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稀土铽的柠檬酸、1,10-菲罗啉三元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其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发光效率很高的稀土配合物。  相似文献   

2.
Ce—及其 星配合物的制备及其抗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秉超  付田霞 《辽宁化工》2000,29(6):341-343
合成了新的Ce-诺氟沙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配位形式。用试管双倍稀释法测定配合物对可导致烧伤感染主要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Ce-诺氟沙星配合物水溶性,脂溶性好。Ce-诺氟沙星配合物对绿脓杆菌的抗菌活性要稍强于诺氟沙星,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菌的抗菌活性与诺氟沙星相似。  相似文献   

3.
含磺酸金属一有机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一有机配合物是目前功能配合物研究的热点。本文简述了磺酸的配位化学及含磺酸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研究概况,介绍了目前研究最多的几种含磺酸的金属一有机配合物,并对含磺酸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将壳聚糖进行液态均相配合反应制得壳聚糖锰配合物,IR、元素分析及热分析等检测证实了壳聚糖锰配合物中配位键的存在,且显示壳聚糖锰配合物存在有利于壳聚糖高分子链断裂的弱势结构。以H2O2对壳聚糖.Mn(Ⅱ)配合物及壳聚糖进行氧化降解,考察降解过程中粘度的变化及降解产物分子量分布,在相同的降解条件下,壳聚糖锰配合物的降解速度明显高于壳聚糖,且降解产物分子量分布较壳聚糖直接降解窄。对壳聚糖锰配合物降解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壳聚糖锰配合物对H2O2分解不存在催化作用,其降解反应与壳聚糖的差异只与其结构有关。对降解产物进行脱金属处理,所得低聚壳聚糖含锰量为0。  相似文献   

5.
钒配合物在生物、医药及材料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就咪唑类钒配合物的合成方法、配位模式及构型进行了简要介绍,概述了近年来咪唑类钒配合物在降糖、抗肿瘤、抗寄生虫及催化合成等领域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并对咪唑类钒配合物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钐离子(Ⅲ)与苯代三聚氰胺与均苯四酸二酐缩聚并亚酰化后的产物聚酰亚胺的固相配位反应,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功率),稀土离子和聚合物的配比以及温度等因素对配合物产率及配合物中钐离了含量的影响,测量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扫描电镜,13C固体核磁共振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并推测了配合物可能的结构,用络合滴定法测定了配合物中钐离子的含量,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测量了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强度,考察了荧光发射强度和配合物中钐离子含量之间的关系,并与相应的常规加热配位进行比较,通过磁化曲线测量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此类配合物只表现出较弱的钐离子的特征荧光峰,说明钐离子的第一激发态能级和配体的三重态能级之间不能很好地匹配,但是荧光发射强度随配合物中钐离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强,说明钐离子在配合物中是均匀分布的,另外配合物显示出稀土离子优良的磁性能。  相似文献   

7.
掺杂铽的稀土酒石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溶液反应法合成了掺杂铽的稀土酒石酸配合物Ln2-xTbxL3(Ln=Y,La,Gd),通过无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及红外光谱等对其组成进行了表征,测定了该系统配合的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该系列配合物的组成为Ln2-xTbxl3.6H2O(Ln=L,La,Gd),该掺杂配合物比单纯配合物Tb2L3具有更好的发光性能,而且当x=0.7-1.5时,该掺杂配合物的发光最强,据此探讨同多核稀土酒石酸配合物及杂多核烯土酒石酸配合物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8.
蔡正洪  李新南 《化学试剂》2006,28(11):645-646,650
合成了一个新的三足芳香酰胺型有机配体1,1,1-三[(2’-甲酰苄胺苯氧)甲基]对甲苯磺酰氨基甲烷,及其Eu(NO3)3和Tb(NO3)3的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摩尔电导率进行了表征。室温下还研究了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结果表明,两个配合物均能表现其稀土离子的特征荧光,但铽配合物的荧光要明显强于铕配合物,说明配体与铽之问的能级匹配要比铕好。  相似文献   

9.
陈英  陈东 《广东化工》1999,26(4):24-26
通过摩尔比法(饱和法)对Cu^2+、吡啶(Py)、环烷酸(R)三元配合物的组成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环烷酸铜、Cu^2+、Py、R三元配合物和吡啶红外光谱对Cu^2+、Py、R三元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此三元配合的组成为Cu^2+:吡啶:环烷酸=1:4:2,且为缔合型三元配合物,其结构简式为「Cu(Py)4」R2。  相似文献   

