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永盛 《电梯工业》2005,6(1):18-20
现代电梯由于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如PLC控制技术与变频器技术,要求我们不但要对电气设备进行接地,防止人接触正常时不带电而故障时带电的电气设备外露部分造成的间接触电,还要求对电子设备进行保护,一是抑制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二是防止电子设备向外发射电磁波,而电子设备的保护对电梯可靠运行尤其显得重要。本文主要对电梯中电子电气设备接地的分类、  相似文献   

2.
林哓明 《电梯工业》2007,8(2):40-40,24
电梯的电气设备需要良好的接地,才能在因故障带电的时候,防止人员接触而造成间接触电;并能够使电子设备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从而保护电子设备。在平常的电梯检验工作中,我发现一些使用时间很长的“老”电梯,由于种种原因,在接地保护方面往往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在使用和维护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为电梯的安全运行留下遗患。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高层建筑特别是智能建筑越来越多,其各类电力、电子设备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作为用电安全的主要手段之一的接地技术现在受到更多的重视. 在诸多的接地中按作用可分为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 保护性接地是为防止人员遭受电击而采用的接地措施,它包括:1.防直击接地:为防止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或产生漏电电流时,不带电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或电气装置外可带电部分的接地即PE线的接地;2.防雷接地:将雷电流导入大地,防止建筑物、财产等遭到雷电流的破坏,人身遭受雷击所设的接地;3.防静电接地:将静电荷引入大地,防止由于静电积聚而对设备造成危害的接地;4.防电蚀接地:在地下埋设金属体作为牺牲阳极或阴极,防止被保护的金属体受到电化学腐蚀接地.  相似文献   

4.
赵艳 《安徽建筑》2002,9(3):105-105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高层建筑特别是智能建筑越来越多,其各类电力、电子设备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作为用电安全的主要手段之一的接地技术现在受到更多的重视. 在诸多的接地中按作用可分为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 保护性接地是为防止人员遭受电击而采用的接地措施,它包括:1.防直击接地:为防止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或产生漏电电流时,不带电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或电气装置外可带电部分的接地即PE线的接地;2.防雷接地:将雷电流导入大地,防止建筑物、财产等遭到雷电流的破坏,人身遭受雷击所设的接地;3.防静电接地:将静电荷引入大地,防止由于静电积聚而对设备造成危害的接地;4.防电蚀接地:在地下埋设金属体作为牺牲阳极或阴极,防止被保护的金属体受到电化学腐蚀接地.  相似文献   

5.
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漏电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确保用电安全、可靠,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对用电设备选择做好接地保护、接零和三级漏电保护是非常必要的。接地保护又称保护接地(安全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连接,以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时,操作人员接触设备外壳而触电。接零保护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变压器的中性点相连接,为防止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使人身遭受触电危险。漏电保护(漏电电流保护)是对有致命危险的触电提供间接的接触保护。  相似文献   

6.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是防止电气设备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的基本技术措施。它们应用十分广泛。保护接地装置与保护接零装置可靠而良好的运行,对保障人身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薛亮 《山西建筑》2003,29(1):113-114
介绍了金属灯柱漏电保护的技术措施和施工要求,针对设施使用中金属灯杆带电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指出保护接地是防止金属灯柱意外带电而造成安全危险的重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怀珍 《山西建筑》2000,(2):155-156
接地保护在工程上应用极广,它是防止电气设备外壳等意外带电造成触电危险的重要措施,对于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有重要意义。一般包括如下几种方式: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设备保护接地;保护接零以及重复接地等。 1 变压器中性点工作接地 1.1 低压中性点采取接地主要优点如下: 1.1.1 中性点接地,当低压电网发生一相接地时,可以减轻危险——限制中性点和非故障相  相似文献   

9.
梁桐亮 《石材》2023,(4):45-47
<正>一、民用建筑电气施工接地保护原则民用建筑电气施工接地保护工作的关键,就是保护整个建筑工程的电气工程可以处于安全、稳定的使用环境,这样才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一般来说,进行电气施工接地保护工作时,会对一些不带电的电气设备进行接地保护措施,这样有效解决了一些电气设备在材料受损情况下,可以通过导线将一些电流导入到地下,  相似文献   

