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国家标准,基本泥沙站分为三类,并对这三类站提出了不同的测验任务和要求。一类站的测验项目、测次及精度要求远远大于二、三类站。根据《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GB-50159—92)有关规定和我区泥沙监测站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广西泥沙监测站重新进行分类的建议,以期达到既满足资料整编要求,又能减少测站职工的劳动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泥沙测验对于以多沙著称的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在解放前反动统治时期却是最被人所忽视的。当时仅有悬移质单位水样的观测,方法工具都很粗糙,混乱,缺乏统一规定。人民治黄以来,在党的关怀和重视下,泥沙测验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观测内容方面,从1950年起,就在部分测站开展了悬移质輸沙率的测验和河床质取样,并作了沙样颗粒级配分析,这些当时统称为“精密泥沙测验”。1955年执行水文测站规范后,普遍开展了輸沙率测验,并按规范精神,调整了单位水样含沙量的取样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水文泥沙测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指出了两国在水文测站分类与管理方面的异同以及水文泥沙资料的传输、存储、分发等方面的管理情况。就黄河水文而言,应学习和借鉴美国在水文泥沙测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的成功经验和优点,提高和改进黄河水文泥沙测验管理水平;应研究科学合理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完善各种测站建设和仪器配置标准;应通过立法确定水文的地位,明确水文经费的投入渠道,确立水文事业经费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而增长的标准;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向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长江悬移质泥沙试验性报汛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长江流域的沙情信息测报树立应用范例,在三峡水库实现“蓄清排浑”,对近年来长江三峡工程上游干支流、下游干流的沙情信息测报方案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泥沙信息测报站的选择应控制泥沙总量的90%以上;测报时间与频次应考虑区域泥沙变化特性,并结合参加泥沙测报测站的单样取样时机;悬移质含沙量的测验方法应以现场测验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并采用常规法对测验成果进行检验;悬移质泥沙信息应按标准编码,及时传送至水情报汛骨干网分享并直达各目标用户的设计路线.  相似文献   

5.
魏铎 《陕西水利》2024,(4):36-37+40
通过对武侯镇水文站现有悬移质输沙率历史资料进行分析,以达到精简泥沙测验,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等目标,以便更好开展水文新仪器的分析和研究工作。将武侯镇水文站19年的实测悬移质输沙率资料进行单断沙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点绘历年综合单断沙关系线,以规范规定标准进行比较检验并通过三项检验,满足泥沙测验精简要求,为测站今后的输沙率间测或停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助力水文勘测方式改革,减轻测站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以戛旧水文站为研究对象,利用该站1964~2016年共53 a的悬移质泥沙资料,开展了非汛期停测单样含沙量和输沙率的相关分析和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戛旧水文站非汛期(每年12月至次年3月)连续4个月,可以停测单样含沙量和输沙率。非汛期一旦发生洪水,需恢复测验单样含沙量和输沙率,并据此提出了该站新的泥沙测验方案。  相似文献   

7.
泥沙测验技术进展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泥沙测验是水文测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泥沙测验的方法和测验仪器的进展作了简述.悬沙测验新技术应用和测验精确度有较多的试验研究;推移质测验技术和仪器多年进展不大;床沙测验则基本没有变化.近年物理测验仪器在泥沙测验中得到应用,很有前景.遥感技术适于大尺度泥沙监测,并不断发展.观测数据实时传输、存储,整编、检索标准化是发展趋势.水文测站布局合理,站网密度控制有效,测验技术自动化、施测简便、提高保证率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百色等水文站泥沙资料分析 ,并结合广西河流及泥沙特性和社会对泥沙资料的精度要求 ,得出了在广西实行悬移质泥沙简测的可行性。为满足广西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 ,提出了在广西改革悬移质泥沙测验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9.
由水利部水文司泥沙测验工作组在长委和黄委等单位拍摄的“中国泥沙测验技术”录像片已于最近制作完成。该片用大量野外现场测验取样和室内操作处理画面并辅以简要概括的解说词,再现了我国泥沙测验技术中的几个主要部分,即:悬移质测验、推移  相似文献   

