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内燃机油添加剂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蒋明俊  郭小川 《润滑油》1998,13(6):47-50
探讨了内燃机油添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磺酸盐与水杨酸盐的相容性差,混合后有沉淀物生产;水杨酸盐与丁二酰亚胺,ZDDP有较弱的相互作用,添加量小时无沉淀物生成,添加量大时才有沉淀物生成;磺酸盐与丁二酰亚胺,ZDDP的相容性好,混合后沉淀物生成。该结论为内燃机油的调配,贮存和全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润滑油添加剂间相容性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付兴国  姚文钊 《润滑油》1999,14(4):33-36
探讨了内燃机油添加剂(金属清净剂、无灰分散剂、抗氧抗腐剂)之间的相互作用。重点探讨了两大类添加剂磺酸盐类清净剂(T106)与水杨酸盐类清净剂(改性T109)的相容性能,研究证实两大类清净剂混兑后无沉淀物生成;两类清净剂与丁二酰亚胺无灰分散剂、ZDDP类抗氧抗腐剂之间也有良好的相容性,混兑后无沉淀物生成。上述实验结果为润滑油的调配、贮存和推广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丁二酰亚胺无灰分散剂与ZDDP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借助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粘度、浊度等分析测试方法,考察了用不同的原料和工艺合成的丁二酰亚胺无灰分散剂与ZDDP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丁二酰亚胺与ZDDP的要互作用主要取决于丁二酰亚胺中活泼的伯胺氮含量,而伯胺氮含量则决定于丁二酰亚胺在生产中的为戏化、胺化工艺和聚异丁烯基的结构。采用热储存及新工艺合成的单丁二酰亚胺,由于其部分重排成聚胺,减少了活泼的伯胺氮含量,从而了与ZDDP的配伍性。  相似文献   

4.
用正交设计研究添加剂对发动机油抗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美娟  王群弟 《润滑油》1997,12(3):13-16,39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ZDDP、金属清净剂,无灰分散剂和粘度指数改进剂以及ZDDP和其它添加剂复合对发动机油抗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DDP本身以及它与分散剂的相互作用是影响油品抗磨性的重要因素:使用硫化烷基酚钙比使用烷基水杨酸钙磨损小。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清烷基水杨酸盐金属清净剂(包括烷基水杨酸钙金属清净剂与烷基水杨酸镁金属清净剂)中金属化合物的具体存在形式,本文采用膜渗析技术将烷基水杨酸盐金属清净剂分成膜外基础油组分与膜内金属化合物组分(钙化物与镁化物)两部分。膜内金属化合物在去除溶剂石油醚后,转化为固态的金属化合物。原子吸收法证实烷基水杨酸盐金属清净剂的金属化合物组分基本上全部保留在膜内。X-ray光电子能谱测定了固态金属化合物的电子结合能,直观的证实了烷基水杨酸钙金属清净剂中钙化物以碳酸钙、氢氧化钙、烷基水杨酸钙三种形式存在,烷基水杨酸镁金属清净剂中镁化物以碳酸镁、MgOx、烷基水杨酸镁三种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6.
在合成油或矿物油中添加水杨酸化合物、聚烯基丁二酰亚胺、硫化烷基酚金属盐等添加剂,用JIS K2501和JIS K2514试验方法进行评价。润滑油的抗热氧化安全性、耐NOx氧化性、清净性均得到较理想的试验值。  相似文献   

7.
高碱值硼化烷基水杨酸镁的研制及性能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小红  付兴国 《润滑油》2000,15(2):47-49
利用两步法研制合成了以硼酸镁为碱库的高碱性水杨酸盐金属清净剂 ,合成出的清净剂与相应的以碳酸镁作为碱库的高碱性水杨酸镁清净剂相比较 ,具有较好的高温清净性、氧化稳定性、热稳定性、摩擦磨损等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薄膜氧化试验考察了清净剂、无灰分散剂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相互作用对大庆汽油机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在二元组分中,磺酸盐会降低ZDDP的抗氧化效果,其中高碱度磺酸盐尤为显著;硫化烷基酚盐能增加ZDDP的抗氧化效果,其中中碱度酚盐更为突出;水杨酸盐仅在用量适宜时才不影响ZDDP的抗氧化效果;丁二酰亚胺能改善ZDDP的抗氧化效果.在三元组分中,在ZDDP与无灰分散剂共存的情况下,清净剂对ZDDP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与上述结果相同,唯高碱度酚盐能降低ZDDP的抗氧化效果.在四元组分中,ZDDP与无灰分散剂共存并与两种清净剂复合,中碱度酚盐分别与高碱度磺酸盐、水杨酸盐复合部获得了优良的抗氧化效果;而水杨酸盐分别与高碱度磺酸盐、高碱度酚盐复合则降低ZDDP的抗氧化效果.采用动态氧化试验考察了清净剂与无灰分散剂对ZDDP作用机理的影响.清净剂能增强ZDDP终止游离基的功能,但降低了它分解ROOH的能力;无灰分散剂对ZDDP两种作用机理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润滑油无灰分散剂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邓远利 《润滑油》2007,22(5):39-43
介绍了无灰分散剂的发展趋势,包括丁二酰亚胺、丁二酸酯、丁二酰亚胺的硼化物、丁二酰亚胺酸及其衍生物等各种类型无灰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性能;PIBSA与胺基水杨酸反应合成的一种新型分散剂,应用到中低速柴油机中,对解决“黑漆”现象效果明显;用于涡轮发动机油的一种特殊结构的分散剂,能明显提高涡轮油的高温清净性。  相似文献   

