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鄂尔多斯北部大牛地气田特低渗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牛地气田是鄂北塔巴庙大气田的一部分。储层为古生界山西组一段地层,该地层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道、分流河道及决口扇砂坝相沉积,对储层的发育最为有利。储集空间主要是充填后残余缩小粒间孔、次生溶蚀孔及少量的微裂缝。由于压实作用、高岭石充填粒间孔及石英次生加大的影响,储层孔喉半径偏小,孔喉结构复杂。孔隙度一般为2%~10%,渗透率平均为0.196×10-1μm2,按照储层物性划分标准,大牛地储层属低孔特低渗类储层。  相似文献   

2.
长庆气田陕141井区属于鄂尔多斯盆地靖边三角洲的一部分,上古生界天然气藏的储集体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及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砂坝相沉积。集集空间主要是充填剩余袜间孔和次生溶蚀孔及微裂缝 。  相似文献   

3.
安塞油田王侯杏地区长6砂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安塞油田王侯杏地区长6储集岩主要由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组成,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孔隙结构、岩心、测井分析化验资料进行研究表明,该地区砂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粒间孔和次生孔隙,包括粒间溶孔、粒内溶孔、胶结物溶孔;储层孔喉特征为小孔隙微喉道;物性特征为低孔隙、低渗透的基本特点,微裂缝对改善储层孔隙渗透性贡献不大;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较高,孔喉半径小且分选性较差,歪度细,溶蚀作用对改善喉道连通性的效果不佳,孔隙结构参数总体较差。储层质量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其中,由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最有利储层发育的微相,河口砂坝次之,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第三。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砂岩储集层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晓莉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7(3):307-309,337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储集层主要为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差;孔隙度较小,渗透率较低,总体上为低孔、低渗储集层;储集空间以晶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孔隙喉道以中喉型为主;孔喉组合类型以复合粒间孔+晶间孔+溶蚀粒内孔+细喉型+中喉型组合为主,其次是晶间孔+溶蚀粒间孔+细喉型组合;孔隙结构演化受控于成岩作用。根据储集层岩性、孔喉组合,结合孔隙度、渗透率、孔喉直径、排驱压力、30MPa下的进汞量等特征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可将研究区储集层划分为4类。  相似文献   

5.
通过岩石薄片鉴定、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分析,对奈曼凹陷东部斜坡带下白垩统九佛堂组下段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九佛堂组下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不等粒岩屑砂岩、中-粗粒岩屑砂岩、中-细粒岩屑砂岩、碳酸盐质含泥粉砂岩等。储集空间以残余原生粒间孔、次生粒间溶孔、粒内溶孔为主,还有部分铸模孔、微裂缝、成岩缝等;平均孔隙度为14.13%,平均渗透率为13.42×10-3μm2,喉道分选程度差,最大孔喉半径主要分布在0.04~55.93μm,孔隙结构为中-低孔、低渗-特低渗、细喉-特细喉不均匀型。平面上,主要受沉积相带控制,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岩储层物性好,前缘席状砂储层物性中等;纵向上,受成岩作用影响,1 000~1 900 m范围内产生了3个次生溶蚀孔隙发育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6.
安塞油田杏河地区长6油层组沉积期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储集岩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及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等微相沉积体。储集岩主要由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组成,根据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图像分析、常规物性、压汞分析及测井资料进行研究表明,该地区各微相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孔隙和原生粒间孔;次生孔隙主要是沸石、长石溶孔,少量岩屑及杂基溶孔。储层孔喉特征均为小孔隙微喉道;物性特征为低孔隙、低渗透的基本特点;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较高,孔喉半径小且分选性较差,溶蚀作用对改善喉道连通性的效果不佳,孔隙结构参数总体较差。储层物性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较好,河口砂坝次之,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第三。  相似文献   

7.
却勒地区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底砂岩储层是一套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砂岩为主的地层。通过岩矿分析、薄片观察及物性分析研究发现,底砂岩段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少量裂缝,储层类型为中-低孔、中-低渗储层。储层经历了同生-表生期、早成岩A期及早成岩B期三个演化阶段,表现为较强的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优质储层受沉积微相、成岩作用、裂缝发育和上覆膏盐岩层的影响。扇三角洲前缘砂坝为最好储层,其次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胶结作用破坏了孔隙的发育,而溶蚀作用是产生次生孔隙的主要原因,裂缝沟通孔隙提高了储层的渗透性能,膏盐岩层保护了孔隙和裂缝,同时增强了溶蚀孔的发育。  相似文献   

