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恒刚 《酿酒》1992,(4):1-4
制曲是亚洲人的擅长,亚洲制曲存在两大流派。一派以中国为代表的生料制曲;一派以日本为代表的熟料制曲。生料制曲是利用自然界野生微生物,其中以根霉为主,在生料上培养。熟料制曲是人工培养微生物,以纯种曲霉为主,在熟料上培养。由于所用培养原料的生熟不同、培养方法不同,导致微生物群及其酶系各异,最终反映在酒的质量上,各具其不同风格。两个流派的形成,既有地理条件的客观因素,也有历史的来由。  相似文献   

2.
论醋曲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酿醋工艺所用的醋曲(大曲、小曲)大都具有生料制曲、自然接种的特点,成曲中微生物多、酶系较全、代谢产物多种多样,构成食醋的风味成分,质量较好。但因曲中微生物复杂,生化性能较差,原料利用率低。目前普遍采用的人工纯粹培养的麸曲,糖化力强、出醋率高,但成醋风味不如传统曲醋。本文,扬长避短,提出醋曲的改进措施:麸皮生料制曲,保存麸皮中丰富的水解酶系,利于原料的分解;人工接种优良菌株,形成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优势,提高出醋率;多菌种混合制曲,发挥有益微生物群体的协同作用,提高生化性能,产生较多的代谢产物,增加风味成分。  相似文献   

3.
生料酿酒酒曲配方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勇 《酿酒科技》2002,(3):33-34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生料酿酒酒曲的优化配方,并与市售生料酒曲作了对比,结果表明,市售生料曲发酵200g原料的酒精产量为64.328ml,而正交试验曲发酵200g原料的酒精产量是72.539ml,多产酒精8.211ml,且缩短发酵时间1天。试验曲的最佳理论配比为A2,BS,C3,D2,即糖0.6g(5万u/g),液化酶0.6g(1万u/g),蛋白酶0.1g(3万u/g),酶母1.2g(安琪),纤维素酶6g(200u/g)。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以蚕豆为原料,生料制曲制酱的工艺,并与熟料制曲制酱进行了比较,其结果为:该产品酱香、酯香浓郁,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5.
吴鸣 《中国酿造》1993,(2):14-17
5 生料糖化菌菌种培养及制曲工艺条件 5.1 试管斜面菌种 操作流程见流程图。  相似文献   

6.
杜鑫 《酿酒科技》2014,(12):60-62
介绍了大米生料制作甜酒曲的工艺用水及采取的措施,通过加入辣蓼草煮沸熬汁后加入生料大米粉中,对其辣蓼草的量,汁水加入量,以及对制曲原料的要求、培养室温、品温等与熟料制曲工艺进行了工艺总结。  相似文献   

7.
生料法酿造黄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振建  王帅领 《酿酒》2004,31(2):78-79
对生料法酿造黄酒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淀粉糖化和酒精发酵同时进行,接入3%的麦曲和0.6%的生料曲,于26℃左右发酵,可制得一种营养丰富,醇香浓郁的黄酒。  相似文献   

8.
浅谈如何制好生料豆瓣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道全 《中国酿造》1991,(4):47-48,41
在种类繁多的调味品家族中,历史悠久的酱类产品占据着不可低估的地位,而四川豆瓣酱则以它艳丽的色泽、独具的风味,居于酱类产品之首。其成功的秘诀之一,是采用了生料制曲的特殊工艺,利用人工培养之米曲霉所分泌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等酶系,有效地分解原料中的蛋白质和淀粉,生成了豆瓣酱中的各种营养成份,酿成的产品不但色、香、味俱佳,而且保持了蚕豆瓣粒的外形,给人以美感。当前,随着酿造工业的发展,生料制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不但可使产品具有独特的风格,还可节约一定的设备、燃料和劳动力。因此,它在豆瓣酱、食醋等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9.
贾思勰著《齐民要术》(530~550年)记载的酿酒技术 ,是我国古代酿酒技术最完整的记录。其中记载的制曲方法共有19种。有许多制曲原料采用蒸、炒、生混合的方法。如三斛麦曲法 :“蒸、炒、生各一斛”。神曲法 :“麦蒸、炒、生三种齐等”。其中有的曲中添加中草药。这些方法根据现在试验结果证明 ,是很有道理的。对文献记载我个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写出来供与参考 ,不当之处请同道者批评指正为盼。1蒸、炒、生各有特点1.1蒸料在蒸料过程中起到杀菌作用 ,将原料上附着的野生生酸菌杀死 ,使发酵得以顺利进行。使原料淀粉糊化 ,便于曲霉菌旺盛生长繁殖。试验证明 ,凡是蒸料曲坯上的曲霉菌都是优势菌。1.2炒料通过炒料加热杀死由原料带来的生酸菌。炒料最大优点在于水分少 ,加热时 ,水分少的原料中的蛋白质难以因加热而变性 ,有利于根霉菌的生长。由于根霉菌缺乏酸性羧基蛋白酶难以分解加热变性蛋白质 ,所以在熟料上生长得不好。炒料就不存在这个问题。1.3生料保留部分生料 ,主要利用在原料颗粒上附着大量野生菌及其孢子在曲坯上起到接种作用。生料最大优点是能使根霉旺盛生长繁殖。尽管如此 ,推论在制曲时可能采取 :“曲信(曲母)”接种。在制曲配料上...  相似文献   

10.
大曲的理化特征指标探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大曲的理化指标除水分、淀粉和酸度外,还有直观反映大曲发酵形态特征的指标即曲块容重,其能反映生料在制曲过程中总物质消耗量的大小,是大曲发酵成熟度的一个静态指标。因此,将曲块容重设定为大曲理化特征指标。该指标与原料成曲率和脱水率密切相关。(孙悟)  相似文献   

