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密肋壁板轻框结构构造及受力特点,讨论了密肋复合墙板与轻型框架的协同工作问题,建立结构“刚架-平面复合子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通过计算验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框支密肋壁板结构托梁内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框支密肋复合墙体墙梁的力学简化模型,并利用考虑水平摩阻力的弹性地基梁法进行托梁内力计算,同时应用有限元程序对算例进行数值对比分析。理论研究与计算分析表明:框支密肋复合墙体墙梁考虑墙体与托梁之间的界面剪力是必要的,否则不能充分体现托梁与墙体的组合工作性能,内力计算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3.
密肋壁板结构计算模型及静力弹塑性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前期密肋复合墙体与密肋壁板结构的试验研究,将密肋复合墙体中砌块等效为均匀受力的斜压杆,推导出等效斜压杆的弹塑性应力-应变公式,提出在等效斜压杆中设置轴向塑性铰,由此建立密肋复合墙体的弹塑性计算模型;研究密肋复合墙体的弹塑性屈服机制;建立密肋壁板结构的弹塑性计算模型,并对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反应分析;最后提出密肋壁板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理论分析和试验表明:采用等效斜压杆模型对密肋复合墙体进行分析能较好的反映墙体"三阶段"破坏特性;建立的结构弹塑性计算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密肋壁板结构的真实破坏过程,为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及弹塑性动力反应分析提供简化的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框支密肋壁板结构在城市建设中应用前景广泛,确定合理的转换层侧移刚度比能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反应均匀并减少弹塑性变形集中,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框支-复合弹性板力学模型,用于计算整体结构在弹性阶段的内力和变形情况,应用该模型对-7层的框支密肋壁板结构结构进行弹性动力反应分析,探讨了转换层上、下刚度比对框支密肋壁板结构侧移的影响,并提出了框支密肋壁板结构转换层刚度比的合理取值.计算结果表明:在8度区框支壁板结构的第2层与底层的侧移刚度比宜控制在0.9~1.7之间,最优刚度比为1.3.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一榀带洞口框支密肋壁板结构连续墙梁模型的伪静力试验.介绍了模型试件的破坏过程.根据试验结果,对这种形式墙梁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无洞口框支密肋壁板结构连续墙粱及框支砖砌体墙梁进行了一定的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带洞口框支密肋壁板结构连续墙梁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异形柱框轻结构钢筋混凝土模壳密肋楼盖体系在住宅中的应用,并对照传统砖混结构提出了该体系的几大优点,认为该住宅体系是砖混结构的优选替代。  相似文献   

7.
密肋壁板结构是一种节能抗震型建筑结构体系,有着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结构体系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在全寿命质量控制研究方面尚属空白.从密肋壁板结构的全寿命质量控制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了项目策划、实施及运营三个阶段的相互联系,对密肋壁板结构质量控制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对设计及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研究与分析表明:密肋壁板结构采用的是装配整体式施工方法,就单项工程而言,墙板的型号及外形尺寸对于后期工程的施工质量、工作效率以及工期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在设计阶段对墙板的外形和型号进行优化设计及控制尤为重要.在工程施工阶段,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和质量意识,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及关键技术控制目标(包括墙板的吊装就位、连接构造等),对保证工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密肋壁板结构中复合墙体的竖向承载力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1/2模型密肋复合墙体在单调竖向荷载作用下试验研究,探讨墙体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及简化计算模型;分析墙体竖向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考虑到密肋复合墙体自身支撑情况的特点,给出墙体计算高度的理论公式;提出外框柱对高厚比的影响系数,并对墙体高厚比限值进行了修正;最后得出墙体的高厚比验算公式.理论与试验表明:考虑梁的刚度及房屋高度的影响的计算模型更接近试验结果;提出的高厚比验算公式可满足密肋壁板结构中复合墙体的稳定性要求,具有一定的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9.