10.
正 由水利部水文司泥沙测验工作组在长委和黄委等单位拍摄的“中国泥沙测验技术”录像片已于最近制作完成。该片用大量野外现场测验取样和室内操作处理画面并辅以简要概括的解说词,再现了我国泥沙测验技术中的几个主要部分,即:悬移质测验、推移...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吴堡水文站多年来的泥沙测验精度和测验情况进行系统了解,文中采用具有代表性的泥沙实测资料,对该站悬移质含沙量、输沙率测验进行分析研究.为今后的测验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对提高该站泥沙测验精度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从广西河流及河流泥沙特征,经济社会发展对泥沙信息的需求变化,以及目前广西悬移质泥沙测验工作存在的误区等对广西悬移质泥沙测验模式改革的紧迫性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南宽坪水文站现有悬移质输沙率历史资料进行分析,以达到精简泥沙测验,降低工作强度、减少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等目标,以便更好开展水文新仪器的分析和研究工作。将南宽坪水文站近14站年的实测悬移质输沙率资料进行单断沙关系进行对比研究,点绘与历年综合单断沙关系线为450线,并通过三项检验,得出输沙测验精简符合要求,为测站今后的输沙率停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合理地在坝上水文断面开展悬移质颗粒级配测验,更好地收集相关水文资料,根据1956~2019年连续64年含沙量资料及1970~2019年连续50年粒径资料,分析了流域泥沙变化趋势,开展了受水利工程影响的坝上站悬移质颗粒级配测验方式优化分析工作,制定完善的测验优化方案,可保证在新水沙特性下水文资料收集的代表性和精度的同时减轻测验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
李成荣  张祎  刘平 《人民长江》1999,30(10):38-39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推动了水文事业的发展,使水和从繁重的水文数据中解放出来。介绍了开发泥沙悬移质颗粒级配计算程度的意义、程序设计思路、数学及其应用。采用泥沙悬移质颗粒级配计算程序具有操作简便、运行速度快、提高工作效益、减轻劳动强度等许多优点,避免了每张计算表格都需要一算二校的工序。由计算机输出的成果资料,数据统计正确,表面美观整洁,且更工整更清晰,保存使用都很方便,能满足测站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水文缆道维修与保养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文缆道是我国基层水文测站进行河道流量、泥沙测验的一项专用基本设备,特别是在中小河流上的水文测站,基本上都采用水文缆道进行流量测验、沙量取样工作,所以,对于水文缆道的维修和保养,是水文测站人员必须面对的日常性工作,水文测站人员既要熟悉水文缆道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式,也要熟悉水文缆道的维修及保养程序。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近年来大规模水利建设愈益明显地表明,我国河流泥沙测验资料不全,精度不高,方法繁复,极需改进提高.悬移质泥沙测验精度和效率取决于测验仪器和测验方法,如过去珠江三角洲河口地区的悬移质测验,有六个控制断面,每施测一次全潮输沙率需采取一万多个水样,水样处理工作量庞大,资料计算浩繁,几致使工作无法进行.普通河  相似文献   

18.
新疆玛纳斯河属多沙河流,河水下泄带来大量的推移质和悬移质泥沙。推移质的测验自1959年红山嘴引水枢纽建成两年后便开始进行测验,但悬移质测验一直没有开展,随着下游用水单位对水质的要求逐渐提高,直至2004年才开始进行了悬移质的测验,在石河子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的帮助和指导下,在测验方法的选择、断面位置的选择、资料分析整编以及误差分析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测验,取得了较为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根据<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的规定和标准,对合江水文站历年的泥沙测验资料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得出了该站在非汛期内可以停测单样含沙量和输沙率,在非汛期一旦发生洪水,恢复测验单样舍沙量和输沙率,并据此提出了该站新的泥沙测验方案.  相似文献   

20.
树基沟河流域无水文测站,没有相应的水文资料,文章采用辽宁省中小河流(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以及辽宁省水文手册来推求该流域设计洪峰流量,同时对该流域的泥沙进行了分析,泥沙主要来源为洪水携带的悬移质、推移质。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2.40万t,多年平均推移质输沙量为0.36万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