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建筑材料是建筑的基础,合理的使用建筑材料,充分发挥建筑材料的性能,不仅能够对建筑的安全、实用、美观、舒适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自然环境。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建筑的发展,而建筑表皮作为建筑最直观的表达,表皮材料充分展示了新型建材与建筑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9.
10.
11.
我国住宅新型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新型建筑工业化住宅概述1.新型建筑工业化住宅概念建筑工业化是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为特征,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整个产业链,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用新型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生产的住宅称为新型建筑工业化住宅。2.新型建筑工业化住宅内涵(1)基本内涵——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 相似文献
12.
13.
经过多年的曲折发展,我国建筑工业化已经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认真研究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战略机遇,分析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在阐述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政策机遇的基础上,从政策扶持机制、设计技术体系、关键技术及集成技术、成本、舆论宣传和行业队伍水平6个侧面,剖析了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16.
刘汉清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3,(16):68-70
建筑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装配式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是现阶段工程领域关注的重点。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促进装配式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的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是重中之重。为进一步提高智能建造与装配式建筑工业化融合发展的质量,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新型装配式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的内容,其次详细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的融合方式与意义,最后探讨了智能建造的发展前景及面临的问题,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5,(7)
<正>建筑产业产业链长、带动力强、贡献度高,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富民安民基础产业。近年来,新疆建筑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对全区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日益提高。但总体上看,建筑产业仍是一个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存在建设周期较长、资源能源消耗较高、对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建筑产业发展质量,是建设领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 相似文献
19.
在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将是我国建筑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线路.从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装配式技术逐渐成熟、建筑企业越来越重视以及保障性住房市场方兴未艾来看,我国装配式建筑目前正处于欣欣向荣的发展阶段,其中装配式钢结构(PS)因其污染度低、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人工成本低等优势,无疑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