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放射性废物处理和运行中心接收放射性废液约90m3,收贮放射性固体废物近30m3,净化处理放射性废气约1.6亿m3。放射性废液综合处理车间水泥固化线自2007年11月开始运行以来,共处理了放射性废液200多m3,产生了水泥固化体近3000桶,实现了安全运行无事故200d,有效缓解了我院放射性废液暂存库过满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美国《核子周刊》2001年11月29日刊报道】 俄罗斯位于斯夫罗德温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地区)的国营企业Zviozdochka公司在一项竞标中获胜,将建造世界上首座移动式放射性废物处理装置,以处理俄罗斯北方舰队核潜艇所产生的固体放射性废物。 该项目由美国和挪威出资。按计划,处置装置将于2002年夏季投入运营。俄罗斯将建造移动式放射性废物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低放射性废液蒸发处理工艺要求,设计一体化的放射性废水蒸发处理装置。该装置采用中央循环管式自然循环蒸发、重力分离、泡罩塔清洗和丝网除沫之类的多重工序,并集成在同一压力容器内,实现设备的一体化布置,可解决清洗液的回流问题,减少设备占地空间,简化系统和操作。通过多效净化方式,使二次蒸汽的雾沫夹带和挥发性放射性含盐量显著降低。设计的一体化自然循环蒸发器能提高废液的净化能力,提高了去污因子,符合废物最小化原则。  相似文献   

4.
《核安全》2015,(4)
福岛核事故后,严重事故废液的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基于放射性废液的可控制性,研究确定了事故废液在核电厂内滞留和包容,不向环境排放的原则,并提出了AP1000以及国产自主化三代堆严重事故工况下放射性废液源项以及事故废液滞留和包容的措施,确保严重事故工况下环境安全特别是周边水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秦山300MW核电站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调试的主要项目、调试方法、调试过程发现的主要问题的处理、调试的结果和评价。放射性废气的处理采用压缩贮存和过滤的工艺流程。废气处理系统主要转动设备是膜式压气机。调试中,独创膜片充气法,在不损坏膜片的条件下,验证膜片破损报警和联锁停机的功能。放射性废液的处理采用蒸发和离子交换的工艺流程。系统试验项目比较多,主要有液位高值、低值报警;压力高值报警;液位、压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标准的重要性,对国内外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标准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针对高放废物处理处置标准体系、高水平放射性废液成份分析、高放废液固化体性能要求及检验方法、高放废物处理处置工程经济及深地质处置等方面的标准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开展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废物分类标准》已经在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所属核燃料及辐射防护分技术委员会和核工业部安防局联合召开的放射性废物标准审定会(一九八六年六月七日至十五日在苏州召开)上通过审查,上报为国家标准,同时通过审查上报为国标的还有《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浅地层处置规定》、《轻水堆核电站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技术规定》、《轻水堆核电站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技术规定》、《和轻水堆核电站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系统技术规定》。《放射性废物分类标准》是我国第一个有关放射性废  相似文献   

8.
分析多种放射性废液处理方法的优缺点,结合远红外辐射加热技术与蒸发处理技术,设计一套适合复杂源项废液的移动式接收处理的试验装置,该装置具有能耗低、去污效率高、不易起泡、不易结垢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放射性废物处理中,放射性废液的体积和所含放射性总量在“三废”中占比较大,为使废物最小化,本研究围绕放射性高盐废液干燥成盐技术开展技术路线论证、工艺设计,研制放射性高盐废液微波干燥成盐工程样机,并完成样机加工制造、安装调试及性能验证。工程样机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装置运行过程稳定,干燥速率约6~8 L/h,产物不含游离水,桶内及桶壁温度最高约100℃,桶内压力在1~2 kPa之间。本研究结果可为放射性高盐废液干燥成盐技术及专用工装设计提供参考,并为后续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答案一"核废料"更严谨的术语是"放射性废物",按其物理性状分为废气、废液和固体废物;按其放射性活度水平分为极短寿命放射性废物、极低水平放射性废物、低水平放射性废物、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和高水平放射性废物。目前,高放射性核废料(这里特指高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简称"高放废物")的处置,国际上通常采用地质处置方案。一般是先经过冷却、贮存,然后再将装有核废料的金属罐深埋于建在地下数百米深度岩石层里的处置库中。由于核废料中相当部分核素的半哀期为数十年到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