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Ni-La_2O_3复合镀层对Ni抗高温循环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273K循环氧化100h的实验结果表明,金属Ni表面沉积一层Ni-La_2O_3复合镀层(厚为30μm)后,抗循环氧化性能比金属Ni和表面沉积相同厚度Ni镀层的金属Ni有极大改善。Ni及其单镀Ni后,氧化速率快,氧化皮严重开裂;沉积复合镀层后,氧化速率显著降低,表面氧化层晶粒明显细化,氧化皮下发生开裂电子探针(EPMA)观测发现,La_2O_3分布在氧化层(50μm厚)的上表层(31μm厚)中。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EM)发现复合镀层中分布着尺寸<5nm的La_2O_3纳米颗粒,据此提出,氧化时,由于小尺寸的La_2O_3纳米颗粒易部分溶解,成为产生并在氧化层晶界偏聚的La~(3+)的"储存池"。La~(3+)在NiO晶界偏聚,阻止了Ni~(2+)的短路扩散,改善了复合镀层氧化层的生长机制和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3.
利用Ni与不同粒度的Cr颗粒通过复合电镀的方法分别制备了Ni-7.5Cr (平均粒度为21nm)、Ni-10.9Cr (平均粒度为39nm) 和Ni-12.4Cr (平均粒度为2.4µm)的复合镀层。Ni-Cr纳米复合镀层与Ni-Cr微米颗粒镀层相比,其颗粒分布更为均匀,颗粒间距减少2—3个数量级。900℃恒温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米颗粒的Ni-Cr镀层只形成NiO膜,不能形成连续的Cr2O3膜,氧化速率很快;而Ni-Cr纳米复合镀层,由于能形成连续的Cr2O膜,氧化速率显著降低,并且这种颗粒尺寸效应随粒度越细越明显。文中对颗粒尺寸效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利用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SR-XPS)原位研究了经 3 keV O2+溅射的 SUS 304不锈钢中 Fe、Ni、Cr合金元素与氧离子的化学反应活性差异及三种金属元素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经低能氧离子溅射后,不锈钢表面形成了一薄层氧化物膜,元素Cr和Ni分别以Cr2O3和NiO形式存在;铁元素的氧化产物随氧离子溅射量的增加分别以FeO、FeO和Fe2O3。共存、全部生成Fe2O3的形式存在.在SUS 304不锈钢中,铬元素与氧离子的化合能力最强,铁元素次之,镍元素的化合能力较弱.同纯金属与氧离子的化合行为比较发现:三种金属元素合金化后,铁、铬元素与氧离子的化合能力提高,而镍元素的氧化速度降低.氧化过程中铁元素与银元素间存在相互作用,只有当铁元素与氧离子反应生成Fe2O3后,镍元素才开始氧化. 相似文献
5.
304不锈钢氧离子溅射的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原位研究I.钢中金属元素的氧化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SR-XPS)原位研究了经溅射的SUS304不锈钢中Fe、Ni、Cr合金元素与氧离子的化学反应活性差异及三种金属元素问的相互作用规律.经低能氧离子溅射后,不锈钢表面形成了一薄层氧化物膜,元素Cr和Ni分别以和NiO形式存在;铁元素的氧化产物随氧离子溅射量的增加分别以FeO、FeO和共存、全部生成的形式存在.在SUS304不锈钢中,铬元素与氧离子的化合能力最强,铁元素次之,镍元素的化合能力较弱.同纯金属与氧离子的化合行为比较发现三种金属元素合金化后,铁、铬元素与氧离子的化合能力提高,而镍元素的氧化速度降低.氧化过程中铁元素与镍元素间存在相互作用,只有当铁元素与氧离子反应生成后,镍元素才开始氧化. 相似文献
6.
7.
用金相、电子探针(EPMA)、透射电镜(TEM)及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EM)对Ni-La2O3复合电镀层的表面形貌及LaO3质点在镀层中的存在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镀液中La2O3颗粒含量增加,复合镀层中La2O3的弥散量增多,镀层晶粒细化.La2O3质点以两种组织状态均匀分布于镍层中:其一为纳米级晶体(绝大多数<50nm)的弥散状态;另一种为微米级(~1μm)的“聚合体”状态,是由更微小的纳米晶体(~10nm)所组成,由于Ni-La2O3复合镀层用作扩散渗铝制备La2O3氧化物改性的铝化物涂层的基底层,文中还就复合涂层的La2O3质点弥散与组态对改性的铝化物涂层的显微结构及其氧化行为的影响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对某项目00Cr17Ni14Mo2厚壁超低碳不锈钢高压管道化学成分分析,对管道进行焊接工艺评定从而制定了正确的焊接施工工艺,保证了该项目00Cr17Ni14Mo2超低碳不锈钢高压管道的焊接质量,为类似的管道焊接提供了技术工艺和参数. 相似文献
10.
