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析了在中厚板轧制展宽阶段和精轧阶段不同的展宽比和伸长率对宽度偏差及切头尾长度的影响,提出了针对不同的展宽比和伸长率条件下的立辊压下量优化方法,以产品长宽比等于10.26为临界点确定得到一个最小切损量的最优立辊压下量。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将产品的切损率降低15%以上,大大提高了中厚板产品的成材率。  相似文献   

2.
飞剪剪切工艺的优化可以保持轧件切头尾长度稳定,从而提高成材率.通过降低事故处理时间来提高生产作业率.介绍了工艺流程,分析了优化工艺后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浅析中板成材率的影响因素与提高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板成材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出了影响成材率的主要因素,并围绕计划安排、降低切边量、稳定负偏差轧制等制定了提高成材率的措施,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宋汝贵 《山东冶金》2006,28(2):22-23
通过优化分配四辊粗轧机和四辊精轧机的道次与压下量,达到了控制板形凸度平直度的目的,优化后的切边、切头数量分别下降至40~100mm和200~400mm;同时控制钢板剪切精度,并采取"先断开,再切边"的剪切方式应对“镰刀弯”.由此,中厚板成材率由91.5%~93%提高至92.5%~94.5%.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提高宽厚板成材率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分析了影响宽厚板成材率的主要因素,根据宽厚板平面形状演变规律,提出采用立辊侧压、头尾短行程和展宽补偿轧制技术来保证宽厚板平面形状矩形度。并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和实际应用,证明了立辊侧压、头尾短行程控制和展宽补偿轧制的优化组合使用对保证宽厚板平面形状矩形度和提高成材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中厚板轧钢厂提高钢板成材率的具体措施,提出了按负偏差轧制理论计重、实行热送及增大火焰切边能力等进一步提高钢板成材率等措施,指出提高操作水平和管理水平是提高中厚板质量和成材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提高成材率     
本文叙述广州南方钢厂二分厂通过加强管理和技术攻关,96年7~12月综合成材率比厂定指标高0.72%,97年1~3月成材率达95.85%,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具体分析鞍钢冷轧厂各机组的生产工艺,在计算机管理和统计数据的指导下,制定出生产工艺的优化措施。详细列出成材率数值,证明了文中介绍的优化措施具有良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传统的中板轧机辊缝设计理论,分析了实际生产过程中工作辊与支撑辊的辊型和辊缝的变化,提出了调整上下工作辊辊型的思路,通过进行合理的辊型、辊系设计和配置,提高了中板产品成材率,给企业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成材率低的原因,介绍提高中厚板成材度的方法和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从加强技术改造和优化生产计划的这两条途径,来阐述提高冷轧产品的成材率措施,效益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带钢切边过程现场与下游客户缺少统一的切边质量评价标准的问题,结合圆盘剪的设备与剪切工艺特点,经过大量现场试验与理论研究,在分析了带钢切边过程所存在的扣边、毛刺、切断比失衡三大主要质量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有效实用的带钢切边质量评价方法。将带钢切边综合质量评价函数作为目标函数,圆盘剪间隙量与重叠量作为优化变量,开发出一套圆盘剪切边过程间隙量与重叠量综合优化设定的技术,并将其应用到某钢厂1 420生产线,大大提高了带钢切边质量,扣边、毛刺和切断比失衡缺陷改判率从技术应用前的0.52%下降到0.03%,同时保障了无返修,为企业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甘肃冶金》2020,(1):28-30
介绍了切边卷取技术在酸轧联合机组应用的背景、实践及效果,经实践证明,切边卷取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酸轧机组的成材率、降低了机组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影响中板成材率的主要原因,阐述了通过优化工艺技术管理,提高中板成材率的具体对策、措施和效果,提出了继续提高中板成材率尚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析影响锻件成材率的主要因素是切头量大,为此优化锻造工艺,减少切头损失,成材率由64.47%提高到68.87%。  相似文献   

16.
阳辉 《钢铁研究》2004,32(6):24-27
介绍了中厚板轧制平面形状的变化规律 ,阐述了勿需切边生产方法的原理、实施步骤及软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从钛合金生产的熔炼、铸造、成型、轧制加工等工艺阐述了提高钛合金成材率的途径,以期对推广钛合金材料的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提出带钢采用负偏差轧制,要专轧专用,按实重送焊管车间,负偏差利用率按50%计算,效益可达800万元。  相似文献   

19.
理论分析了轧制减宽量对带钢头尾部非稳定区长度的影响,通过合理的板坯设计和工艺优化减少减宽量,降低飞剪切头尾量,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热连轧成品成材率.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型钢厂小型生产线成材率低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辊缝设定、加强对轧机的点检和设备的检修、开展对职工的业务技术培训等措施,提高了成材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