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硫酸钛为钛源,成功制备出TiO2纳米纤维。利用XRD和SEM等分析手段对纳米纤维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为降解物,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纳米纤维对罗丹明B可达到较高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P-TiO2-SiO2前驱体复合纳米纤维,利用视频显微镜观察了其成纤状态和形貌结构;经600℃煅烧得到TiO2-SiO2复合纳米纤维,利用FT-IR、XRD、SEM和分光光度计对TiO2-SiO2复合纳米纤维的形成、晶型结构、形貌和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600℃煅烧后,PVP-TiO2-SiO2复合纳米纤维中的PVP被有效的去除,制得无定形TiO2-SiO2复合纳米纤维,且纤维呈圆柱形;TiO2-SiO2复合纳米纤维对亚甲基蓝染液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效果,且光催化效率随TiO2-SiO2复合纳米纤维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3.
首先介绍了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然后归纳、总结了当前国内外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的研究内容,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设.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二氧化钛电纺前驱体溶胶,再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络合剂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了纯的和不同浓度Y3+掺杂的TiO2纳米纤维,并运用XRD、UV-Vis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焙烧温度和掺杂浓度对样品结构、光吸收性能以及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Y3+掺杂能够抑制TiO2的晶粒生长,提高相转变温度,扩大光响应范围。当热处理温度为550 C,Y3+掺杂浓度为1.5%时TiO2对甲基橙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最高,经4 h降解率可达90.6%。  相似文献   

5.
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级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晓军 《天津化工》2005,19(5):16-18
介绍了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归纳、总结了当前国内外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的研究内容,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钛酸丁酯[Ti(OC4H9)4]、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制备了TiO2空心纳米纤维.用热重-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制得的空心纳米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锐钛矿和金红石混晶型TiO2空心纳米纤维,平均外径为900 nm,管壁平均厚度为100nm,长度>200 μm.对TiO2空心纳米纤维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侍井林  戴素华 《弹性体》2006,16(4):38-41
以聚苯乙烯溶液为络合剂与钛酸丁脂/醋酸铜混合制得前驱体,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得聚苯乙烯(PS)/钛酸丁脂[Ti(OC4H9)4]/醋酸铜[Cu(CH3COO)2·H2O]复合纤维,经焙烧后得到均一直径、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的TiO2/CuO复合纳米纤维.对所制得的纳米纤维的结晶度、表面形貌,分别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 IR) 、扫描电镜(SEM) 等分析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煅烧温度、PS浓度、钛酸丁脂浓度对纤维的直径和形貌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纳米纤维具有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和易于实现表面功能化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静电纺丝技术被认为是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因此国内外学者对静电纺丝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简单介绍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影响静电纺丝的主要工艺参数,包括溶剂、溶液的浓度及黏度、电导率、工作电压、纺丝速度和接收距离等,并叙述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过滤材料、传感器和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也指出了该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纳米纤维束独特的微纳结构赋予其较大的比表面积、粗糙度和孔隙率等特性,在生物医学、催化、传感、过滤和吸附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常规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如自组装法、模板法和熔喷法等,很难制备出纤维束;传统的静电纺丝法所制备的纤维束的"束"尺寸基本在微米级以上,如何制备较小"束"尺寸的纳米纤维束是提高材料性能及应用开发的关键。文章首先介绍了近年来通过改进静电纺丝工艺和设备制备纳米纤维束的各种方法,进而总结了纳米纤维束的特点和应用,最后提出了纳米纤维束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静电纺丝法是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静电作用下进行喷射拉伸而获得纳米级纤维的纺丝方法.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优异的压电性能,而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得的聚偏氟乙烯静电纺丝膜具有高孔隙率、轻薄柔韧、透气性好等优点从而广泛应用在传感材料、电池隔膜和生物材料等领域.为了研究最适纺丝工艺,本文通过调节不同的纺丝电压、聚合物溶液浓度以...  相似文献   

