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现浇结构施工过程中,为了克服高层建筑与裙房间的不均匀沉降、混凝土收缩变形、温度应力等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常常设置后浇带。本文阐述了现浇结构后浇带的留设、支撑架及模板的支设、两侧结构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浇筑前施工缝的处理、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建筑物后浇带施工必须根据设计、规范及工程具体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施工后浇带位置,并从模板支设、结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的保护、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等方而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以确保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王东 《江西建材》2011,(4):178-179
对于建筑物后浇带的施工必须根据设计、规范及工程具体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施工后浇带位置,并从模板支设、结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的保护、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等几方面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本文对后浇带施工工艺探讨,以确保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徐超 《四川建材》2009,35(2):255-256
本文通过对目前后浇带做法的分析,介绍了后浇带的设计、施工要求。并从模板支设、结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后浇带混凝土浇注前的保护、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等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确保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目前后浇带做法的分析,介绍了后浇带的设计、施工要求。并从模板支设、结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后浇带混凝土浇注前的保护、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等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确保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伍华 《云南建材》2012,(3):105-105
本文通过对目前后浇带做法的分析,介绍了后浇带的设计、施工要求。并从模板支设、结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后浇带混凝土浇注前的保护、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等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确保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7.
由于地下室现浇底板的混凝土强度普遍要求高,有时浇筑的部位不同而且混凝土的外掺剂及要求混凝土的品种也有所不同。因而施工缝、后浇带的设置留置不当会产生较大的结构危害性,留置施工缝后浇带要从结构和施工等多方考虑:首先,保证通过施工能达到现浇地下室底板结构设计的强度、刚度,和结构安全性及其他特别的技术要求;其次,方便施工。  相似文献   

8.
李智 《云南建材》2011,(19):105-106
本文根据某案例,并从模板支设、结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及后浇带混凝土质量控制等诸多方面详细探讨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工艺,并对施工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在后浇带预留缝施工中,为避免现浇混凝土及其他建筑施工垃圾进入预留缝,原有施工技术工序较为复杂,并且后浇带两侧浇筑的混凝土截面粗糙程度难以满足后续浇筑面的贴合效果,容易引起相应的安全质量隐患,为解决此类施工问题,本文研究应用了一种后浇带混凝土简易拦截工具并进行了分析,以便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一次成型,杜绝发生后续拆卸工作、清理杂物、拦截面与后浇带贴合不紧密等安全质量隐患问题,并为类似工程后浇带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周玉平 《广东建材》2009,32(6):92-94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和笔者实践工作经验,详细阐述了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主要功能和设置原理,并从模板支设、结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及后浇带混凝土质量控制等诸多方面详细探讨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工艺,并对施工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陈平 《中外建筑》2008,(4):148-150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和笔者实践工作经验,详细阐述了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主要功能和设置原理,并从模板支设、结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及后浇带混凝土质量控制等诸多方面详细探讨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工艺,并对施工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和笔者实践工作经验,详细阐述了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主要功能和设置原理,并从模板支设、结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及后浇带混凝土质量控制等诸多方面详细探讨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工艺,并对施工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李家钊 《云南建材》2011,(13):201-202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和笔者实践工作经验,详细阐述了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主要功能和设置原理,并从模板支设、结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及后浇带混凝土质量控制等诸多方面详细探讨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工艺,并对施工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陈永胜 《建筑施工》2006,28(6):453-454,457
对超长混凝土结构一般隔20-40m设一条后浇带,以满足抗裂防渗要求。为了避免设后浇带带来的延长工期、影响结构质量等弊端,采用了ZY膨胀混凝土及设膨胀加强带的施工方法。介绍了ZY膨胀剂的性能,以及膨胀混凝土加强带连续(或间歇)浇筑的施工技术。该方法的应用。取得了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吴泳伟 《建材与装饰》2007,(8Z):102-103
对超长混凝土结构一般隔20~40m设一条后浇带,以满足抗裂防渗要求。为了避免设后浇带带来的延长工期、影响结构质量等弊端,采用了ZY膨胀混凝土及设膨胀加强带的施工方法。介绍了ZY膨胀剂的性能,以及膨胀混凝土加强带连续(或间歇)浇筑的施工技术。该方法的应用,取得了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唐定伟 《上海住宅》2006,(7):100-101
后浇带是为了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克服由于温度和收缩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后浇带根据设计要求在指定部位设置,该部位在浇筑混凝土时预留,并按规定的保留时间浇筑填充混凝土,将整个结构连接成整体。  相似文献   

17.
施工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鉴秾 《四川建筑》2006,26(4):135-137
通过对施工后浇带的功能的解释及对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如:后浇带的留设、后浇带处的模板支设、后浇带处的二次浇筑混凝土、后浇带处的防水等的具体处理,帮助人们对施工后浇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有助于人们在日常施工中采用有的放矢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8.
龚剑  王玉岭 《施工技术》2012,41(6):8-14
现浇结构工程和混凝土制备与运输章节组成混凝土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的第8章对现浇结构工程的施工过程提出了要求,主要内容有:一般规定,混凝土输送、浇筑、振捣、养护、施工缝与后浇带、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质量检查及缺陷修整等。介绍了规范中现浇结构工程章节的主要内容、技术特点以及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正>后浇带是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为了克服因温度、收缩、沉降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变形缝,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根据工程需要,经一定时效后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由于结构由后浇带连成整体,因此后浇带施工的质量与结构质量休戚相关。后浇带处往往断面大,钢筋密集,模板支设难度大,特别是杂物垃圾容易落入,清理十分困难,若清理不彻底将会影响结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对后浇带在设计过程中的技术展开了分析,并对模板的支设、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及垂直施工缝浇筑等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降低施工过程中因后浇带造成的影响及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