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解决一定防洪标准下梯级水库下游洪水的最不利地区组成中的水量分配和防洪安全问题,提出了利用JC法进行梯级水库洪水地区组成洪量分配及风险分析,并以黄河上游承担兰州市防洪功能的刘家峡、龙羊峡两水库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典型年法与JC法计算的兰州站最大瞬时流量分别为8 591 m3/s和7 690 m3/s,兰州站百年一遇的天然洪峰流量8 110 m3/s大于7 690 m3/s,JC法计算的兰州断面洪水设计风险为0.302%,故认为JC法计算成果属于安全设计。  相似文献   

2.
在流域梯级开发中,上游水库的调蓄作用改变了下游天然洪水状况,直接影响到下游设计断面的设计洪水.应用可靠度理论中的JC法,对受上游调蓄影响的梯级水库设计洪水计算方法进行研究.以清江梯级水库为例,分别对单库运行和两库联调两种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直接在失效边界上寻求洪水最不利分配组合,计算了控制断面设计洪水的风险,再结合典型年洪水过程推求下游设计断面的洪水过程线,从而为梯级水库设计洪水计算方法提供一条新途径.以1997年为洪水典型年,算出两种情况下的削峰量分别为5 400m3/s和7 900m3/s,下游控制断面的防洪风险分别为0.842%和0.074%,联合调度较单库运行的削峰作用显著,且防洪风险也小于单库运行.结果表明,基于可靠度理论,不仅可以直接寻求洪水地区组成的最不利洪水情况,还可以定量计算设计洪水风险.  相似文献   

3.
洪水衰减率对于防洪工程设计洪水影响较大。基于黑沟河基本概况和洪水特性,在分析黑沟河上下游洪水沿程变化和设计洪水计算思路的基础上,采用推理公式法、洪峰模数法、综合频率曲线法计算出黑沟河引水渠首断面设计洪水,从偏于安全角度对黑沟河洪水衰减率和沿程各断面设计洪水进行了探讨,提出黑沟河三堡乡段防洪工程各断面设计洪水值,为无资料区河流洪水衰减研究及设计洪水计算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张三沟水库为"三无"水库,坝址附近无洪水实测资料和历史调查洪水资料,大坝病险严重,为了做好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文章分析了水库概况和流域暴雨洪水特性,采用经验公式法、综合参数法、推理公式法和水文比拟法(参证站新庙水文站)四种方法对水库除险加固的设计洪水进行分析计算。经探讨,提出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洪峰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成果,即200年一遇洪水情况下洪峰流量为300 m~3/s,20年一遇洪水情况下洪峰流量为165 m~3/s,可供工程设计施工进行参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收集整理与故县水库大坝中孔运用相关资料、分析故县水库原设计情况的基础上,按中下游水库群现状和小浪底水库正常运用期两种情况,进行黄河中下游水库群前汛期联合防洪调度计算及后汛期故县水库单库调洪计算,分析故县水库前、后汛期大坝中孔退出防洪运用对故县水库、洛河下游及黄河下游防洪的影响。故县水库大坝中孔退出防洪运用,前汛期故县水库20 a一遇洪水最高水位为543.20 m,未超过移民水位544.20 m;万年一遇洪水最高水位为549.66 m,未超过551.02 m的设计指标。花园口站洪峰流量最大变幅为100 m~3/s,10 000 m~3/s以上洪水洪量最大变幅为0.32亿m~3,对东平湖和北金堤滞洪区的运用标准基本无影响。后汛期故县水库大坝中孔退出防洪运用方案对故县水库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等特征水位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府谷清水川煤电一体化电厂三期项目安全建设,在查勘现场、测绘河道断面的基础上,采用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面积比拟法、综合参数法对工程建设对清水川洪水影响进行分析,并对堤防工程进行复核。经计算,提出项目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为4900 m~3/s;6个堤防断面中2#、3#不满足防洪要求,需进行加高加固。为项目建设和防洪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县河为山区性河流,无水文监测资料,通过分析县河基本概况和径流,以汇入的乾佑河干流上的柞水水文站和青泥湾水文站为参证站,采用汇水面积相关法、综合参数法、推理公式法和水文比拟法分别对两站洪水进行分析探讨,经过对计算成果比较,提出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的成果值作为云镇水库坝址处洪水值,即20年一遇洪水为350 m~3/s,50年一遇洪水为490 m~3/s,500年一遇洪水为830 m~3/s,为云镇水库设计提供依据,可供秦岭山区河道洪水分析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轮台县塔尔拉克乡防洪能力,拟在迪那河支流红桥河规划建设4.1 km的防洪工程,需对该防洪段进行洪水分析。