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姜晨 《电子质量》2024,(1):16-20
针对现代机载电子装备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故障检测和隔离难度大、维修保障困难等问题,利用故障注入的方法设计了机载电子装备测试性验证平台。首先,阐述了验证平台的总体架构、交联关系和工作原理;然后,基于PXI技术设计了测试性验证平台的自动测试分系统与故障注入分系统,并兼顾了适配接口模块;同时,验证平台集成VITE软件作为平台的故障注入软件开发环境;最后,对某机载配电系统测试信号及故障模式进行分析,开发了故障注入控制程序,为提高机载装备测试性水平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机载电子侦察设备的技术指标进行自动测试,是研制开发、批量生产、综合保障和战时维护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在简述研制自动测试系统背景及意义的基础上,首先对面向机载电子侦察设备的自动校准测试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介绍了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给出了误差校准总体思路,对误差校准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对自动测试软件组成及各模块的功能进行了阐述,对自动测试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通过对电子侦察设备测频和测向能力的测试,验证了面向机载电子侦察设备的自动校准测试系统的可行性。调试结果表明,面向机载电子侦察设备的自动测试极大提高了机载电子侦察设备性能测试的工作效率和设备测向精度,同时避免了微波辐射对测试人员身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现代军事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大量采用集成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系统实现武器装备的复杂以及特殊的功能成为一种必然。文章针对某机载电子装备的现状,采用故障注入技术,构建一种故障诊断及测试平台来提高系统可靠性。该平台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平台的建立对于确保某机载电子产品设计可靠性,并提高使用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美、英几种机载电子侦察设备的战术指标、性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探讨了各设备具体特点,分析了目前美、英机载装备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5.
李雨  魏强 《现代电子技术》2014,(15):148-149,152
机载电子装备日益复杂化,飞机平台资源的有限性迫切要求其开展有效的轻量化工作。从系统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硬件设计、新型材料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在机载电子装备研制过程中开展轻量化工作,对当前实际工程开展轻量化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RTCA DO-160G对民机机载电子设备冲击电流和电源中断试验的要求,分析了冲击电流产生的原因。针对某型民机机载电子设备为满足电源中断试验而导致的冲击电流,提出了抑制冲击电流的方法,并对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采用了在断电中断保护电容回路中串联功率的电阻的方法。开展了试验验证,根据测试数据分析了影响冲击电流试验结果的其它因素,并结合电磁兼容特性进行了取舍,使得设备通过了所有电源和电磁方面的试验验证。民机机载电子设备为满足适航进行的各项设计往往相互制约,需要找到平衡点,用最小的代价达到适航要求。  相似文献   

7.
机载电子产品的环境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环境因素对机载设备的影响,对如何通过设计、制造、试验、管理等手段来提高机载电子装备的环境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目前机载电子装备环境适应性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优良的结构形式可以减轻机载电子设备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受到的振动,有效保护设备内部精密的电子元器件,从而保证机载设备长期稳定工作.强度高、质量轻的电子单元机箱正在成为机载电子设备设计的趋势,组合式机箱以成本低、变形小、尺寸稳定性好、设计空间丰富等诸多特征在机载产品中应用广泛.文中以某机载组合式机箱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仿真...  相似文献   

9.
无人机机载电子电气设备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型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对检查设备的要求,采用PC104总线技术,设计了某型无人机机载电子电气设备便携式检测系统。该系统将Microsoft Visual C++软件开发平台和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了某型无人机机载电子电气设备的快速化和自动化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维修成本。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检测精度高,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对于提高无人机的可靠性和自动化测试水平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系统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并且对电子装备生产和测试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电子测试内容和对象不断复杂,而且用户对测试速度以及其他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人工测试已经不再满足当前测试工作的需要,因此必须要大力研究自动测试系统并加强应用,以提高测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PXI总线电子装备测试系统是基于PXI总线的虚拟仪器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子装备测试,本研究主要针对电子装备的测试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PXI总线的检测设备。  相似文献   

