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材料产业》2005,(5):79-79
近日,“863”计划后续能源技术主题“与建筑结合的兆瓦级并网光伏发电关键技术研究”课题顺利通过验收。目前该成果已经用于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1MWp并网光伏电站,该技术方案充分利用了场馆的屋顶面积,实现了与建筑的一体化、与电网互为补充、并联运行。  相似文献   

2.
《新材料产业》2009,(7):87-87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碳纤维厂6月14日正式揭牌,我国第一个碳纤维生产基地由此建成并投入生产。这标志着我国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实现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环流器一号(HL-1)等离子体物理实验中,增加了弹丸注入和电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对低温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情况,液氦输送系统,输液方法及氦气回收系统做了介绍。在一次等离子体物理实验中,总共使用液氦2733L。在弹丸注入系统中,使装置的等离子体密度提高了1~2倍。在装置上成功地实现了电子回旋共振加热,使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增加30%以上。  相似文献   

4.
《硅谷》2012,(9):8-9
<正>长期以来,有一神奇的现象导致研究人员无法实现可控自持续核聚变反应。然而,最近美国物理学家表示,他们可能找到了解决该谜团的途径。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新提出的解决方式被实验验证是正确的话,那么将帮助人们消除核聚变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使核聚变成为清洁且丰富的电力来源。  相似文献   

5.
《中国计量》2002,(12):51-51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湖南大学建立 ,前身为“化学计量学与化学传感技术部门开放研究室”。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科院汪尔康院士 ,实验室主任为湖南大学校长王柯敏教授。该实验室依托的分析化学学科已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1人 ,13人为教授 ,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 ,博士生导师9人 ,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实验室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 ,拥有大型先进仪器设备40多台(套)。该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纳米和单分子…  相似文献   

6.
上海第一个纳米技术专用公共中试平台,于9月18日在该市纳米产业化基地建成启用并同时向社会开放,这将推动纳米科研产品向商品的转变,从而加快上海纳米科技走向产业化。上海市科委、徐汇区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800万元在纳米产业化基地建造这座公共服务平台后,各企业的纳米粉体产品中试都可在这个平台上完成,解决中小科研企业无力解决中试的问题。据了解,上海市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启用“中试平台”是纳米科技走向产业化的重要环节,纳米产品在这里中试通过后,即可进行产业化的批量生产。上海建成第一个纳米技术中试平台$中创网信息…  相似文献   

7.
质量文件是实验室必须遵守执行的法规性文件,是实验室惟一的质量体系文件系统,该文件系统对每一项活动都规定了惟一的程序。每一项规定也只能有惟一的理解。实验室的员工必须认真执行,而且不论员工理解的程度如何,执行是强制性的。  相似文献   

