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所谓微胶囊技术是指利用胶囊或膜将核心物质如油脂、香料或调味料等食品成分或食品添加剂包埋,使之与外界环境隔绝,在适当时候再释放出来。其中,被包埋的物质称为心材,实现微胶囊化的物质称为壁材。一般通过微胶囊技术生产出来的壁材,能发挥各种不同的功能,如减轻外界环境如光、氧、温度、pH值等对敏感心材的影响,提高储存性能;改善心材的可操作性能如防止结块,提高与其他物料的混合性,实现由液态向固态的转化,提高其流动性等;控制心材的释放;掩盖心材的异味。  相似文献   

2.
液体油脂粉末化中新型壁材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壳聚糖在油脂粉末化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利用壳聚糖或壳聚糖的聚合物作为微胶囊壁材,采用单凝聚法、复凝聚法、喷雾干燥法实现对液体油脂的包裹。单凝聚法中调节pH值法在pH值为6.7时,油脂得率最高为45.2%;乙醇作为凝聚剂法在乙醇添加量为60%时,油脂得率最高为49%;复凝聚法中利用壳聚糖聚阳离子分别与海藻酸钠聚阴离子和明胶聚阴离子发生聚合反应产生微胶囊壁材得到微胶囊产品,正交实验表明:前者在初始浓度为1%、pH值为4、心壁比为10时,油脂得率最高为62%,后者在初始浓度为1%、心壁比为12、pH值为5.0时,油脂得率最高为73%;喷雾干燥法在喷雾压力380kPa、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100℃时,油脂得率最高为73%。  相似文献   

3.
微胶囊粉末猪油膜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滕剑敏 《食品科学》2000,21(5):12-15
采用乳化喷雾干燥法制备粉末猪油,考察了蛋白质与麦芽糊精的比例、麦芽糊精DE值以及喷雾干燥条件对胶囊膜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益生菌微胶囊技术因其能显著提高益生菌在胃肠道中的存活率而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益生菌微胶囊技术中所使用的包埋材料及方法,并提出益生菌微胶囊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微胶囊壁材配方对发酵酱油粉末的感官指标、水分含量及抗吸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发酵酱油粉末时,添加7.5%的氧化淀粉和2.5%阿拉伯胶进行微胶囊包埋,得到的产品风味优良、水分较低,并且能够有效的改善产品的吸潮性.  相似文献   

6.
以HI-CAP 100为壁材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共轭亚油酸,对喷雾干燥工艺中料液固形物含量、一级均质压力、喷雾干燥进风温度和产品中亚油酸载量四个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四因子二次回归正交设计组合试验确定喷雾干燥工艺参数:固形物含量为40%、一级均质压力为25 Mpa、进风温度为185℃,载量为45%;在此条件下所得共轭亚油酸微胶囊化效率为93.02%。  相似文献   

7.
在微胶囊壁材麦芽糊精中分别添加三种不同性质的增塑剂,对三种增塑剂的性质、性能及用量进行了研究,并将其添加于西藏酥油微胶囊壁材中.结果表明:以胶原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增塑剂性能最好,用量为16%.将其添加于壁材麦芽糊精中所制得的酥油微胶囊产品在颗粒形状及表面光滑度方面均优于用传统配方生产的酥油微胶囊产品.  相似文献   

8.
微胶囊化油脂是以油脂作为芯材,选择合适的壁材,通过微胶囊化技术制成的一种新型固体油脂产品。在简要介绍微胶囊化油脂技术的基础上,探讨该技术对壁材的要求,以及微胶囊化油脂在食品工业中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9.
《食品工业科技》2013,(01):213-215
在微胶囊壁材麦芽糊精中分别添加三种不同性质的增塑剂,对三种增塑剂的性质、性能及用量进行了研究,并将其添加于西藏酥油微胶囊壁材中。结果表明:以胶原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增塑剂性能最好,用量为16%。将其添加于壁材麦芽糊精中所制得的酥油微胶囊产品在颗粒形状及表面光滑度方面均优于用传统配方生产的酥油微胶囊产品。   相似文献   

10.
微胶囊化粉末油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胶囊化是粉末油脂制备中一项重要的应用技术,已在食品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微胶囊化粉末油脂的制备原理,分析用于油脂微胶囊化的壁材,总结了多种油脂微胶囊化技术尤其是喷雾干燥技术,以及粉末油脂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11.
    