10.
边占喜  范瑞清 《化学试剂》2002,24(5):260-263
用乙酰基二茂铁和乙二胺缩合制得2,7-二(二茂铁基)-3,6-二氮杂辛-2,6-二烯,经过还原制得2,7-二(二茂铁基)-3,6-二氮杂辛烷,以这两种化合物为配体分别和Co(Ⅱ)、Cu(Ⅱ)、Zn(Ⅱ)、Cd(Ⅱ)、Hg(Ⅱ)等金属氯化物反应合成了两个系列10个配合物,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并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荧光光谱的测定,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同时给出了配合物可能的配位方式。  相似文献   

11.
应用HF-SCF方法和密度泛函(DFT)中的B3LYP方法对Pt的几个螯型双膦配体配合物进行了理论研究,探讨这些配合物的轨道能级、电荷分布等性质,为该类配合物的合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Stoke’s位移的铽配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兆坤  蔡良珍 《化学世界》1997,38(7):339-343
本文综述了稀土铽与有机含氧、含氮及大环配合体形成配合物的配合稳定性,探讨了铽配合物荧光产生的机理及产生大Stoke’s位移的原因,详述了各种试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以及它们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1牛磺酸配合物 牛磺酸具有广泛的生理药理作用,它可作为一种配体与金属阳离予进行配位。牛磺酸配合物在生理学、病理学及药理学方面应极为广泛,主要表现在治疗和防止疾病、抗菌活性方面。其特点为牛磺酸与某些金属元素及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配合物可增强或增加牛磺酸本身的生物活性。但配合物的稳定性差,相关的报道不是很多。国内外仅有少量关于牛磺酸配合物稳定性的资料,更多的研究集中在它的生理与病理上的研究。目前对牛磺酸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但国内对牛磺酸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研究和牛磺酸金属配合物的研究刚开始起步。  相似文献   

14.
新合成了1种钴-氟康唑配合物{[Co(HFlu)2Cl2】·2C2H5OH}n,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等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并研究了该配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标题化合物对丝状真菌的抗菌效果明显优于氟康唑,对酵母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与氟康唑相当,  相似文献   

15.
以氧化胡椒醛缩丙二胺席夫碱为原料,经还原得到N,N'-(3,4-二氧亚甲基苄基)-丙二胺,然后与过渡金属氯化物反应制得配合物,并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病原微生物的敏感性试验。配体及配合物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银量法测氯离子含量等方法得到确定。抑菌试验表明配体及配合物对病原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Eu(3+)-β-二酮、三正辛胺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颂培  李建宇  姜晓琳  李云天  陈鹃 《化学试剂》2003,25(3):137-138,144
合成了铕(Ⅲ)的二苯甲酰甲烷、三正辛胺的三元配合物Eu(3+·(DBM)3·[N(C8H(17))3]2,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并通过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合红外光谱、荧光光谱讨论了配合物的成键特性、配体传能机制以及协同配体N(C8H(17))3引入对激发光谱的影响。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可吸收247~400nm的宽带紫外光,发射Eu(3+)的5D0→7F2对应的612nm红色荧光。适于用作农膜转光剂。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钐(Ⅲ)的1,3-二苯基-4-苯甲酰基-5-吡唑酮(DPBZP)的二元配合物Sm(DPBZP)3.2H2O和三元配合物Sm(DPBZP)3.Phen(Phen为邻菲罗啉),通过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通过FT-IR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发射Sm(Ⅲ)的特征荧光,1,3-二苯基-4-苯甲酰基-5-吡唑酮的三重态能级与Sm^3 最低激发态^4G5/2能级具有良好匹配;第二配体Phen具有荧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8.
稀土(La,Pr,Nd,Sm,Eu,Gd,Dy)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菌研究本文报道了合成稀土与2,2'-联吡啶(bipy)、1,10-邻菲啉(phen)的三元固态配合物的方法,通过元素分析、IR谱,TGA谱和摩尔电导对该系列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作了初...  相似文献   

19.
以2-噻唑甲醛和氨基硫脲合成的配体,再与氯化铟合成了一个铟配合物(配合物1),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解析了其结构。通过MTT法测试了配合物1对不同的癌细胞株(MGC-803、SKOV3和HepG2)的细胞毒性,发现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活性最优。通过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凋亡等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1能够诱导HepG2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并抑制细胞内ATP的生成,最终诱导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NTB及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并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为研究SOD提供了基础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