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卫星功率的不断增大.小口径天线也有了用武之地。近日,四川视频、通达等公司推出了1.2米和1米的C波段正馈天线。为受安装条件限制的”阳台族”们带来了福音。但由于其口径小。所以与普通天线的使用稍有区别,下面就来谈几点经验及技巧(以四川视频1米C波段天线为例):  相似文献   

2.
一台SMR-99G电动极轴座与0.9米偏馈天线组成极轴天线,用于接收75-138°E间的Ku波段节目。一段时间以来,当极轴天线从东向西转至接近76.5°E时,天线有抖动现象,似内部变速组件打滑,但并未引起笔者注意。几日后,当天线向西转动时,突然歪向西侧。笔者拆下极轴座上盖,经仔细检查发现半圆形齿轮中部已磨损,齿面一段磨出很深的沟(如图1所示),致使此段齿面与蜗杆无法良好啮合,天线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向一侧。经分析,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应是负荷过重。查阅SMR-99G电动极轴座的有关资料,证实SMR-99G极轴座是可以与0.9米天线配合使用的,图1可见故…  相似文献   

3.
用0.9米Ku偏馈天线加装C波段馈源和高频头收视C波段信号是卫视烧友经常的话题,有的人用0.75米Ku偏馈天线加装C波段高效馈源也同样收视成功。这些都是用偏馈天线,那能不能用小口径正馈Ku天线,加装C波段平面馈源和高频头收视C波段信号呢?笔者没有试验过,心中一直是个疑问。正好手中有一面正在使用的微波天线改装的0.9米Ku正馈天线。  相似文献   

4.
实际上就是选购接收卫星电视的器材,原则上只要能收到电视节目,就能收到同一颗星上的广播节目(世广卫星除外)。要尽可能选用品质较好的高频头,噪声系数尽可能低;天线选尺寸小一些的,能收Ku波段的广播,如鑫诺1号C波段和亚太6号Ku波段上的中国广播网的节目内容相同,收鑫诺1号要1.5米的天线,而亚太6号0.45米就足够了,天线尺寸要小很多。  相似文献   

5.
小李在卫星器材商店购买一套低价位的卫星数字套站.主要器材有某品牌卫星接收机、杂牌1.35m、75cm天线各一面.22k开关一只.电缆若干。小李请朋友阿新安装,不一会儿亚洲3SC波段收视成功,信号最弱的3729V13650TVB8也顺利下载。接着用75cm Ku天线收亚太2RKu波段信号.阿新用了一天也没有收到信号,而在平时.阿新调试亚太2RKu波段至多二十分钟即可。他只好请阿杰帮忙调试。阿杰问明情况后,带上心爱的调星利器——带信号质量指示的接收机和一个Ku头出发,一小时后到达现场。  相似文献   

6.
我的C/ku双波段柱挂式手动极轴天线是用普通1.2米C波段天线改造而成的,装在廊柱上(见题头图),不但调整非常方便,而且可以避免风、雨、雷电的侵袭。更由于它的手动极轴和C/ku双波段兼用功能,使得改天线对从64°E—146°E的卫星"一锅煎(兼)"(有人称一锅多头收多星为"一锅端",这里我不妨称用双波段极轴天线兼收多颗卫星的两个波段节目为"一锅煎")。  相似文献   

7.
我的C/ku双波段柱挂式手动极轴天线是用普通1.2米C波段天线改造而成的,装在廊柱上(见题头图),不但调整非常方便,而且可以避免风、雨、雷电的侵袭。更由于它的手动极轴和C/ku双波段兼用功能,使得改天线对从64°E—146°E的卫星"一锅煎(兼)"(有人称一锅多头收多星为"一锅端",这里我不妨称用双波段极轴天线兼收多颗卫星的两个波段节目为"一锅煎")。  相似文献   

8.
自从亚洲4号卫星升空后,该星一直是TVRO们关注的热星。特别是ku波束覆盖区域调整后,使北方的TVRO又有了一次调星热潮。有的用小ku天线进行c波段接收,有的用0.45米天线收ku,都获得了很了的结果。能不能用1.2米c波段天线同时接收C、Ku波段呢?本人利用一个星期日上午,在阴雨天进行  相似文献   