11.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新型生物防护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静电纺丝纤维的特点出发,结合生物防护材料的特殊要求,综述了在生物防护材料领域应用静电纺丝技术的优势,并简要介绍了该技术面临的问题,最后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PVP作为络合剂与Ti(C4H9O)4反应制得前驱体,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得PVP/TiO2纳米复合纤维后在马弗炉中煅烧,并采用SEM、TG—DTA、XRD等对纳米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当增加Ti(C4H9O)4浓度、增加静电电压、减小喷射速度和升高煅烧温度,电纺丝纤维直径变细;PVP/TiO2复合纤维煅烧至550℃时得到的为纯TiO2;经400℃、600℃、700%、900%煅烧后分别得到开始出现锐钛矿型的TiO2、以锐钛矿型的TiO2为主、以金红石型的TiO2为主和完全金红石晶型的TiO2纳米纤维。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钛(TiO2)是重要的多功能无机半导体材料,TiO2纳米纤维结合了TiO2特性与纳米特征,克服了粉状TiO2某些应用缺点,因此在众多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静电纺丝是制备TiO2纳米纤维的重要方法,其工艺方法有共混法、同轴法、共轭法、并列法和模板法等,不同电纺工艺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形貌和性质.本文综述了电纺TiO2纳米纤维的工艺方法现状及应用研究进展,展望了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复合纳米纤维因其具有优异的特性而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简要阐述了静电纺丝制备纯纳米纤维的方法,重点综述了静电纺丝构建复合纳米纤维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静电纺丝制备有序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0年以来,静电纺丝技术成为高分子材料和纳米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综述了近年来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有序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有序纳米纤维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以异丙醇/水为混合溶剂,通过TiO2共混改性,制备了不同二氧化钛含量的聚乙烯-乙烯醇(EVOH)/二氧化钛(TiO2)非织造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对其微观形貌、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相对面电阻和吸碱率与TiO2共混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经TiO2共混改性后,纤维中有白色团状突起出现,有实心纤维和空心纤维两种形貌;XRD分析表明,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EVOH/TiO2非织造布的结晶度越来越低;非织造隔膜的吸碱率最大可达到950%。  相似文献   

17.
通过静电纺丝和水热处理的方法成功制备了高效、可回收利用的聚丙烯腈/二氧化钛(PAN/TiO2)纳米纤维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亚甲基蓝(MB)降解率等对PAN/TiO2纳米纤维膜形貌、晶体结构、力学性能以及光催化活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钛酸四丁酯(TBT)的添加有效减小了纤维直径;水热处理成功将TBT转化为锐钛矿TiO2,并且PAN/TiO2纳米纤维膜强度均高于纯PAN;紫外光照射120 min后,纤维膜对MB光催化降解率最大可达到94.8 %,同时连续5次回收再利用后纤维膜仍保持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玉米醇溶蛋白(Zein)的组成、性能以及应用情况,详细介绍了Zein在静电纺丝方面的研究。目前的研究表明:电纺Zein纳米纤维具有优良的生物相溶性、可降解性、降解产物无毒副作用等优点,且原料丰富,生产工艺简单,必将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必须在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开展生物实验等方面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聚氨酯(PU)的特性;分析了PU静电纺丝的可纺性影响因素;论述了静电纺丝PU纤维的特性及应用领域。指出PU具有较好的可纺性,PU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应用前景广阔。建议PU静电纺丝应从静电纺丝工艺参数、利用静电纺丝制备组织工程支架、纤维抗菌功能改性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Polymeric nanofiber webs have attained much attention because they can provide high surface area with various functional groups. To obtain the polymeric nanofiber webs, electrospinning is the most attractive method because this can provide the versatility of material selection. However, it is relatively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nanofiber webs, which have highly reactive functional groups and high mechanical strength with high production rate. Here, the helically probed rotating cylinder (HPRC) system based on syringeless electrospinning an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 is introduced to prepare the polyacrylonitrile (PAN) nanofiber webs, having high functional groups and high mechanical strength in fast production rate. The HPRC system can provide the PAN nanofiber webs in high production rate, and the CVD process can provide high reactive functional groups on the PAN nanofiber. In addition, the nanofiber webs can be applied to diverse potential application fields, which require a high number of functional moie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