8.
受控热核聚变和等离子体物理研究装置中的真空测量是一种特殊环境下的真空测量.简要介绍了真空测量在等离子体容器中的应用和意义.对这种特殊环境进行了描述.并对如何解决这些复杂环境中正确可靠地测量压力(密度)提出了意见.等离子体物理研究装置中存在着很强的磁场和各种带电粒子、快速中性粒子、中子,高能光子等的强烈干扰.要正确、可靠地测量容器中的压力(密度).必须研究抗干扰测量技术.此外、装置中气体状态处于非平衡气流条件下.被测的气体分子既是空间位置的函数.也是空间方位的函数.容器中气流瞬变.要求测量必须快速.介绍了已研制成功的快速抗干扰真空规.这种规采用了几何屏蔽和脉冲调制抗干扰技术并利用了环境中的磁场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抗干扰能力.这种规还在入口采用威尼斯平行叶片百叶窗的结构和纵横交叉的电场屏蔽,保证了入口的气体流导,既解决了快速测量问题,又解决了抗干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徐梅林 《中国包装》2006,26(1):114-114
济南兰光于2005年12月建成了色谱分析实验室.这是兰光继软包装阻隔性实验室之后建成的又一间专业理论研究与分析检测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材料进展》2012,31(10):54-55
中国科学院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在阻变材料探索与机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基于电致电阻效应的电阻型随机存储器(RRAM)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存储技术,具有非易失性、低功耗、超高密度、快速读写等优势。目前开展稳定的新型电致电阻材料的探索以及阻变机理研究非常重要,也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2.
钼合金具有室温脆性以及强度低、延性差等本征特性,导致其深加工困难、产品性能低、应用领域受限。如何同步提高钼合金的强度与延、韧性,一直是本领域的挑战性难题。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军教授课题组经过多年努力,揭示了稀土氧化物掺杂钼合金中晶粒及晶内与晶界粒子强韧化尺寸效应特性和机理,建立了强韧化定量解析模型,证实了细化稀土氧化物及钼晶粒均可有效提高钼合金的强度和延、韧性,提出了纳米掺杂强韧化的新思路。并据此开发了分子级掺杂的液相混合制备含纳米稀土氧化物钼合金的关键技术,解决了稀土氧化物的纳米化与非团聚化、及其在钼晶粒内部和晶界均匀弥散分布、纳米超细晶结构的高温稳定性等制约该领域发展的3大“瓶颈”难题。所制备的合金中氧化物平均颗粒尺寸小于80 nm,钼晶粒尺寸可达亚微米级(图1)。这种具有纳米稀土氧化物粒子与超细晶微观结构的钼合金在获得显著强化的同时,其拉伸延性可成倍提高。该新型钼合金的强度与延、韧性均超过已报道的国际一流公司同类材料最好水平(图2),同时明显降低了其塑脆转变温度,并显著提高了合金高温再结晶温度及高温强度与拉伸延性。  相似文献   

13.
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唯一的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肩负着打破国际封锁、满足我国重要领域建设及高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为复合材料发展提供关键性基础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的重任。现已发展成为我国乃至国际重要的先进复合材料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技术创新和高级人才培养中心,是我国重要领域用轻质高强多功能金属基复合材料主要研发和生产基地。5年来硕果累累,2013年评估实验室进入冲优队伍。  相似文献   

14.
正武汉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纳米联合重点实验室在石墨烯构筑与应用方向取得新进展石墨烯由于高电导率、高柔韧性、表面官能团丰富而广泛应用于修饰电化学储能材料。然而在合成过程中,石墨烯易发生自团聚,限制了其电化学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如何提高石墨烯利用效率,将其有序化,一直是石墨烯基储能材料,乃至石墨烯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符合ISO/IEC170 2 5要求的受控文件数据库管理方法 ,并简要描述了数据库的主要结构 ,以及应用程序的主要功能 ,采用该方法能够对受控文件进行更加严谨、高效的管理 ,保证质量体系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符合ISO/IEC17025要求的受控文件数据库管理方法,并简要描述了数据库的主要结构,以及应用程序的主要功能,采用该方法能够对受控文件进行更加严谨、高效的管理,保证质量体系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材料进展》2015,(1):88-90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依托于中南大学,是国内惟一的粉末冶金材料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已发展成为我国乃至国际上从事粉末冶金高层次科研、培养高级人才、进行国内外合作科研的综合基地。中国工程院黄伯云院士现为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相图计算与材料设计;粉末冶金过程理论与模拟;制粉、成形、烧结与全致密化新技术应用基础研究;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原理与性能;先进航空刹车副用复合材料;纳米粉末及纳米晶块状材料等。其中材料的相图、相变及合金设计研究是实验室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自1978年黄培云院士和金展鹏院士开辟该研究方向以来,相关研究工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杜勇教授作为金展鹏院士和黄培云院士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对该研究方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团队经过10余年的创新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9.
中南大学(原中南工业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9年经国家计委会批准筹建,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1997年和2003年分别通过了由国家教委及国家计委、科委和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组织的评估。在2003年全国材料类的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  相似文献   

20.
《新材料产业》2010,(1):I0003-I0003
1980年代清华大学摩擦学研究发展迅速、在诸多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时经原国家计委和原国家教委批准建设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校内获准建立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986年开始筹建,1988年11月通过验收,温诗铸教授任实验室主任,原机械工业部雷天觉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1996年陈大融教授任实验室主任,西安交通大学谢友柏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