9.
说起中卫天线,卫视发烧友估计无人不晓。中卫天线以其质优价廉,增益效率高等众多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本人拥有中卫正馈1.5米天线,偏馈天线0.6米、0.75米、0.9米型号各一面,也算是中卫天线的忠实客户了。器材有PBIDVR-1000型、百胜P-3900型、高斯贝尔GSR-508盲扫型数字机以及C和Ku波段高频头若干,多星切换开关四个,高效馈源一个。近几年来,烧友用偏馈天线接收C波段信号似乎成为一股潮流。《卫视传媒》也曾多次刊登烧友用偏馈天线接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天线电动极轴座的面市方便了卫视爱好者.它可以实现让你坐在家里通过遥控器控制天线.天线自动瞄准卫星。但在使用中有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有以下几点:1.电动极轴座与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配套的DISEQC1.2控制协议版本尚未完全规范.一些号称具有此协议的接收机的操作指令与电动极轴座的解码接口不匹配.失去了遥控调试电动极轴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Ku波段是国际电联分配的卫星广播频段,我国虽推迟广播卫星的发射,但国外采用小天线的卫星直播电视接收相当普遍,只要降低成本,系统考虑合理,仍有广阔的市场竞争力,我厂为适应这一需要,并根据外商的要求,对0.75m和0.9m抛物面天线,二种1.2米抛物面天线及整个系统进行了总体考虑和估算,并实收了日本BS-2b卫星电视信号,从而获得了一些实测数据,论证了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12.
检修两例     
雨天接收亚洲3S卫星信号时出现故障的处理 自从亚洲2号出现故障后各省台的节目都转到了亚洲3S卫星上,该卫星转发功率强劲,C波段天线1.2米均可正常下载。我台收转亚洲3S的是一面2.2米整板铝制铸压天线,该天线做工精良,增益高,我台用该天线接收亚洲3S卫星节目,不论天气如何,信号一直正常。但从去年秋天到年底,水平极化接收的节目,每逢阴雨天就有马赛克或无信号的故障,而垂直信号一直正常。  相似文献   

13.
刘燕北 《无线电》2009,(6):47-49
什么是温顿天线温顿天线是由温顿在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一种偏中心馈电的偶极天线,常见的温顿天线总长度一般设计为最低工作频率的1/2波长(142.6/f)。与普通中心馈电的1/2波长偶极天线相比,其馈电端点距离天线一端约1/3处.如80m波段温顿天线的基本尺寸由13.8m和27.7m两部分组成。天线通过50G同轴电缆,经4:1(或6:1)巴伦转换、阻抗匹配,然后接入天线主体。  相似文献   

14.
一种用于机载SAR的UHF波段超宽带天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一种结构简单可用于机载SAR的UHF波段超宽带天线。该天线由两个加特殊反射板的偶板子及一个超宽带功分器组成,通过等效电路与HFSS仿真设计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使得该天线在52%的带宽内驻波比小于1.5,同时适当压缩天线的H面波束宽度,提高了天线的增益。  相似文献   

15.
偏馈天线原本是为Ku波段设计的.在Ku波段有较高的效率,调试方便、体积小巧、安装维护方便,被广泛应用,更适合个体用户使用,是直播卫星收视的发展方向。随着卫星功率的提高、地面场强的增大及S波段的开通,接收天线会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6.
经常有寻星烧友来电询问使用某某尺寸的天线能否收到某某卫星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趁着这几天睛好的天气,用爱好者常用的0.75m偏馈天线,通过自制的Ku波段寻星支架,将天空上的卫星由西向东进行了一次Ku波段卫视信号大搜索。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s形微带天线,分析并设计了一种工作于S波段的多频微带天线,并采用基于有限元法的电磁仿真软件HFSS10.0对所设计的天线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比研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天线-10.0dB的阻抗带宽分别为1.79~1.90GHz、2.08~2.27GHz和2.82~2.95GHz,天线的相对带宽分别达到了5.96%、8.78%和4.81%,天线可以当作宽带天线,用于无线宽带技术通信系统中。  相似文献   

18.
提起C波段卫星节目的收视,一般烧友们只是接收中新1号、亚洲2号、亚洲3S、亚太6号、泛美8号等几颗常见的卫星。至于其它的卫星能否接收下来.大家心中往往存有疑虑。笔者为了深入探讨C波段卫星信号的接收问题.这几天采用烧友们手中常用的中卫18m正馈天线,将天空上的卫星由西向东进行了一次大搜索。  相似文献   

19.
自从1976年,COMSAT/Marisat系统投入商用以来,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已历了23年的发展历程。现在随铱系统投入商用,全球星紧锣密鼓的发射卫星,卫星移动通信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976年2月19日和6月9日,Marisat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分别发射了一颗UHF和L波段的卫星。UHF的容量由美国海军使用,L波段的容量计划为航海提供商用服务,这样就开创了商用卫星移动通信的先河。当时的船站包含有直径1米的天线,通信终端具有电话和传真等功能,馈线链路采用C波段,与设在美国康州与加州的地球站通信,这些地球站与公众变换网(PSTN)相连。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双波段车载卫星通信系统的研究背景及气象系统现有的车载卫星通信系统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车载Ku/C双波段卫星通信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对车载卫星通信天线的选型.Ku/C双波段车载卫星通信系统中天线部分、馈源部分和射频部分的设计行了分析和测试.提出卫星链路上几种影响数据传输效率的因素及解决办法.实现了车载卫星通信系统的Ku/C双波段切换.并对卫星通信系统各项性能指标测试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实际测试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卫星公司的入网测试要求.验证7Ku/C双波段车载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