8.
《石油化工应用》2017,(4):89-93
根据钻测井及化验分析资料,分析了王洼子地区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以及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王洼子地区长2为三角洲前缘,主要的沉积微相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是研究区主要的储集砂体,储层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岩屑质长石砂岩,填隙物为含铁方解石、伊利石和泥铁质,具细粒结构,分选好,磨圆度中等。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溶蚀孔为主,长2储层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具有中等偏强非均质性,孔喉组合为细孔-中细喉型。因此,研究区在低孔渗背景下局部发育优质储层,下一步可加大勘探力度。  相似文献   

9.
苏里格庙气田碎屑岩储集层特征与天然气富集规律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苏里格庙地区二叠系山西组山 1、山2段和石盒子组盒 8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有石英砂岩、砂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其成分成熟度较好,结构成熟度中等,并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等成岩作用,发育次生溶蚀孔、原生残余粒间孔和晶间孔。根据物性参数、毛管压力曲线及孔隙组合关系等,将苏里格庙地区储层划分为4种类型。研究发现,辫状河和曲流河河道砂坝、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是区内天然气的有利储集相带,并控制着高渗储层的分布,分选好、石英含量高、粒度较粗的石英砂岩是形成有利储层的基础,次生孔隙的发育是形成高渗储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根据测井、岩心等资料综合分析恢复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的沉积环境,利用薄片资料分析储层物性特征及成岩相类型和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沉积环境与成岩相的关系。研究认为研究区长6期发育河道型浅水三角洲前缘和与之伴生的深水滑塌成因重力流沉积,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深水砂质碎屑流沉积是砂体主要成因单元。储集砂体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物性较差,属于中低孔特低渗储层。储集空间是原生粒间孔、次生溶蚀孔和少量裂缝的组合。压实作用、溶解作用及胶结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不同沉积单元砂体的成岩作用和物性不尽相同,其中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主要以弱压实—绿泥石胶结相为主,深水砂岩主要以长石溶蚀相为主,两者结合部位发育绿泥石胶结—长石溶蚀相,均为有利成岩相带。成岩相研究与沉积环境分析相结合能够更好地预测有利储层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
现代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的发展为提高利用测井资料进行油气层评价解释的精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手段;对于碳酸盐岩等复杂岩性油气藏,由于其储集空间复杂、非均质性强等因素,用常规测井技术难以进行准确描述。岩心核磁共振基础实验分析研究是核磁测井资料采集、处理解释分析及应用的基础。本文从岩心核磁实验资料入手并结合核磁测井实例探索了核磁技术在碳酸盐岩的应用,并很好地解决了在储层评价及储层参数研究中存在的难点:含烃饱和度的计算、确定孔隙度下限值和区分束缚孔隙流体和可动孔隙流体,在复杂多样的碳酸盐岩储层中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2.
油藏经营管理中的主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油藏经营管理”在石油工业中已受到明显重视。一个油气藏 ,从发现到开发直至最终报废 ,要经过多学科专家的运作。新近发展起来的“油藏经营管理”就是要通过合理利用技术和资源 ,优化开采 ,降低投资 ,以达到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文中介绍了“油藏经营管理”的含义 ,着重论述了油藏经营管理中的主要技术——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优化技术 ,并说明油藏经营管理技术是多学科技术在软件开发上的综合体现 ,是当今油田开发管理工作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3.
油藏经营管理中的主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油藏经营管理”在石油工业中已受到明显重视,一个油气藏,从发现到开发直至最终报废,要经过多学科专家的运作,新近发展起来的“油藏经营管理”就是要通过合理利用技术和资源,优化开采,降低投资,以达到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中介绍了“油藏经营管理”的含义,着重论述了油藏经营管理中的主要技术-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优化技术,并说明油藏经营管理技术是多学科技术在软件开发上的综合体现,是当今油田开发管理工作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4.
辽河西部箕状凹陷陡坡带砾岩稠油油藏的发现是我国东部近几年在油气勘探上的重要突破之一.本文应用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地震地层学、石油地质学理论在综合分析工区内地层、构造、沉积微相、储层、流体性质及油藏地质特征基础上,总结出砾岩稠油油藏的形成除具备一般成油条件外,有利储集相带与断块、断鼻的最佳迭置以及构造单元和断裂带对油气富集控制明显,进而阐明了重质稠油的地质成因.根据原油性质及成熟度,结合圈闭成因,本区油气藏分为低成熟正常原油断块-岩性油藏、低成熟重质稠油断块-岩性油藏、低成熟重质稠油断块油藏三类;综合考虑烃类成熟度和次生稠变,重质稠油藏可分为次生运移型和底水氧化型两种,并总结了各类油藏地质特征,在研究砾岩稠油油藏分布规律基础上,探讨了油藏分布序列,建立本区油藏分布模式.对今后高效勘探开发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指出了有利含油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中西部侏罗系煤系粗粒低渗储层中自生粘土矿物含量高,尤其是高岭石矿物的相对含量较高。焉耆盆地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储层研究表明,粘土总量和高岭石含量在不整合面下随深度加大而减少,而伊利石和绿泥石的含量却随深度增加而加大。相同深度下,长石成分含量较高、厚度较大的主河道砂体中高岭石含量普遍较高。煤系地层中酸性流体介质环境下的水岩相互作用对粘土矿物的产生起关键作用。焉耆盆地粘土矿物的大量存在加剧了此类储层的低渗透性;增加了储层潜在敏感性;严重影响了油田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查明油田构造、沉积体系、储集体几何形态和储层参数的空间分布规律,确定油藏类型及油气储量,阐明油气控制因素及油气富集、高产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为编制、调整开发方案,提供了完整的符合地下情况的全套数据和地质依据,还提出适合枣园油田特殊非均质油藏的描述及综合评价技术,并综合构造、沉积、储层成岩后生作用的研究,对储层渗流屏障、渗流差异、敏感性及孔隙渗流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并形成了油藏渗流地质学新观点,为枣园油田和同类油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喇,萨,杏油田隔层应用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检查井资料及分层压裂矿场试验研究,给出不同完井采条件下隔层厚度下限标准,为油田储油层完井开采措施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渤中地区第三系主要含油层位储层类型丰富。通过测井、岩心和实测资料分析 ,探讨了不同层段储层的沉积学、非均质性、成岩作用和物性等特征。馆陶组储层为河流沉积体系 ,砂体规模大 ,砂岩结构成熟度较高 ,成岩作用相对较弱 ,是渤中地区最为有利的储层。东营组储层以东北部大型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沙河街组储层以扇类沉积体系为主 ,地层埋藏深 ,砂体分散、规模小 ,储层质量差  相似文献   

