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氧化物陶瓷工艺在1000~1160℃制备掺CuO的LiZn铁氧体Li0.35Zn0.3Fe2.35O4.结果表明,在1000~1100℃烧结时适量的CuO可促进固相反应和晶粒生长,降低烧结温度,提高样品的密度、饱和磁化强度4πMs和剩磁Br,降低矫顽力Hc.在1130℃烧结时,CuO基本无助烧作用,且增加CuO含量出现异常晶粒长大现象.在1160℃烧结时,样品内部形成巨晶,虽有利于降低Hc,但导致Br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在强磁场下对钴铁氧体纳米粉末压块进行了热处理,分析讨论了热处理温度和磁感应强度对钴铁氧体的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磁场退火有利于钴铁氧体结晶度的提高和磁性能的增强,在居里点附近550℃下磁场处理作用效果最强,磁场强度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了钴掺杂的Mn-Zn铁氧体,研究了少量钴掺杂对其结构和磁性质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制备的粉末测试发现,Mn0.4Zn0.6-xCoxFe2O4系列铁氧体都具有纯净的尖晶石结构。晶格常数和饱和磁化强度都随着钴替代量的增加而增加。μi-T线具有两个磁导率最大的峰值并且磁导率的第二峰值随着钴的增加向低温移动。磁导率的第二峰值的温度可以通过改变钴含量来调节。基于铁氧体中磁晶各向异性补偿模型,阐明了少量钴掺杂对铁氧体磁性质影响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添加剂粒度细化对锶铁氧体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添加剂粒度对锶铁氧体永磁材料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粒度的细化使锶铁氧体的晶粒细化,提高了磁性相的取向度,改善了磁体的综合磁性能,特别是显著改善了剩磁和最大磁能积.添加剂粒度的细化使烧结温度对磁性能的影响更敏感,降低了最佳烧结温度,有利于实现低能耗下高性能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5.
为了制备性能良好的钴铁氧体及改善其磁性能,通过改进的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成功地制备了钴铁氧体(CoFe2O4)及掺镧(La)钴铁氧体纳米粒子.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能谱分析(EDS)、振动样品磁场计(VSM)对所得粒子进行了结构、形貌、成分及磁性能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得钴铁氧体粒度均匀,且成相温度较低,500℃煅烧1h时平均粒径12nm左右;通过掺杂稀土镧元素对所得铁氧体的相结构有较强的影响,所得掺镧钴铁氧体与目标产物一致;所得钴铁氧体具有较高的矫顽力(737.33Oe),并且通过稀土元素镧的掺杂提高了钴铁氧体的矫顽力.  相似文献   

6.
钴铁氧体微粉的化学法制备工艺及其磁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车仁超  李永清 《功能材料》1999,30(6):615-616
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法合成钴铁氧体原始粉料;通过变化反应原料配方,掺混聚磁硅烷并进行高温处理,球等手段达到调节钴铁氧体静态磁特性的目的;研究了产物微粉的制备工艺,物相组成与静态磁特性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采用传统氧化物陶瓷工艺制备了CaO-Bi2O3-MoO3-Nb2O5复合掺杂高磁导率Mn-Zn铁氧体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B-H测试仪和阻抗分析仪等对材料结构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添加量CaO对高磁导率Mn-Zn铁氧体的微观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CaO可以细化晶粒、提高材料的频率特性和品质因数Q,降低材料的损耗;当质量分数CaO=0.030%时,材料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μi=9 772.22,L200/L10=99.36%,室温PCV=435.14mW/cm3.  相似文献   

8.
席国喜  许会道 《功能材料》2013,(17):2541-2545
以废旧锂离子电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出纳米晶钴铁氧体,讨论了在制备过程中加入添加剂对钴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借助于XRD对产物的制备过程进行了跟踪检测,并借助于IR、TG、VS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适量冰乙酸有利于钴铁氧体的生成和磁性能的提高,但过量的冰乙酸的加入会使最终产物中含有乙酸根,同时也降低钴铁氧体的磁性能。而在沉淀过程中加入柠檬酸作添加剂则不利于钴铁氧体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钴铁氧体,再使用水热原位合成钴铁氧体(CoFe2O4,CFO)/聚吡咯(polypyrrole,PPy)新型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样品的相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样品微观形貌、振动样品磁场计(VSM)测试样品磁性能表征样品磁性能、样品的电磁参数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分析,计算获得样品在(8~12)GHz频率范围内的反射损耗。结果表明:在以酒石酸为络合剂、pH=5左右、经650 ℃热处理,得到结晶度良好的尖晶石结构钴铁氧体,平均粒径为350 nm;原位聚合后得到的钴铁氧体/聚吡咯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吸波性能,在涂层厚度1.5 mm,PPy含量为6%时,吸波性能最佳,在频率为8.66 GHz处达到-11.05 dB,小于-5 dB的频段范围为(7.49~11.43)GHz,其可作为一种轻质、宽频的雷达波吸收剂来使用。  相似文献   

