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据尖山铁矿破碎机硐室的围岩稳定性监测数据,推导适宜的理论及经验公式,利用简化的几何及力学模型,进行硐室围岩物理力学参数的反分析计算。据此,得出围岩的应力分布规律,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副井井筒及井底车场硐室群空间应力分布特征与规律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借助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硐室开挖过程的相互影响,从硐室掘成、掘进这一过程中,围岩中应力平衡将反复被打破,同时应力及结构也将反复发生变化。这项研究成果为今后硐室支护提供参考,确保矿井顺利投产与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3.
矿井开采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开采深度在不断增加,要求采区硐室(水泵房等硐室群)的尺寸加大且硐室位于采区下部高应力环境中,这些变化使得深部大断面硐室的布置及支护逐渐成为制约深部开采的瓶颈。针对这一问题,将大断面硐室布置在深部采空区下,避开围岩垂直应力集中区,采用锚杆索喷及锚杆索喷混凝土等联合支护方案。经研究实践表明,围岩变形量在可控范围内,支护效果显著,为矿井深部开采大断面硐室的布置与支护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曹明 《河北化工》2013,(5):133-135
为解决恒源煤矿深部架空乘人车硐室断面大、构造复杂、含水多等因素带来的支护难题,基于圆形巷道塑性区理论,分析架空乘人车直墙半圆拱形巷道围岩控制的关键,采用锚网索支护技术,并总结了施工过程中支护的关键技术要点。结果表明:在锚网索联合支护下,硐室围岩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大跨度地下硐室开挖动态力学特性及支护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芬铁矿地下硐室开挖与支护设计,采用有限元分析研究大跨度地下硐室施工的动态力学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的开挖顺序,对围岩的稳定性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邱拥军 《河北化工》2013,(5):106-108
针对九龙矿南翼二水平-850 m泵房和变电所硐室断面大、围岩破碎的情况,采用全断面锚固技术加固,特别是对巷道底板采用了全长预应力底锚索与注浆综合支护技术,取代了金属底梁和混凝土反拱治理底鼓的传统方法,实现了底板锚索对底板岩层的主动支护,严防应力从最薄弱处突破,为松软、复杂条件下大断面硐室及巷道的支护提供了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7.
针对侧爆应力波在围岩中的传播及巷道动态响应研究问题,采用FLAC~(3D)软件对巷道围岩中的应力波传播进行了监测,并对巷道的振动速度和位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爆炸动载作用后,巷道围岩中的应力波在巷道周围产生了绕射现象,巷道周围的应力集中区呈"C"型分布,巷道右帮和拱顶的振动速度和位移较大,其变化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应力波作用下的应力集中区分布。研究结果与现有文献试验研究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爆破应力波产生的巷道围岩振动破坏问题,基于弹性波理论,建立了弹性空间体中质点振动模型。利用金山店铁矿爆破振动监测数据,计算并分析了爆破应力波作用下的巷道围岩质点位移及振动速度波形特征,研究了单次最大起爆药量和岩体弹性模量对岩体质点位移和振动速度波形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爆心距与围岩质点最大振动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岩体质点在爆破应力波作用下的位移呈正弦式衰减,振动速度呈余弦式衰减,波形上出现的正负交替现象表明岩体在爆破应力波的作用下处于交替拉压状态。围岩质点位移和振动速度峰值随着单次最大起爆药量的增大而增大;巷道岩体质点位移和振动速度峰值随着岩体弹性模量的减小逐渐增大,振动持续时间也相应增大。受采矿爆破影响,在爆心距小于10~15m范围内的巷道及支护体容易发生破坏。研究成果与现场试验结果相符,可为爆破应力波作用下巷道的支护设计及爆破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深部开采中,巷道围岩出现大变形、高地应力、破碎程度高等重要特性,在浅部煤层中适用的围岩应力与位移的弹塑性解析解就存在很大的不足。针对已有问题,国内外对深部围岩一些特性做了深入研究。基于卡斯特纳公式和莫尔强度理论,合理考虑了岩石残余强度和体积膨胀的重要特性,建立了巷道围岩弹塑性应力和位移解析解。  相似文献   

10.
在一些水泥厂及骨料线的原料线部分,经常需要盾构深入到原料山体内部的平硐隧道运输原料矿石。然而岩体的力学属性比较复杂,施工难度大,危险系数高且平硐隧道开挖以及做衬砌的先后顺序都会导致不同比例的围岩应力释放,进而影响平硐隧道后期的使用效果。本文拟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建立有限元三维及二维模型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确保二维有限元模型在设计中的可靠性,以此来简化设计,提升设计效率,对各种围岩等级的二维模型进行全面分析,为后期的平硐分析及设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Color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September, 1981, and again in January, 1982, on a total of 102 color zones in 12 different figures in the polychromatic roof of the Paintings Room of the Altamira Cave. The comparative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any seasonal variations in reflectance and color between these two months, in which the humidity of the rock base for the paintings differs widely. No differences outside of experimental error were found.  相似文献   

