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癫痫的发病机理同脑细胞内外离子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近年来,许多作者利用离子选择性微电极作为工具,研究癫痫发作过程中脑内离子浓度的动态变化。一些作者用中性载体钙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了癫痫发作时猫及鼠感觉运动皮层中的钙离子浓度变化  相似文献   

2.
<正> 物质传感器主要指的是把化学物质做为测定对象的传感器。以离子选择性电极、湿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四种类型为代表。 物质传感器所使用的材料的有无机材料、有机材料,目前与这两种材料并列的高分子材料正在被广泛研究利用。这主要  相似文献   

3.
离子敏感微电极,简称微电极。与一般商品电极相比较,其电极的活性表面小到足以插入单细胞或神经元中。微电极是由微量试样分析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自从1949年 Ling 首先把微吸管电极用于细胞生理的研究,继之 Calduell 的微 pH 电极的开创性工作以来,人们对胞内离子活度测定的兴趣不断增长。迄今它已用于单细胞和易激动组织中多种离子活度测定、土/根界面微域性质变化的研究,以及离子跨膜传导机理的探索等。获得了细胞内有机聚电解质束缚离子的有用资料,同时为解释诸如神经传递现象与离子浓度的关系提供了可信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 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选择性识别被测物质的感受器,为生物敏感元件;另一部分是能量转换器,即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传感元件。前者文献介绍颇多,故对后者做一概述。 七十年代的生物传感器为电化学装置,其转换器为电极。包括离子选择性电极、气敏电极(二氧化碳和氨电极)及氧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有一敏感膜,电极借敏感膜对某一种离子产生选择性响应,  相似文献   

5.
张伟  仰蜀薰 《化学传感器》1991,11(1):57-63,74
以多种物质为活性材料研制锂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报导已有多篇,有单晶膜电极;离子缔合物液膜电极;中性载体膜电极等类别,这些电极中以酸性偶氮染料为活性物质的液膜 Li~+电极有较好的选择性;八甲基四氧 Cluatonene 氢化物 PVCLi~+电极有较宽的测定范围;苯并—12—冠—4中性载膜 Li~+电极有较宽的测定范围和较好的选择性,其余都不理想。本文研究以磷酸三丁脂为活性物质制备 Li+~离子选择性电极,电极材料便宜易得,电  相似文献   

6.
生物传感器作为生物化学和微电子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独特的联合体,它是由固定化酶,细胞或其它生物活性物质与换能器(如电极、离子敏场效应管、光导纤维和光二极管、热敏电阻和压电晶体等)密切结合的分析系统,以生化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测定许多物质。鉴于酶具有识别特定分子的能力,Clark等人于1962年首先提出了酶与电极结合起来的原理,从而开拓了一个新的生物传感器的领域,该电极是基于下列催化反应。  相似文献   

7.
随着离子敏玻璃微电极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由于离子敏微电极(ISM)不仅能快速和连续动态地记录,而且能选择性地检测离子的活度,所以离子敏微电极对生物体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极为有效的手段。对祖国医学经络实质的研究如经络穴位特异性、经络传感现象等等均具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一般的离子敏选择电极都由毛细玻璃管制备,对在体的动态观察极易折断造成伤害。为此,我们设计研制了“针灸”型金属离子选择电极。此电极不仅在在体的动态观察中不易折断,且能制成多管的复合离子选择电极。(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国已经研制成功了一些物理传感器(如磁敏、声敏、光敏、热敏,压力敏等)和能够选择性识别无机离子的各种离子选择电极和选择性测定气体的气敏电极。然而,随着工业过程、医疗、环境等测试范围的扩大和测试对象的多样化,亟待开发能够测定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化学传感器,要识别复杂结构之间的细微差别,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种生物传感器亦就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9.
生理溶液内氨的浓度常用氨空气隙微电极测定,其检测机理是:氨扩散通过空气隙进入电极尖端内,使局部范围内溶液的pH发生变化。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易于制作的氨气敏微电极,其尖端直径为2—5μm,适合于细胞內记录用。该电极利用硅橡胶憎水膜代替空气隙,并用中性载体离子交换剂作内pH敏感电极,在铵浓度2.0×10~(-4)~2.0×10~(-2)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其斜率为76—80mV/10倍,检测限为10~(-4)M。当测定溶液中铵的总浓度为10~(-3)M时,电极的动力学响应时间为2—3分钟。电极的寿命在一周以上。细胞水平的生物、医学电化学研究对氨微电极的研制及应用显示了日益增长的兴趣与要求。C.P.Pui及G.A.雷克尼兹等研制了第一支氨空气隙气敏微电极。该微电极用pH玻璃电极为内敏感电极,需由四支玻璃微电极管套迭而成,因此,要求难度极大的组装及封接技术。电极的寿命只有一、二天。最近,J.P约瑟夫对上述氨微电极进行了改进性的研究。他使用锑pH微电极为内pH敏感电极,使氨空气隙气敏微电极的寿命增长至一周,组成电极的玻璃管减少成3支,但该电极仍不可避免难度极大的尖端封接过程,因此,电极的实际应用仍然受到限制。本文介绍一种结构简单、制作较为方便、以硅橡胶为憎水膜、中性载体离子交换剂pH微电极为内敏感电极的氨气敏膜微电极。  相似文献   

