世界相协调的一种最和谐的美,研究建筑的动态美对于我们更好的设计有生命的建筑有很多的现实意义。在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城市外观日益混乱的今天,我们应更注重建筑动态美设计,这样无论是对于建筑本身还是对于城市建设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城市环境设计》2012,(11):253-253
UED:您的很多代表项目都属于文化建筑,您是否对这种类型的建筑情有独钟?您又是如何看待建筑与培育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的? 朱雄毅:如果说一个城市的大部分建筑都承载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那么无论是对城市文化的培育,还是对城市居民精神层面的陶冶,文化建筑都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城市文化这个题目包含着孕育的含义,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连续过程。城市文化塑造出一个城市,城市文化又再一次熏陶我们,而城市居民则在塑造的过程中不断演变,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李宏俭 《城乡建设》2013,(11):52-54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每个时代都会在城市建设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城市的历史文脉是城市集体记忆的宝库,是城市延续发展的历史基础,是一座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脉和记忆,并且传承自己城市的故事。一座名城往往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城市中不同时代的建筑、桥梁、城墙、道路等,都铭刻着历史文化的痕迹,都是形成城市记忆的有力物证,也是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建筑的实验性与城市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在进入快速城市化的阶段,伴随着全球化对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的重大影响,在建筑领域表现为建筑文化的国际化以及城市空间的趋同现象,当代中国已经成为建筑试验场.在国际化城市的再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应对建筑文化的国际式冲击,保护并发展中国的城市与建筑的特色,注重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关系,提高中国建筑师的水平,创造具有批判意义的中国建筑,摆脱当前中国建筑师的边缘化状态,是建筑界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傅虹 《城建档案》2013,(7):17-22
杭州有着8000年的文化史,2200年的建城历史,是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都。几经繁荣,历经沧桑,但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依旧保存,城市建筑文化脉络的演进轨迹依稀可见,保存着从吴越到南宋、明、清以来的历史建筑有8000多处。这是研究杭州历史、创造当下与未来杭州建筑形式的"基因"库,是城市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以及对城市记忆的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