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绍一套全新风液体除湿空调系统,描述系统原理及流程。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建立实验台进行实验验证。针对上海地区气候特点,对该空调系统的可行性做了研究,并指出系统的优缺点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一维耦合传热传质模型得出的简单控制方程进行数值模拟,全面分析溶液入口参数,空气入口参数,溶液空气流量比L/G,整体传热传质过程的刘易斯数Le,传递单元数NTU等因素对出口空气温度、含湿量的影响。得到溶液入口温度、浓度,溶液空气流量比L/G是最主要影响因素的结论,为设计和改进液体除湿空调系统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氯化锂溶液为除湿剂,建立测试翅片式内冷型液体除湿器性能的试验台,分析溶液和空气进口参数对除湿器性能(除湿量和除湿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蒸发冷却的液体除湿空调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蒸发冷却的液体除湿空调系统,对该系统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空调系统完全能满足热湿地区建筑物的空调要求,并且与常规压缩式制冷相比,耗电量大大降低,是一种节能的空调方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利用排风潜能的全新风液体除湿空调系统,描述了系统原理及流程;针对上海夏季气候特点,对该空调系统的性能做了分析,并指出该系统在节能和低品位能源利用上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8.
除湿溶液除湿性能的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液体除湿制冷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液体除湿空调实验台.分别采用氯化钙溶液及不同比例的氯化钙与氯化锂的混合溶液作为除湿溶液,对系统的除湿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影响除湿量的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实验工况下的除湿量的回归方程,为除湿剂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液体除湿空调的再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再生过程的效率和稳定能决定整个系统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本文在建立逆流填料式液体除湿系统传热传质的数学模型基础上,用实验分析各参数对再生的影响并分析再生性能,得出较好的结论。试验结果表明,液气比和溶液温度对再生过程的作用比较大。 相似文献
11.
12.
利用基于中空纤维膜的液体除湿技术去除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防止除湿溶液与湿空气的直接接触,有效避免传统除湿方式造成的空气夹液飞沫污染问题。本文搭建了除湿膜组件的性能测试实验台,研究了不同的空气流量、温度、压力和溶液流量对除湿组件的热质传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湿膜组件具有20%~60%的除湿效率,与传统的直接接触式填料塔的除湿效率接近。在高温或高湿的空气运行工况下,膜组件的除湿量高达800 g/h。此外,膜式除湿技术还具有较强的空气制冷能力,最大制冷量接近700 W。因此利用中空纤维膜液体除湿技术对空气除湿特别适合我国南方湿热地区的夏季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系统重要运行参数对利用冷凝热实现低浓度除湿溶液再生性能的影响,本文在热泵驱动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实验平台上,以低浓度的Li Cl水溶液作为再生盐溶液,再生量和冷凝热利用率作为再生性能的评价指标,对利用冷凝热实现溶液再生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流量、温度和溶液流量、温度的增加都有利于提高再生量。在夏季典型工况下,当溶液浓度为21.20%~24.91%时,冷凝热利用率在0.416~0.507波动,降低溶液浓度有利于提高冷凝热利用率。并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出了利用冷凝热再生除湿溶液过程中的耦合传热传质系数关联式,为后续如何在溶液再生过程中充分利用冷凝热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太阳能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实验台上,以LiCl溶液为除湿剂,用空气进出口含湿量差和除湿效率作为除湿过程的性能评价指标,来研究叉流除湿器的除湿性能。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溶液、空气进口参数对除湿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实验数据建立适用于LiCl溶液的叉流除湿器的除湿效率和传质系数的实验关联式,发现与实验结果的吻合程度很好,误差在15%以内,能够利用这些关联式来准确的计算叉流除湿器的除湿性能,可供叉流除湿器设计参考使用。最后将实验结果与相关文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除湿剂对叉流除湿器的除湿性能的影响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5.
依据某工程溶液调湿空调系统设计实例,探讨了新风送风状态点的校核方法,在送风状态点达到极限值的情况下可以校核室内状态点是否满足要求。由机组的工况校核发现,重新配置压缩机的大小或采用变频方式,能达到节约初投资和节能的目的。两种新风机组方案的比较结果显示,溶液调湿新风机运行费用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建立了热泵型溶液除湿(HPLD)新风系统数学模型,研究了新风温度、湿度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风温度升高1℃,系统COP平均下降率为0. 9%;新风含湿量增加1 g/(kg干空气),系统COP平均下降率为3. 6%,新风湿度增加导致HPLD系统COP大幅下降,系统新风湿度变化的适应性差。为扩大HPLD系统适应范围,提出了冷却除湿与HPLD组合式除湿系统,以组合式除湿系统COP为评价指标,得到组合系统级间新风参数最优状态:温度为21℃,含湿量为14. 1 g/(kg干空气)。夏季典型工况下,组合式除湿系统COP为5. 40,比单一HPLD系统COP提高87. 5%。最后,根据HPLD系统设计参数制作了实验样机,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为降低溶液除湿系统的生产成本及运行能耗,本文针对基于新型混合盐溶液的溶液除湿设备进行实验研究,构建溶液除湿系统及测试平台,以溴化锂(LiBr)和氯化钙(CaCl2)为混合盐溶液工作介质,对溶液除湿系统除湿模块进出口空气参数、再生模块进出口空气参数、系统功耗等进行测试,分析其除湿能力、制冷能力和除湿性能系数。根据混合盐溶液的初投资及工作性能,以溶液除湿系统全寿命周期的总费用作为衡量溶液综合性价比的指标,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采用3:1的LiBr和CaCl2混合盐溶液除湿系统的综合性价比最高,总费用最高可降低14.5%。 相似文献
20.
本文建立了不同流程分布的冷风机模型,对各流程分布冷风机性能进行了模拟研究;采用泵供液式制冷量测试法,对以R717为工质的最优流程分布冷风机进行了性能测试。研究表明,单排管双流程布管方式能够使冷风机的性能最优;存在使冷风机制冷量最大的泵送比,在蒸发温度-25℃工况下,当泵送比为3.5时,冷风机的制冷量最大,为44.3 k W;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冷风机的传热系数逐渐增大,当蒸发温度为-25℃时,传热系数为27.4 W/(m~2·K),当蒸发温度为0℃时,传热系数为34.4W/(m~2·K),提高了25.5%;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冷风机的制冷量逐渐增大,当蒸发温度为-25℃时,制冷量为44.3 k W,当蒸发温度为0℃时,制冷量为64.3 k W,增大了45.15%。采用泵供液式制冷量测试法,测得在不同实验工况下,冷风机制冷量实验值比模拟值低5%左右,验证了冷风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