11.
在种类繁多的调味品家族中,历史悠久的酱类产品占据着不可低估的地位,而四川豆瓣酱则以它艳丽的色泽,独具的风味,居于酱类产品之首。其成功的秘诀之一,是采用了生料制曲的特殊工艺,利用人工培养之米曲霉所分泌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等酶系,有效的分解原料中的蛋白质和淀粉,生成了豆瓣酱中的各种营养成份,产品不但色、香、味俱佳,而且保持了蚕豆瓣粒的外形,给人以美感。当前,随着酿造工业的发展,生料制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不但可使产品  相似文献   

12.
传统醋曲微生物多、酶系广,代谢产物丰富,产品质量好,但出醋率低。纯种麸曲糖化力强,出醋率高,成品质量不如传统曲醋,提出麸皮生料接入多种优良菌株制曲,保存了麸皮中丰富的酶系,发挥优良菌株群体协同作用,提高成曲生化性能,产生较多的代谢产物,增加营养和风味成分。  相似文献   

13.
生料酒曲的菌种优选及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种高效酒曲进行了分离、纯化和复壮,选育出2株发酵力强的酵母菌,通过正交试验和优化试验确定生料酒曲配方,并与原生料酒曲进行发酵对比.最佳生料酒曲配方为糖化酶26.88%,液化酶37.64%,蛋白酶3.23%,Y2酵母32.26%.发酵酒度达到19.2%,淀粉的表观消解利用率为25.68%,40°烧酒出酒率达到48%.生料发酵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2.6,调酸pH为4.0~5.0,加曲量0.7~1.0%,发酵温度为25~30℃,发酵时间7~10天.生料蒸馏酒的品质与熟料传统工艺发酵酒无显著差别,酒液香气怡人,醇和,后味较长,入口稍辛辣,诸味较协调.  相似文献   

14.
再谈曲糵(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界对曲蘖的认识持有不同观点,对曲的观点基本一致,而对蘖则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袁翰青等认为蘖即为谷芽,并提出谷芽酿酒及曲蘖并用酿酒的观点;方心芳等则提出蘖即发芽发霉的谷粒,即酒曲的观点;日本学者认为曲蘖为两种东西,蘖是散曲,曲是饼曲,周代以后发展为大曲、酒药等。根据大量史料记载,认为蘖是谷芽的说法值得商榷。在春秋战国时代,蘖指米曲,白蘖即白曲。制曲霉菌有米曲霉、根霉及红曲霉;制曲原料南方为大米,北方为麦类;南方采用生料制曲,北方采用熟料制曲。曲的颜色有白、黄、红之分。白色为根霉饼曲,有小曲、大曲;黄色为米曲霉散曲或饼曲:红色为红曲霉散曲。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醴是以生大米粉制成的根霉饼曲酿成。(小雨)  相似文献   

15.
运用耐高温活性干酵母直接混合纯种生料制大曲,简化了工艺,提高了大曲的发酵力及耐温能力等,解决了传统生产中长期存在酵母数不够,发酵力低,而耐温耐酸能力差的老大难,且成酒质量地,出酒率高而稳定,是当今制曲酿酒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论述传统酿醋工艺是以提高产品风味为目的。分别阐明以谷物为原料、生料制曲、多菌混合发酵和固态发酵对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培制清香型红心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志勇 《酿酒》2002,29(3):34-34
大曲是利用生料及野生菌制曲 ,既是复合酶制剂的粗制品 ,又是生成微生物的培养基和附着物 ,不仅可提供大曲酒发酵的多种酶 ,而且还提供大曲酒中许多复杂微量成份的前驱物质。大曲中有益生香菌种的培养是制曲的关键 ,红曲霉是红心曲主要菌种 ,在培曲环境及操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有很多因素在制约红心曲的培制和质量。那么 ,哪些因素制约红心曲的红心率和质量呢 ?1 新粮与旧粮对培制红心曲的影响所谓新粮是指生产一年以内的粮食 ,所谓旧粮是指生产后存放三年以上的粮食 ,不论新、旧粮其淀粉含量、千粒重等相应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由于新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曲     
李增胜 《酿酒》2005,33(4):27-27
我国生料制曲,似乎是从生熟料混合培养演变而来的。自宋以后的书籍中,很少有生熟料混合制曲的记载。是否可以推论,从古代以生熟料混合制曲,逐步过渡到全部使用生料制曲,自宋以后,已演变成为生料所代替了。  相似文献   

19.
试验检测生料发酵原料、熟料发酵原料和生料发酵制曲、熟料发酵制曲两种方法制取蚕豆豆瓣曲中含氮物质、糖类物质及抗营养因子等指标,并将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蒸煮和发酵有利于营养物质从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也有利于抗营养因子降低;从营养素和抗营养因子变化而言,熟料发酵优于生料发酵;但从感官品质而言,生料发酵优于熟料发酵。权衡分析,生料发酵在豆瓣曲制曲过程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卢世明 《酿酒科技》2001,(1):107-110
生料酿酒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两年发展迅猛。目前,生料酿酒技术及生料曲的制作良莠不齐,影响到成品酒质,对其发展将造成伤害。但生料酿酒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可提高出酒率20%左右,节约燃料30%左右,减少劳动强度50%左右。降低生产成本30%左右。阐述了生料酿酒的工艺特点,指出生料曲的生产必须把好质量关,采用多维复合酶技术,以 确保酒质使 ,使生料酿酒技术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