10.
免疫敏感器     
在工业生产、环境科学及临床医学等各个领域中,人们正在努力研究能从复杂的被测体中选择性地测定其中某一组分的化学敏感器。我们熟知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就是这种化学敏感器之一。当被测体系是生物体的组成部分,被测对象是与生体功能有关的有机物时,也有一类能选择性识别这些有机物的敏感器。这种敏感器是利用生体本身或其模拟反应来选择性识别测量对象的。例如生体内的酶是能选择性催化某一特定物质(底物)反应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离子选择性电极(ISE)有很大发展,研制或功许多种无机和有机离子的电极,为测定络合物稳定常数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这里介绍用 ISE 测出金属离子浓度([M],略去电荷)或配位体离子浓度([L]),从而求出络合物稳定常数的几种方法。着重于介绍一些生化物质稳定常数的测定,不包括 pH 滴定法。本文还结合作者的工作对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前言离子选择性电极近年来发展迅速,出现许多新品种,但在实际应用时由于共存离子(尤其同价离子)的干扰,而某些电极的选择性能还不理想,限制了它的使用,经常不得不借助于分离,造成较大误差。微机在离子选择性电极上分析中的应用已有不少报导,范瑞溪曾作了归纳分类介绍,周性尧、姜卫民等进行了离子选择性电极性能参数及多次标准加入法,应用微机以消除活度系数、液接电位等影响及低浓度工作曲线偏离等问题的研究。在他们的基础上我们应用微机设计了同时测定多种共存离子的  相似文献   

13.
植物组织电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选择电极是六十年代后期以来发展最迅速的分析技术之一。在离子选择性原电极表面固定一层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酶、抗原或抗体、激素、微生物及某些生物细胞和组织,即可构成以电化学信号为基础的电极型生物传感器。此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已成为化学工作者聚集的“热点”之一。国际性专业杂志“Biosensors”已于1985年创刊,每年公开报导的文献已达400余篇。根据美国教授Rechnitz用玻璃电极为主干以生物形象的“家谱树”图所比喻总结的电化学膜电极概貌,组织电极位于其图中的枝叶繁茂之处,有着旺  相似文献   

14.
利用原位自组装技术合成了一种新型无机/有机杂化介孔材料,该材料的微小粒子分散在极性溶剂中形成荧光化学电极,对溶液中Cu2 离子具有高选择性的识别功能.传感器的基质材料为有机硅烷化试剂APTES表面改性的SBA-15,FT-IR研究表明在SBA-15表面增加了胺基.小角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SAXS)与TEM结果显示荧光活性分子的孔内自组装没有影响SBA-15的规整性孔道结构.  相似文献   

15.
该报告从回眸课题组在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的一些思路演化历程,讨论该领域的一些相关发展动向。该课题组的工作始于离子选择性电极研究。从晶体膜及无机离子测试发展到有机物及生物物种的测试,基于超分子化学的化学载体设计合成及运用分子模拟与量化计算进行响应机理研究、难测离子敏感膜设计、应用面广的pH传感器等曾是研究的重点。由电位传感器拓展到各类电化学、光化学、压电传感器,从经典生物学发展到分子生物学领域,  相似文献   

16.
组织电极     
一、概述组织电极是以动、植物组织作生物催化膜材料与电化学电极相结合的产物,又称组织生物传感器。它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生物催化膜电极的一个分枝。其本身仅有十年的历史。随着生物、医学、药学、环境保护及工业过程等测试范围的扩大和测量对象的多样化,急待开发简单、价廉、响应迅速和能够测定多种有机物的生物电极。要识别有机物分子复杂结构之间的细微差别,并将其转换为电极能够识别的物质,从而以电信号输出,这是一件颇为困难的事情。生物电极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将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原理用于有机药物的检测,研制对特定的药物有良好选择性的灵敏传感元件,是近年来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一、原理现时研制的药物电极大都是用药物主要组份离子的离子缔合物作为电活性物质,制成离子交换型的液膜或聚氯乙烯(或其他高分子聚合物)膜作为传感元件,属于IUPAC分类的“活动载体型电极类”(正荷载体与负荷载体型)(Electrodes with a Mobibe  相似文献   

18.
杨平石  朱凯歌 《化学传感器》1992,12(3):74-76,82
前言用铅离子选择电极测定食品中的微量铅的研究,国内外报导很少。由于食品中成份较复杂,干扰物很多而铅离子选择电极的灵敏度、选择性较差,所以一般实际测定食品中微量铅的方法有原子吸收法、双硫腙比色法。原子吸收法仪器昂贵,食品生产厂家无力购置。而双硫腙比色法操作步骤繁琐,分析时间长,使用试剂污染环境。此两种方法都不便于生产中随时检查、监测。本文主要研究了食用醋中的微量铅的测定。在食醋中主要含有大量的 Ac~-离子及各种有机物质,对铅离子选择电极的测定有严重干扰。通过实验考  相似文献   

19.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毛发中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选择性电极在生物医学的某些领域中已得到成功的运用,但其对毛发中氟的测定尚未见有报道。人的毛发是由纤维性角蛋白组成,是人体微量元素的排泄途径之一,在职业性中毒的研究中,代表着组织内的残留或代谢状况。由于毛发代谢活性底,微量元素十分稳定,与其它生物样品相比,有着采样、保存和重复测定方便等优点。我们采用醋酸镁作为固定剂,高温灰化头发样品、经溶解后加入TISAB、用氟电极测定可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0.
张正  朱春生 《化学传感器》1989,9(2):31-35,56
随着王冠化学的发展,以各种冠醚作电活性物质的电极已有报导。特别是双冠醚,由于其分子中的两个冠醚环对金属离子的配位起着协同作用,其配位性能往往优于单冠醚。因此利用某些双冠醚可制成性能优良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选择性电极。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