以迪那河水管站、水文站为参证站,采用适线法,求出迪那河水文站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825 m~3/s。根据上游五一水库调洪情况,采用洪水衰减系数法,对洪水沿程衰减情况进行分析计算,提出塔尔拉克乡红桥河防洪段首端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357.03 m~3/s,供工程设计及建设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影响龙羊峡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的主要因子有黄河上游的洪水起涨特点、水库下游河道的安全过流能力、龙刘水库的联合防洪调度方式、入库洪水预报的精度和预见期等几个方面。龙羊峡水库的预泄模式宜采用固定预泄的方式,洪水预报的有效预见期为7 d,预泄判别流量为1 500 m~3/s,预泄流量为2 000 m~3/s,相应的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为2 588~2 590 m,在此区间内水库进行动态调蓄运用,视上游来水预报和水库蓄水情况确定出库流量。水库水位超过2 590 m时,水库按常规防洪运用方式运用;水库水位超过2 594 m时,水库按设计防洪运用方式运用。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米脂县城防洪能力,需对米脂县城无定河大桥处的汇合洪水及上游水库调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无定河大桥处汇入的支流情况和暴雨洪水特性,以赵石窑、丁家沟水文站为参证站,对上游王圪堵水库调蓄对工程处的洪水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利用水文比拟法,求出无定河大桥防洪工程处50年一遇洪水为3500 m~3/s,可为工程建设和防洪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丹凤县资峪沟防洪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结合资峪沟流域基本情况及该流域暴雨洪水特性,采用《商洛地区实用水文手册》提供的推理公式法、汇水面积相关法、综合参数法及鱼岭水库计算成果比拟法对工程处的设计洪水进行分析计算。经比选,推理公式法求得的设计洪水值最为科学,并采用《陕西省中小河流域设计暴雨洪水图集》进行了验证,提出防洪工程店子村、何家店村段10年一遇洪峰流量分别为282 m~3/s、93 m~3/s,宽坪村段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206 m~3/s。供防洪工程建设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南沟门水库洛川县城应急供水工程位于洛川县西南方向交口河镇附近,水源地为南沟门水库,工程输水管线多次穿越仙姑河流域,该流域内无实测水文资料,洪水难以推求。采取推理公式法、综合参数法以及洪峰流量汇流面积相关法对仙姑河流域设计洪水进行计算。对计算成进行合理性分析,得出推理公式法计算成果较合理,即50年一遇洪峰流量835 m~3/s,20年一遇洪峰流量627 m~3/s,10年一遇洪峰流量461 m~3/s。可为工程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避免历史调查洪水误差较大对设计洪水计算的影响和我国过于保守的分析思路导致设计洪水值普遍偏大而影响黄河下游防洪体系合理运行的现状,利用黄河下游花园口站百年实测洪峰流量还原资料,通过洪水频率分析和调洪计算对花园口站在小浪底等水库运用前后的设计洪水频率及洪水过程进行研究,并结合洪峰流量相关图确定了黄河下游各站的设计洪峰流量。结果表明:花园口站天然状态和考虑小浪底等水库运用的100 a一遇设计洪峰流量分别为22 949、12 948 m~3/s,黄河下游夹河滩、高村、孙口站在小浪底等水库运用后100 a一遇设计洪峰流量分别为11 730、11 050、10 100 m~3/s;花园口站天然状态和考虑小浪底等水库运用的1 000 a一遇设计洪峰流量分别为32 301、20 865 m~3/s,小浪底等水库运用后相应的夹河滩、高村、孙口站1 000 a一遇设计洪峰流量分别为19 125、17 100、15 350 m~3/s。对比其他学者的成果和目前采用的设计洪水标准,所得结果较小,现有堤防设防标准自然相应提高,表明黄河下游防洪安全客观上存在一定余地,为解放北金堤滞洪区与明显减小东平湖滞洪区的分洪概率和分洪量提供了良好条件,有利于采用"两道防线"与生态治理、因滩施治相结合的"三滩分治"模式治理黄河,进而使黄河下游成为造福两岸人民的幸福河。  相似文献   

14.