10.
Bi掺杂对Ni-Zn-Cu铁氧体的烧结与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低温烧结软磁铁氧体是表面组装元件(SMD)中的一类关键材料。本文对Bi掺杂的低温烧结Ni-Zn-Cu铁氧体从烧结性质、结构与相组成、显微形貌、磁结构和磁性质(磁导率、品质因数及频谱)方面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Bi掺杂对材料形成过程和磁化机制的影响,发现Bi对材料磁性能的改进所起的作用主要产生于它对材料显微结构(晶粒、晶界和气孔)的调制。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一维钴铁氧体纳米管阵列的磁学性质,应用氧化铝模板具有的约束作用和毛细管作用,结合溶胶凝胶技术合成了钴铁氧体纳米管阵列.在140℃条件下,通过包含Fe(AO)3和Co(A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柠檬酸和乙二醇混合溶液(物质的量之比为1∶4)酯化反应得到溶胶.将氧化铝模板浸入溶胶几次后取出,取出充满溶胶的氧化铝模板,在大气气氛中,以0.6℃/min~5℃/min的升温速度将样品由室温升温至500℃,保温8 h.结果表明,在控制Fe3+离子浓度的条件下也可以合成钴铁氧体纳米线(Fe3+离子浓度大于1 mol/L)和"竹节"型纳米管(Fe3+离子浓度介于0.5 mol/L~1.0 mol/L),但重点进行了其纳米管阵列(Fe3+离子浓度小于0.5 mol/L)合成和磁学性能测试.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电镜(HRTEM)的观察以及粉末X光衍射(XRD)测试结果表明纳米管组成为多晶结构.纳米管的直径取决于氧化铝模板的孔径,大约为200 nm,其长度约几个微米.应用样品振动磁强计对样品磁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管阵列未表现出方向特性,矫顽力随着升温速率的降低而升高,在0.6℃/min的升温速率时,矫顽力达到最高的1 445 kOe,简单讨论了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2.
13.
14.
M型钡铁氧体(BaFe12O19)具有原料便宜、化学稳定性优异、矫顽力和磁能积较高、单轴磁晶各向异性以及化学稳定性优异等优点,因而被广泛用作微波毫米波段材料、微波吸收材料和高密度垂直磁记录介质等.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和自蔓延法相结合制备M型钡铁氧体(BaFe12O19)粉末过程中,起始溶液的组成、前驱体溶液pH值、烧结温度和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粉末的结构、形貌以及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前躯体溶液pH值为7.0,柠檬酸与金属离子摩尔比为2:1,自蔓延燃烧后的粉体在烧结温度1 180℃煅烧,能够形成单一、均匀的M型钡铁氧体.所制备的M型钡铁氧体的最佳磁性:饱和磁化强度(Ms)64.53 emu/g,剩余磁化强度(Mr)28.21 emu/g,矫顽力(Hc)2.696 kOe.  相似文献   

15.
以氧化物Y2O3、Fe2O3、Bi2O3、V2O5、CaCO3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Y1.05Bi0.75Ca1.2Fe4.4V0.6O12(Bi-CVG)铁氧体材料。通过XRD、SEM和MATS等方法考察了不同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对产物体积密度、晶体结构、形貌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保温时间可以有效提高铁氧体的密度;烧结温度对相稳定性和磁性能影响显著。当烧结条件为1100℃与6h时,所制备的Bi-CVG样品属于体心立方晶系,且粒度大小分布比较均匀,结构致密。该样品磁性能良好,平均晶粒尺寸约为2μm,密度为5.20g/cm3;主要磁特性为剩磁Br=24.57mT,矫顽力Hc=764.4A/m,饱和磁化强度4πMs=343.2×10-4T。  相似文献   

