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indows2000平台下精确定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indows2000操作系统以其良好的性能取代了Windows95和Windows98,广泛出现在计算机应用领域。本文对Windows2000的实时性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在控制领域应用中实时性的不足,提出几种达到精确计时实时控制要求的解决方案,重点介绍了通过对8253定时器直接编程,利用VxD编写中断处理程序实现高精度定时实时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Windows环境下精确定时的实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文章以VisualC 编程语言为例,详细说明了Windows环境下秒级、毫秒级和微秒级不同精度定时器的具体实现方法,并简单介绍了通过硬件中断编程实现精确定时。  相似文献   

3.
Windows提供图形用户界面(GUI)支持,但其中断定时编程不像DOS下可直接对硬件操作。针对Windows 9x操作系统,研究了实时控制软件的几种可能的定时方法:系统定时、多媒体定时、VxD和线程中加轮询方式。在分析比较了几种方式各自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其对于数字控制系统而言相应的适用范围,并对其中的几种方式进行了实例测试。通过实测结果比较,推荐使用多媒体定时器和VxD编程方式实现控制软件的中断编程。  相似文献   

4.
从实践和理论角度汇总了Windows下异步串行通信编程的基本规律和常见方法,指出了各种编程方法的优势和不足,重点阐述了如何扬长避短、综合应用各种方法编程实现可靠而高效的串行数据通信,突出说明了怎样使用“特定通信协议和定时机制、多线程优化和WinAPI”的最优串行编程的数据接收过程实现。  相似文献   

5.
使用VToolsD开发Windows95虚拟设备驱动程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Windows 95虚拟设备驱动程序的基本概念和VToolsD工具箱的组成,并简单介绍了使用VToolsD开发VxD程序的方法,最后给出了使用VToolsD类库进行Windows 95下硬件中断和端口访问编程的两个实例。  相似文献   

6.
首先阐述了舵系统的工作特点和测控原理,针对其仿真测控过程中的精确定时需求,研究了Windows 2000系统下几种定时器的性能和用法,然后提出一种Windows高精度性能定时方法,在Visual C++6.0编程环境下,开发出一种高精度定时模块,该模块具备计时、三种延时等待功能接口;经试验测试,该模块定时精度可达μs级;最后将该定时模块应用于某舵系统的测试控制中,结果表明能较好地满足舵系统的测控应用的定时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测试系统的精确定时问题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在Windows环境下测试系统的精确定时问题,并阐述了责任中技术方案,修改系统定时器及多媒体定时器,最后,在Windows环境下,选用VisualC 6.0结合汇编语言,通过编程实现了精度为1ms的多媒体定时器,达到了精确定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测试系统的精确定时问题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在Windows环境下测试系统的精确定时问题 ,并阐述了两种技术方案 :修改系统定时器及多媒体定时器。最后 ,在Windows环境下 ,选用VisualC ++6 0结合汇编语言 ,通过编程实现了精度为 1ms的多媒体定时器 ,达到了精确定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Windows95中的串行通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Windows 95(以下简称Win95)的逐步普及,程序员们越来越愿意在Win95下编程。随着Visual C 的引入,程序员们从繁琐的Windows编程中解脱出来。本人编写在Win95下的串行通信程序时,找出了用VC 进行串行通信的方法。现做一介绍,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0.
Windows 95下实时控制软件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传日  袁宏杰  易萍  程慧 《测控技术》2000,19(12):32-34
分析了中断的原理与延迟以及系统响应的实时特性,介绍了Windows 95下对硬件I/O端口和内存物理地址的访问原理.分析了DMA编程的特点。了解和掌握这些特性,就能在系统对实时性要衷不高时。利用Windows 95操作平台设计控制系统的软件。  相似文献   