10.
施工用电牵涉面广 ,时间跨度长 ,专业性强 ,稍有不慎 ,极易造成电气伤亡事故 ,施工临时用电管理是项目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接地、接零保护是基本的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也是用电管理薄弱环节 ,各用电管理人员应弄清接地、接零概念、防护原理和使用要求 ,认真落实用电防护技术措施 ,确保用电安全。1 施工临时用电接零、接地主要问题  为了防止意外带电体上的触电事故 ,施工现场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保护措施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防止电气设备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的基本技术措施。由于个别现场管理人员对保护接地、保护接零概念模糊、做…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17)
变电站接地技术是用来防止电力设备和电子设备遭到雷击从而采取基础性的保护措施,其目的是把由雷电产生的巨大雷击电流引导到大地中,进而起到保护变电站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在雷击发生的时候,变电站的电气设备有可能受到的干扰以及损害程度,并且提出了变电站在设计是应该采取的防雷保护的措施和接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根据现代建筑对电气安全和人身安全的要求,应考虑防雷击及电子设备抗干扰保护,针对各种情况和要求,采取相应的接地保护和等电位保护,满足建筑工程的安全功能的要求。本文介绍了雷电对电气设备的危害,并分析其原因,最后结合工程实际经验,对电气设备防雷保护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文彬 《中国电梯》2007,18(11):52-57
针对电梯标准接地条款及各类电梯监督检验规程接地检验内容及要求中“零线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的规定进行分析,找出低压系统接地名词术语、系统接地型式合理选择、防止人身间接电击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相关资料学习理解,理顺接地内容,提出应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权国新 《福建建材》2011,(6):106-107
在电气设备接地保护系统施工中,土壤特性对接地系统有很大影响,接地电阻测量方法对接地电阻的测试结果也有影响,结合弱电机房和无线通讯设备的接地保护安装施工,对电气设备接地保护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升  陈莹 《建筑安全》2004,19(1):21-23
1引言 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一种情况是人体直接触及或过分靠近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即直接接触触电;另一种情况是人体接触平时不带电,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电气设备的外露金属部分(如金属外壳、金属护罩、金属构架等),即间接接触触电.接地与接零是为进行间接接触触电的防护而采取的两项保护性接地措施,是电气安全技术中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6.
梁桐亮 《石材》2023,(5):49-51
<正>1漏电保护技术内涵为了防止电气设备的应用时出现漏电情况,那么需要在施工时采取适合的漏电保护技术,以此更好地保护电气设备。依据当前电气工程漏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情况,可以得知漏电保护主要涉及接零保护、接地保护和三级漏电保护。  相似文献   

17.
机房防雷与接地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霞 《安徽建筑》2007,14(3):166-167
文章主要针对机房防雷与接地的技术进行一些探讨,从3个方面分析了雷电对电子产品危害的主要方式,并根据雷电造成电子设备损坏的3种成因,分别阐述了电子设备外部无源防雷保护、内部防雷保护、过压保护、使用电涌保护器SPD防感应雷电过电压保护等防止雷击的措施以及机房防雷接地施工要点和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8.
廖焕奎 《建筑安全》2003,18(10):42-43
电气设备的外壳,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带电的。但是,当电气设备的绝缘有损坏时,其金属外壳就可能带电。为了避免由于这种绝缘失常而引起的触电事故,我们可以采取很多措施,主要的措施是: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大地作良好的金属连接,即设保护接地装置;或金属外壳与零线作金属连接,即采取保护接零。  相似文献   

19.
接地是为了保护设备的安全和防止人员触电,把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接上地线:利用大地作电流回路接地线。在电力系统中,将设备和用电装置的中性点、外壳或支架与接地装置用导体作良好的电气连接叫做接地。接地的功用除了将一些无用的电流或是噪声干扰导入大地外,最大功用是为了保护使用者不被电击,本文将就电梯设备中的接地问题及其对电梯运行性能的影响和在电梯检验中的要求作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20.
陈旭 《建筑工人》2012,33(6):44-44
根据设计规范的要求,在电气施工图上,对防雷接地装置、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和电子设备接地装置,均须标明其接地电阻值。在某些施工场所,特别是高土壤电阻率的场所,会出现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实测值严重超过设计允许值的情况,对此,施工人员应因地制宜地酌情选用降低接地电阻值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