16.
王静  邓彤  杨欢  戴玉杰 《无机材料学报》2005,20(5):1059-1065
采用氧化-沉淀法在室温下合成了不同钴含量的铁酸盐. 不同反应时间样品的IR和XRD谱图分析表明, 富铁铁酸钴是通过中间体绿锈形成的. 通过调节初始溶液中Co/Fe比(Co/Fe分别为: 1/20、1/15、1/10、1/7、1/5、1/3)合成了钴含量分别为Co/Fe=0.05、0.06、0.08?、0.12、0.17、0.18的富铁铁酸钴, 并通过XRD和化学测定分析了上述铁酸盐的化学计量和结构, 并结合Mossbauer谱进一步分 析了产物形成的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 在室温条件下, 随初始溶液中钴含量的增加, 钴在尖晶石结构中占据八面体空隙中Fe{3+的位置, 且钴含量的增加不利于尖晶石结构的形成, 游离 于绿锈结构以外的钴的化合物中包含了非磁性Fe(Ⅲ)的氧化物.  相似文献   

17.
尖晶石型铁氧体纤维的制备及磁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柠檬酸和金属盐为原料, 采用有机凝胶-热分解法制备了MeFe2O4(Me=Zn, Ni0.5Zn0.5, Ni0.4Zn0.4Cu0.2)铁氧体纤维.通过FT-IR、XRD、TG-DSC、SEM和VSM等测试技术对纤维前驱体凝胶的结构、热分解过程及热处理产物的物相、形貌以及纤维的磁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在凝胶形成过程中, 金属离子单齿或双齿螯合配位于柠檬酸根阴离子, 形成线型分子结构, 使凝胶有较好的可纺性. 所制得的纤维具有较大的长径比, 纤维直径在0.5~20.0μm之间.这些纤维在室温下都具有软磁特性, 化学组成、晶粒大小及形貌对纤维的磁性能有着显著影响.ZnFe2O4、Ni0.5Zn0.5Fe2O4和Ni0.4Zn0.4Cu0.2Fe2O4纤维的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2.6、12.7和40.0A·m2·kg-1, 相应的矫顽力分别为4.77、5.82和4.04kA·m-1.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磁铅石型六角铁氧体纳米磁粉传统常用制备方法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新方法进行了综合介绍,分析了化学共沉淀法、金属有机物水解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反相微乳液法的特点,并对铁氧体制备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From Magnetite to Cobalt Ferrit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synthesized Fe3–x Co x O4 (x = 0–1) using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compositional modulation of magnetite to cobalt ferrite. Our Mössbauer spectroscopy results provided direct evidence for the presence of the Co substitution in the B sublattice, which was found to be accompanied by a systematic increase of the hyperfine magnetic field at these sites. The mechanism we propose relies on the substitution of Fe2+ by Co2+ in the B sublattice and is supported by the observed dependence of the populations of the (A) and (B) sites on content x of cobalt substitution. The X-ray diffraction (XRD) determinations demonstrated a linear increase in the lattice parameter when going from magnetite to cobalt ferrite. For the particular value x = 0.1, we report that the two sublattices of magnetite become equally populated with Fe. For this particular value of the cobalt content, we obtained a thin film sample by laser ablation deposition and characterized its properties by XRD and conversion electron Mössbauer spectroscopy (CEMS).  相似文献   

20.
在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A-WGC)中掺杂锰锌铁氧体, 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磁性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并研究了不同制备工艺对其磁性和生物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使用不同掺杂工艺制备的材料的主晶相均为硅灰石、磷灰石、氟磷灰石和分子式为Zn0.75Mn0.75Fe 1.5O4的锰锌铁氧体. 在充磁至7.96×105A·m-1时, 各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相差不大, 在5.4~5.9A·m2·kg-1之间. 材料的生物活性与烧结前和锰锌铁氧体前驱体复合的A-WGC原料的反应活性有关, A-WGC原料的反应活性越低, 材料的生物活性越好. 比较各材料, 采用将A-WGC前驱体高温煅烧后再与锰锌铁氧体前驱体固相混合的工艺制备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磁性和较高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