12.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储集空间以碳酸盐岩岩溶孔洞缝为主,古岩溶发育程度对奥陶系油气成藏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古岩溶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古地貌形态是控制古岩溶发育及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古岩溶分布规律,应先进行古地貌恢复。本文以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油藏为例,总结了一套应用三维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进行古地貌恢复的方法和技术,并恢复、描述了塔河4区奥陶系在石炭系沉积前的古地貌形态及特征。  相似文献   

13.
The documentation of archeological sites requires the adoption of non‐destructive techniques to safeguard the unique legacy coming from prehistoric periods. This article tackles the assessment of lightfastness properties on a rock art site to determine the behavior of motif's color deterioration over time in Remígia Cave, Castellón (Spain), which is considered part of a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The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using a microfade testing device to analyze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ging properties of the colorant system and various substrates on site. Two scenarios have been identified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 lightness (L*) parameter of the rocky substrate changes or not in relation with the painted motifs. If the substrate remains stable without any change, red motifs containing iron oxide pigments will become more visible. If the substrate becomes lighter, the pigments will experience similar changes. Therefore, the contrast between paintings and support will be considerably enhanced.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GB/T 13096.2—1991及ASTM D4476—85、ASTM D4476—97、ASTM D4476—03中计算弓形试样截面惯性矩的公式均有误,同时给出纠正后的计算公式,并与2001年公开报道的公式及美国ASTM D4476-03中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纠正后的计算公式与2001年公开报道的公式计算结果相近,而与ASTM D4476—85及ASTM D4476-03中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5.
实验通过分析胎面橡胶滚动阻力的影响因素,依据低滚阻胎面配方的设计要求设计胎面配方。通过对比分析混炼胶的物理机械性能,确定出性能相对优异的低滚阻胎面配方。按照优选配方试制的成品轮胎已经通过了美国的SMARTWAY认证,优选配方达到了此次低滚阻胎面配方优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左敏  黄璜  马云龙 《广东化工》2014,(7):171-172
对各国计算固定顶油罐小呼吸损耗量的公式进行统计,并对各公式的特点和适应性进行分析,并通过一个实例对其计算油品损耗量的精确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API经验公式相对误差最小,日本资源能源厅公式次之。但是这两个公式1月份的计算值比实测值偏差很大,所以1月份呼吸损耗量的计算公式建议选用美国环保局公式,其他月份选用API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7.
将配方肥的生成与施用视为一体,按散装配方肥、袋装配方肥和商品掺混肥3种类型,分别论述了各类配方肥的生成技术和推荐施肥方法.所提出的配方肥养分质量分数估算方法和配方技术要点可避免原料肥料和配料用量的盲目计算和反复调配;所提出的微量元素利用技术有助于解决养分必需与混合后失效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对D.W.Vankrevelen经验公式进行了修正,并对脂肪族聚酯的熔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修正后的公式比原公式准确性星著提高,可对脂肪族聚酯熔点进行预估。  相似文献   

19.
模糊数学在橡胶配方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模糊数学设计理论,在建立橡胶配方设计多目标的隶属函数的基础上,对橡胶配方进行整体评价,得到最优配方。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实现模糊法在橡胶配方设计中的应用 。  相似文献   

20.
吴锡惠  刘守兴 《陕西化工》2012,(10):1855-1857,1860
在相同配合的三元乙丙橡胶配方中,分别使用橡胶大红、立索尔宝红、永固黄、酞菁绿、酞菁蓝后,混炼胶料硫化特性和物理机械性能相近。但老化后,物理机械性能表现出较大差异。160℃×72 h老化后,对拉伸强度的影响,酞菁绿和酞菁蓝是橡胶大红和立索尔宝红的2.5~3倍,永固黄的影响居其间;对扯断伸长率的影响,酞菁绿、酞菁蓝和永固黄是橡胶大红和立索尔宝红的1.3~1.5倍;对硬度的影响,酞菁绿和酞菁蓝是橡胶大红、立索尔宝红和永固黄的1.3~1.4倍;对撕裂强度的影响,永固黄是酞菁绿、酞菁蓝、橡胶大红和立索尔宝红的3~4倍。且在不同的老化条件下,其影响表现出相同的差异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