鉴于目前密肋壁板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仍处于构件阶段.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多层密肋壁板结构,进行了以造价最小为目标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提出了结构的优化设计原理;建立了密肋复合墙体造价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计算,最后给出了计算算例.理论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多层密肋壁板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合理、可行,优化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框支密肋复合墙体拟静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底部大空间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结合新型斜交肋格密肋复合墙板结构,进行2榀底部框架-剪力墙上部密肋复合墙体结构1/2比例模型拟静力试验.分析正交肋格和斜交肋格框支密肋复合墙体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传力机理,探讨结构层间位移滞回特性,各构件钢筋的荷载-应变曲线,墙体的残余变形率.试验结果表明: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抗震性能优越,墙板独特的斜交式肋格构造形式有效提高结构的延性、变形性能,抗倒塌能力和可修复性.  相似文献   

11.
密肋复合墙体抗震性能及设计理论研究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结合课题组前期的研究成果,就一种新型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密肋复合墙体的抗震性能及设计理论进行研究.介绍墙体的主要破坏形式,提出墙体的三阶段受力模型,给出墙体的恢复力模型,探讨墙体的抗震设计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施工构造要求.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表明:墙体的破坏形式主要分为剪切型破坏、弯曲型破坏,其中剪切型破坏属于合理的破坏形式;墙体中的砌块、框格及框架,能够在试验的不同阶段依次发挥作用,具有多道抗震防线,体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墙体的抗震设计方法体现出抗震控制设计思想,墙体的施工构造保证了结构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2.
再生混凝土密肋复合墙体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3榀1∶2比例模型,再生骨料取代率分别为100%、50%和0%的密肋复合墙体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再生混凝土密肋复合墙体的破坏机制、承载力、延性、刚度退化等性能.研究发现:墙体属于剪切破坏;最大水平承载力,50%取代率的墙体和普通混凝土墙体相比没有下降,而100%取代率墙体承载力下降18%;延性系数,随着取代率的增加而提高.试验表明:50%取代率密肋复合墙体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应用于实际工程完全可行;而100%取代率墙体需慎用.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会因地震动记录选择上的差异产生较大变异性问题,采用非概率凸集模型来考虑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以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作为抗震性能指标,通过能力谱方法对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非概率性抗震性能评估,与基于概率随机模型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非概率凸集模型进行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在减少变异性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模型地震反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现行结构设计规范,设计制作了一榀1/10比例的单跨、两开间八层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模型,对其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模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加速度、位移和应变反应.试验结果表明,根据现行规范所设计的钢管混凝土柱框架能满足地震区的抗震设防要求,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5.
利用Pro/E软件建立某车架结构的三维几何模型,并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车架在自由状态下的模态,得到了车架的前六阶的模态振型和固有频率,并根据模态分析的评价原则,验证了该车一阶弯曲和扭转模态的固有频率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在自动编程中,针对一些零件的形状特点和加工要求,可直接采用简单的线架造型,经适当处理后生成要求的刀具轨迹。灵活应用该造型方法,能省去曲面、实体三维造型的时间,简化造型过程,提高编程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平面不规则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按照等刚度原则建立异形柱框架与矩形柱框架结构计算模型。运用PKPM有限元程序对计算模型进行弹性及弹塑性静力计算分析,从而计算出两种结构的弹性位移、扭转系数及结构的抗倒塌性能等结构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L型平面不规则异形柱框架结构在7度(0.15g)抗震烈度 、 及高度超限的情况下仍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且优于等刚度矩形柱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基于事件的异步运行模型(EADF),并给出了该模型的文法描述、调度算法以及在自主研制的面向虚拟仪器领域的DFVPL:LabScene2.0中的实现方法。以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仪的仿真系统为实例进行了分析说明。基于EADF的DFVPL减少了程序员在并行计算上的设计,对于可静态规划的循环、计算量大的运算、网络和本地I/O资源的获取上性能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平面排架周期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面排架的自振周期和相应厂房的实测自振周期相关较大,对动力反应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平面排架和空间模型计算数据的对比分析,指出影响结构自振周期的主要是山墙、屋面刚度和厂房长度,平面排架的误差难以用一个单一系数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