10.
对常见汽油清净剂主剂聚异丁烯胺和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的热稳定性和清净性能进行了对比评定,并分别应用于汽油清净剂中进行Ford2.3L IVD台架评定,试验结果表明:聚异丁烯胺的清净性能优于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  相似文献   

11.
混合基质型金属清净剂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凌  李群芳 《润滑油》2001,16(4):18-21
叙述了混合基质型金属清净剂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硫化烷基水杨酸盐及由烷基水杨酸/烷基苯磺酸混合的清净剂的性能特点。说明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清净剂基质混合制备的产品具有较传统金属清净剂更好的使用性能,这一类型的金属清净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用高频往复摩擦试验机考察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分散剂和清净剂对润滑油50℃下低温抗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仲醇ZDDP油品的低温抗磨性能比含伯醇ZDDP油品的低温抗磨性能好;对于不同类型分散剂,含高分子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分散剂的油品低温抗磨性能好于含其他类型丁二酰亚胺分散剂的油品;对于不同类型清净剂,含低碱值合成磺酸钙的油品低温抗磨性能好于含其他类型金属清净剂的油品。  相似文献   

13.
张泽勋 《润滑油》1995,10(3):44-49
从红外光谱学物质结构官能团出发,研究分散型OCP中分散性有效组份丁二酰亚胺相对含量的多少,并与克氏法测定的氮相关联,确定其氮含量。  相似文献   

14.
16号坦克防锈润滑油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郑智  白生军  张霞玲 《润滑油》2004,19(1):31-36
采用自行开发的新型无灰抗氧分散剂KR-163,该剂与丁二酰亚胺类无灰分散剂的协同效果良好,同时高温清净剂中,采用了自行研制的高碱值的石油磺酸盐,研究证明,它与其它金属清净剂T109能很好地配合,降低了清净分散剂及抗氧剂的用量。研制出的16号坦克防锈润滑油既满足防锈贮存要求,又兼具内燃机油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丁二酰亚胺的界面活性、对丙酮酸的增溶性能及与 ZDDP复合体系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单丁二酰亚胺的界面活性及对丙酮酸的增溶能力较强 ;丁二酰亚胺与 ZDDP复合后增溶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润滑油清净剂间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电导法、分子量法及傅立叶红外定量法研究了磺酸盐与水杨酸盐共存沉淀过程,阐述了其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磺酸盐与水杨酸盐共存时,其中表面活性剂胶束进行了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了一种聚集数少且更稳定的混合胶束,使含碳酸盐胶团(即载荷胶团)表面失去部分表面活性剂,屏蔽稳定作用被削弱,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聚集形成共沉淀。加入表面活性剂B后合成的新型水杨酸盐或磺酸盐与原磺酸盐或水杨酸盐复合后无  相似文献   

17.
ZDDP对MoDDP摩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任芳  梅平 《润滑油》1999,14(1):40-42
研究了商品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对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硫化氧钼(MoDDP)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DDP具有一定的抗磨减摩作用,与ZDDP复配后对其抗磨减摩性能有增效作用;ZDDP与MoDDP复合可加速MoDDP在摩擦副表面的成膜过程;MoDDP在实际使用时与ZDDP复合是提高油品抗磨减摩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用核磁共振磷谱和红外差谱等方法表征了APISE,SF,SG和SH级汽油机油中的抗氧抗腐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和金属清净剂(高碱性磺酸钙盐或镁盐)在高温高速行车过程中衰变规律,提出了用磷原子分布(P(S2O2),P(SO3),P(O4),清净剂初始衰变率(Bp)和皂化率(R)等参数评价这些汽油机油复合漆加剂配方。  相似文献   

19.
润滑油清净剂胶体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以冷冻蚀刻电镜观测法测定了润滑油清净剂烷基苯磺酸盐、烷基水杨酸盐和硫化烷基酸盐的胶体粒子粒径及粒径分布,以热沉降法、对水与甲醇稳定性法、酸中和速率测定法、曲轴箱模拟评定法以及1105、1135D台架评定方法研究了清净剂的胶体稳定性、酸中和能力、清净分散能力等。研究结果表明,清净剂中胶体粒子越小、越均匀,胶体稳定性越好,热氧化安定性及清净分散能力也越好,使用性能也较优;酸中和能力随产品碱值升高而增强,与胶体粒子的粒径及粒径分布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0.
采用CLW-1轴瓦腐蚀模拟试验机,研究了ZDDP与丁二酰亚胺的相互作用对油品抗氧抗腐性能的影响,丁二酰亚胺单剂对油品抗氧抗腐性能的影响,以及油品酸值与轴瓦腐蚀的关系.还利用~(31)P-NMR和薄层色谱分析方法探讨了ZDDP的分解产物及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丁二酰亚胺单剂没有抗氧抗腐作用,而且还加重了轴瓦的腐蚀,但与ZDDP复合后,可以克服其对轴瓦的不利影响,并有一定的增效作用。ZDDP在轴瓦腐蚀试验初期的分解速度较快,分解后生成的某些中间产物具有抗氧抗腐作用。还改进了鉴定ZDDP的薄层色谱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