11.
AUTOEXEC.BAT和CONFIG.SYS文件的功能是确定在计算机启动时如何配置系统和加载常驻内存程序,它们在DOS或Windows3.X环境下对优化系统配置、保证系统快速可靠运行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当操作系统升级到Windows95之后,如何理解和处理AUTOEXEC.BAT和CONFIG.SYS文件,很使一些用户困惑,甚至由于处理不当造成Windows95的整体性能下降。本文所讨论的是Windows95中内含的DOS7.0下的AUTOEXEC.BAT和CONFIG.SYS文件与WlldoWS95的关系。1.WSd。WW95本身不需要AUTOEXEC.EAT和CONFIG.SYS文件虽然Wi…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基于Windows95/98平台上的异步串行通信程序的开发方法,并结合开发实践,用C++Builder语言实现了基于ActiveX控件实现Windows环境下的文本及二进制数据通讯的方法,给出编程的一般步骤和详细解释。  相似文献   

13.
在工业测控和数据采集系统中,需要信号连续、可靠、实时,同时数据需要做些同步处理和显示。为此,本文结合循环缓存技术与Windows环境下精确定时技术,提出了Delphi开发环境下的多线程数据采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用VC++类实现PC与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Windows环境下应用VC++类实现PC与单片机的串行通讯,给出了用VisualC 6.0编写的PC机程序和用C51编写的单片机通讯程序,程序简单易理解。实践表明,采用本文所提方法,编程简单,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在Windows95操作系统与Linux操作系统互连的环境下,利用Delphi网络编程实现基于Telnet协议的Delphi应用程序与Linux主机之间的通信。重点讨论了C语言与Delphi编程语言在网络编程应用中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在这个关于Java语言、编程及应用的连载中,我们依次就Java系统的概貌、Java语言规范、Java语言编程、Java语言API、Java类库以及Java虚拟机等内容,逐一作详细的介绍。在Java词法、语法的叙述部分,我们将与C/C++作比较;在JavaAPI和类库的讲解过程中,将结合例子,介绍它们的使用方法。目前,SUN公司已在Solans、Windows95等环境上,提供了Java的运行环境,本连载使用的是Win95下的Java环境,所有的例子,都在它上面编译、调试通过。Web测览器使用的是Win95环境下的NetscapeNavigator2.0创览器。一、Java简单养例为了使读…  相似文献   

17.
一、功能简介 对于Windows编程不太了解的读者来说,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与编写DOS程序相比,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能让广大读者逐步走进当今最流行的操作系统Windows窗口环境,逐步认识Windows编程方法,本文给出了一则简单实用的“涂鸦”程序,  相似文献   

18.
您可以在安装了Windows 95的PC机上安装Windows NT 4.0,并且可以配置成双重启动方式,即可以选择从Windows 95或者从NT开始启动。 由于Windows 95和NT的注册是不兼容的,因此NT不能从已安装好的Windows 95中获取任何现成的设置或应用。如果您希望应用程序能在NT环境下工作,需要全部重新安装,并且有些软件根本不能在NT环境下工作。某些硬件设备只能使用专为NT 4.0设计的驱动程序,而Windows 95或者早期NT版本的驱动程序在NT 4.0下不能运行。此外,因为NT不具备即插即用功能,为了使插卡正常工作还需要手工安装。  相似文献   

19.
CDPD网数字新闻图片传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以Windows95/98为操作平台,利用WindowsSocket网络编程规范及TCP协议解决CDPD网络环境下数字图片的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20.
Microsoft Windows 95能够自动引导系统,不需要利用外壳程序command.com调入执行,这是与Windows 3.1的差别之一。那么,中文Windows 3.1、WPS等不能在Windows95的图形界面下运行的软件能否在其DOS模式下运行?答案是肯定的。为了保证软件的兼容性,Microsoft公司也提供了一种与DOS 6.2类似的多系统配置功能,也就是说,在Windows 95启动时是否进入Windows GUI是可选择的。实现此功能可在开始出现“Microsoft Windows 95”字样时按功能键进行选择,但还有在联机帮助里不提供的另一种更简单的方法——修改msdos.sys可以提供与DOS 6.2完全类似的多配置界面。 Windows 95中的msdos.sys文件与以前的版本不同,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