为确保迪那河支流红桥河防洪工程顺利建设,通过分析迪那河水文站工程区基本概况,对洪水"三性"和洪水的水库调节及沿程损失进行探讨,提出迪那河水文站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时设计洪水流量为825 m3/s,推算红桥河防洪段首的洪峰流量为357 m3/s,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永靖黄河大桥的防洪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当发生刘家峡水库敞泄,盐锅峡水库下泄洪峰流量7 500m3/s(相当于2 000年一遇洪水),桥位处流量为7 260 m3/s的极端洪水事件时,桥址断面的洪水位为1 624.26 m,设计桥下弦高程1 627.78 m,高于计算桥下弦高程,说明桥梁建设对河道行洪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保佳县黄河谭家坪村防洪工程顺利进行,需对此段黄河洪水及冲刷情况进行探讨。文章分析了项目区基本概况,对工程所在地的河势、防洪现状、洪水特性进行了探讨。利用频率分析法、适线法对参证站吴堡水文站的洪水资料进行分析,提出选用吴堡站设计洪水成果作为工程区堤防设计洪水成果,即3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22200 m~3/s,并对工程区河道冲刷进行分析,提出堤防基础应全部放在新鲜的基岩面上并嵌入基岩1 m深度,可为工程建设和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钟鸣  李奇凤  黄瑾  杨松 《陕西水利》2024,(3):71-72+81
针对望谟县洪灾频发的现状,基于改进惯性权重的PSO算法,以动用新屯、纳坝水库的防洪库容最小为目标,建立了水库防洪联合调度模型。在保证水库工程安全和控制断面低于保证流量的前提下,通过防洪联合调度,两库(纳坝、新屯)库堤结合方案使望谟县城市防洪标准由现状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50年一遇洪水削峰率约为33.7%。其中,纳坝水库50年一遇洪水的安全下泄量为23.5 m3/s,新屯水库50年一遇洪水的安全下泄量为16.5 m3/s。实例应用可为水库群防洪联合调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一、工程概况1.基本情况某水库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塔山镇,1984年建成,为小(2)型水库。水库总库容11.56万m~3,其中兴利库容4.26万m~3,最大坝高7.80 m,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200年一遇。该水库设计效益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展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2.存在问题经现场检查,水库整体坝段存在不同程度渗水现象,坝坡、坝脚长期阴潮,局部坝段渗水严重。选取典型断面(最大坝高处0+100断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1993年6至7月,江西北部鄱阳湖水系普降大到暴雨,修河流域拓林水库最大入库流量9110m~3/s(约15年一遇洪水),为了与下游潦河洪水错峰,保证南浔铁路、国家公路干线及城市乡镇的安全,水库关闸错峰,减少下泄流量690m~3/s,取得了较大的防洪效益.本文通过对拓林水库洪水调度过程的分析,提出了水库在工程管理、防洪调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对策,即(1)移民问题影响了水库调度和效益发挥;(2)圩堤防洪标准低等问题不容忽视;(3)应科学合理进行水库调度.  相似文献   

20.
伦潭水库坝址至防洪控制(代表)断面之间的集水面积大,区间洪水所占比重大,采用一般的方法分析计算防洪效果难度大。采用摈弃区间洪水的新方法进行伦潭水库对下游防洪效果的分析计算,减小了伦潭水库对代表断面C和D防洪效果分析计算的难度,使伦潭水库对下游防洪效果的描述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