11.
机载电子设备在飞机飞行中容易受到高强度辐射场(HIRF)的干扰,设备壳体电磁屏蔽性能的好坏关系到其功能的发挥和飞行安全。本文采用平面波辐照的方式模拟HIRF环境,并以某机载电子设备为研究对象开展仿真试验。建立模型以后,首先,从时域和频域的角度测试得到了设备内部中心线探针上的电场强度,结果符合电磁波传播规律和谐振腔理论;然后,通过计算得出了探针处的屏蔽效能曲线,分析了屏蔽效能与入射面板以及HIRF频率的关系;最后,通过设备表面的电场强度分布情况进一步验证了屏蔽性能的规律。所得结论对机载电子设备屏蔽体的设计和HIRF防护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简述某型号综合火控系统研制规范及型号顶层设计文件对机载火控设备可测试性的要求,阐述某型号机载火控设备研制过程中的可测试性设计。  相似文献   

13.
当某机载电子设备进行振动试验时,进行第三个方向的振动时发生了故障。对其进行故障分析后,是由于安装托架和试验工装之间的紧固件未达到紧固要求。文章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机载电子设备及其安装托架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故障定位。最终排除故障因素后,机载电子设备顺利通过振动试验。  相似文献   

14.
机载电子设备可测试性设计已成为飞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提高电子设备的可用性及飞机的综合效能。本文结合机内测试、自动测试、边界扫描测试,维修总线等测试技术,介绍了边界扫描技术在民航飞机音频系统可测试性设计中的应用,然后讨论可测试性分配问题。以便在飞机总体设计和相应的系统设计过程中全面考虑其可测试性问题,使其成为机载电子设备的固有属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机载电子设备的冷却散热性能,保证设备可靠稳定工作,采用热仿真方法,对某机载电子设备进行了热设计.根据设备结构特点,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考虑设备散热效果及可维修性,确定了最优的设计方案,实现了对某机载电子设备的热设计.该热设计方案已随电气设计和结构设计一起通过了各项验证试验,使用情况良好,同时,也为同类型机载电子设备热设计提供了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机载卫星通信设备BIT设计新方案.首先,介绍了BIT总体设计情况;其次,针对机载卫星通信设备各个阶段BIT的任务和特点,论述了如何在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地划分BIT的类型,设计专用BIT电路和软件的方法.经验证,该设计方案合理、有效,能够有效地提高机载卫星通信设备的测试性和可维护性,该方法也可适用于其他通信装备的研制.  相似文献   

17.
先进战机多功能相控阵系统综合射频隐身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国海 《现代雷达》2007,29(12):1-4
射频隐身是未来先进战机隐身要求的重要方面,研究机载电子设备、尤其天线系统的射频隐身技术是现实的和迫切的;特殊设计的相控阵系统能够同时担负雷达、电子战和高速数据链等各种战术任务,是未来先进战机不可或缺的重要电子装备。文中从相控阵天线系统的辐射特性与LPI、散射特性与LO和战术任务规划等方面论述了实现多功能相控阵系统射频隐身的技术方向,理清研究的先后层次,指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网络延时是机载网络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随着光纤通道设备在机载环境应用的普及,为了保证AFDX网络能够在光纤介质和铜缆介质间的正常通信,设计了一种面向AFDX网络的低时延光电信号转换设备。论文从该设备的架构设计、原理分析和测试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光电信号转换设备的设计架构、转换原理,深入分析了光电信号转换设备的延时性能,并针对传输介质转换和延时指标进行了测试。与同类产品相比,该设备可有效的降低数据流在光介质和铜缆之间的转换延时,保证了机载AFDX网络的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航空电子保障装备的不断发展,呈现出跨越式的变化,电子保障装备的质量也相应地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文章针对我国的航空电子保障设备进行了研究,了解了其发展现状,并且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航空电子保障装备在研发以及改进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对航空电子保障装备的可靠性、科学性以及集成优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机载显示器嵌入式软件可靠性设计要求,结合机载显示器软件特点,从软件可靠性管理、可靠性设计和可靠性测试三方面总结论述如何提高机载显示器嵌入式软件的可靠性。这些管理思想、技术方法在已在苏州长风航空电子公司机载显示器软件系统设计中得到初步的验证,同时所作可靠性测试研究为后期机载显示器嵌入式软件可靠性验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