19.
欧利坨子地区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综合应用岩心观察及化验分析资料,对欧利坨子地区火山岩储层进行了继致研究,搞清了本区火山岩的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及其成因,预测了有利储层发育带,为下一步火山岩的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该区火山岩岩石类型有熔岩(以粗面岩为主),火山碎屑岩两大类,其成因主要是大陆环境,以岩浆分异结晶占主导地位,部分熔融占次要地位;/火山岩最有利的储集空间组合为砾间孔+溶孔+裂缝,从岩性上看,各种角砾岩,角砾化岩石是比较有利的储,从分布上看,火山岩风化壳和断裂破碎带是有利的储层发育带,欧利坨子地区火山岩地层极为发育,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今后应以火山岩破碎带或裂缝发育带为主要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国家“八五”天然气重点科技攻关所取得的三大社会经济效益和十二项重要科研成果。三大社会经济效益主要是:①天然气探明储量倍增;②大中型气田发现速度加快;③培养了科研队伍,为完善和发展天然气理论作出重大贡献。十二项重要科研成果分别为:①川东高陡背斜带石炭系勘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③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风化充气藏成藏机制研究获重大进展;③掌握了莺歌海盆地泥底辟作用成藏富集规律;④对中亚煤成气聚积域的研究取得重大效益;⑤在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获重大发现;③把气聚集带划分为3类6型20种;⑦首次划分了我国主要盆地含气系统及成藏组合;③丰富了天然气成因理论;③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取得进展;⑩煤成气地质评价开发工艺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了一套识别天然气的物探、化探技术方法;确定了一批有利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