An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lard in chocolates using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as developed to address Halal authentication. Howeve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etection of lard in chocolate has been in vain.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exerted by each of the chocolate components, four basic chocolate components, sugar, milk powder, cocoa butter, and cocoa powder, were adulterated with lard and examined using porcine-specific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 The results discovered cocoa powder, as the only component that prevents DNA extraction of lard in chocolate. No substanti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hibition was detected, and thus confirms the cocoa powder’s inhibition on DNA extraction of lard from lard-adulterated chocolate. This finding will expedite new research to develop a method to dissociate the lard from the lard-cocoa powder complex, which will have high potential to be applied as a pre-treatment of the chocolate prior to the DNA extraction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相似文献   

12.
微胶囊化天然维生素E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炳群 《食品与机械》2002,(1):16-17,19
对制造胶囊化天然维生素E粉末的工艺和技术进行了研究。工艺过程包括乳化液的制备和喷雾干燥造粒。影响工艺及产品 因素包括原料配方,乳化工艺条件,均质压力及喷雾干燥造粒工艺条件等。性状分析及贮实验表明:微胶囊型天然维生素E的水溶性,流动性,分散性及稳定性等性能指标均好。  相似文献   

13.
酱油中的生理活性物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酱油中的生理活性物质的功能、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的新进展,这将有利于对传统酿造调味品的认识和功能性酱油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喷雾干燥制备二氢杨梅素微胶囊的壁材组成优化,选用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作为二氢杨梅素微胶囊的壁材,结果表明,当微胶囊壁材组成为:二氢杨梅素与壁材的比例为15:85(m/m),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的比例为70:30(m/m),乳化剂添加量为0.5 %(v/m)时,该壁材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小球藻干粉的营养学与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小球藻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小球藻藻粉是一种高蛋白、低糖、低脂、营养全面均衡的绿色营养源;毒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小球藻藻粉是无毒级物质,对体细胞无诱变作用,对生殖细胞无诱变畸形作用,无蓄积毒性;是一种优良的营养强化食品和饲料营养强化剂。每日口服20g可满足人体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必需氨基酸的需求,不会造成人体内尿酸的升高。  相似文献   

16.
吕亮 《西部皮革》2003,25(2):34-35
通过猪油硫酸化,变质油脂交换、硫酸化,再和多种有效成分复配,制得皮革加脂剂。  相似文献   

17.
脂肪和猪油的食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现代的生活中经常存在这样一些现象--谈\"肥\"色变和断绝食用猪油,因为在一般观念中,肥肉和猪油总是和油腻、肥胖、胆固醇高紧密相连,许多中年人更是把它们列为\"禁品\".其实他们殊不知适量食用一些肥肉和猪油对身体是很有益的.本文主要对肥肉和猪油的营养价值及人们所担心的健康问题阐述,同时探讨如何防止食用过程中肥肉和猪油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猪油资源的深加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朝晖  龙罡  黄静 《中国油脂》2001,26(4):40-42
介绍了以猪油可再生资源为原料进行化学深加工综合利用及所得产品。这些产品包括硬化油、甘油、脂肪酸、脂肪酸盐、脂肪酸单甘酯、醇酸树脂涂料、脂肪酸甲酯、高碳醇等。  相似文献   

19.
黔江肾豆蛋白质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功能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黔江肾豆为原料,采用单因素法研究pH值、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其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碱提pH8.93、液料比10.67:1(mL/g)、提取时间22min、提取温度48℃,并对提取所得分离蛋白的持水力、吸油性、起泡性、乳化性等功能性质进行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采用衍生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酸水解玉米蛋白调味粉甲醇提取液中的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并优化衍生化条件。最佳衍生化条件为盐酸羟胺-无水吡啶质量浓度3.0 μg/mL、甲醇提取液用量250 μL,衍生温度70 ℃、衍生时间20 min。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不同样品中的非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共分离鉴定出62 种物质,用山梨醇为内标物对化合物进行了定量,其中氨基酸、酸类、糖类、醇类和内酯类物质对风味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