11.
0Cr18Ni9不锈钢表面纳米化组织及其热稳定性对低温渗氮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音速微粒轰击技术(SFPB)对0Cr18Ni9不锈钢试样进行了表面纳米化处理,并对SFPB处理后的试样进行热处理和低温气体渗氮处理,分析讨论了表面纳米化组织及其热稳定性对低温渗氮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SFPB处理后,试样表层形成厚约250 μm的变形区,表面组织为纳米晶,平均晶粒尺寸为15 nm,其变形机制以孪生为主,变形同时表面发生了马氏体相变,表面硬度明显提高.对SFPB处理的试样经450 ℃热处理后,纳米晶未发生明显粗化,马氏体量减少很小,硬度保持稳定,因而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晶粒细化、马氏体相变及其良好的热稳定性有利于实现低温快速渗氮,使渗层厚度明显增加,表层硬度得到进一步提高,硬度分布梯度也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2.
温度对Cr13不锈钢在含CO_2溶液中电化学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温高压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温度对Cr13不锈钢CO2腐蚀机理的影响.研究表明:90~120℃温度范围内,Cr13不锈钢以点蚀为主,电极反应由活化控制;随着温度的升高,点蚀敏感性逐渐降低,150℃时发生全面腐蚀,而电极反应主要受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3.
LIU Dacheng WANG Fuhui CAO Chunan LOU Hanyi Institute of Corrosion Protection of Metals Academia Sinica Shenyang China Wang Fuhui Laboratory of Electrochemistry Institute of Corrosion Protection of Metals Academia Sinica Shenyang China 《金属学报(英文版)》1990,3(8):77-80
A series of single bcc,bcc plus fcc duplex and single fcc microcrystalline coatings of1Cr18Ni9Ti stainless steel were prepared by using sputtering technique.The resistanceagainst pitting corrosion was studied by measurements of pitting corrosion potentials andelectrochemical noise during initiation of corrosion pi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utteredcoatings with single bcc phase or single fcc structure are more resistant to pitting corrosionthan those with bcc plus fcc duplex phas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以锆英石和碳黑为原料,利用碳热还原反应在氩气气氛下合成了ZrO2-SiC复合材料,并将其添加到Al2O3-C质耐火材料中.研究了加热温度对ZrO2-SiC复合材料合成的影响以及添加ZrO2-SiC对耐火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分析合成材料的相组成,利用SEM观察材料的显微结构.研究表明,提高加热温度有利于ZrO2-SiC复合材料的合成,在本实验条件下合成该材料的适宜温度为1873 K.通过添加合成的复合材料,明显改善了Al2O3-C质耐火材料的抗氧化性能,且当添加6%(ZrO2-SiC)复合材料时,耐火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7.
电化学噪声和电化学阻抗谱监测1Cr18Ni9Ti不锈钢的初期点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噪声和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1Cr18Ni9Ti不锈钢在3.5%NaCl溶液中的早期腐蚀行为。研究表明,浸泡初期(0h~48h),电化学噪声电位、电流在测量时间范围内漂移较小,电位谱功率(PSDV)曲线的斜率几乎不变;电化学阻抗谱在低频下出现感抗特征,表明研究电极表面发生钝化膜破裂与修复的交替过程,即出现了亚稳态蚀点。浸泡中期(48h~60h),电化学噪声出现尖峰波动,谱功率曲线的斜率产生突变,电化学阻抗谱的低频感抗特征消失,表明研究电极表面的亚稳态蚀点转化为稳定蚀点。扫描电镜表面形貌分析表明,浸泡60h后研究电极表面出现明显蚀点。 相似文献
18.
N含量对29Cr铸造超级双相不锈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含N量分别为0.11%,0.26%和0.42%的29Cr铸造超级双相不锈钢,利用XRD,SEM,EDS,电化学工作站和XPS研究了含N量对双相不锈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能增加双相不锈钢中奥氏体含量,并且有φ(γ)=60×ω(N)+21.97的线性关系;由于N具有固溶强化和降低(Mn,Cr)S夹杂粒子的作用,能有效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两者与含N量的关系分别为σ_b=318.33×ω(N)+626.3和δ=60×ω(N)+10.83.在海水腐蚀过程中,铁素体优先腐蚀.N使Cr的分布均匀化,并参与腐蚀反应生成NH_4~+和NO_3~-,促进钝化膜的再钝化;Mo可以生成MoO_4~(2-).提高钝化膜的稳定性,增强耐蚀性.钢中含N量越高,腐蚀电流密度越低,耐蚀性越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循环极化曲线、Mott-Schottky曲线以及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研究了温度对Cr26Mol超纯高铬铁素体不锈钢在3.5%NaCl溶液中耐点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Cr26Mol超纯高铬铁素体不锈钢的自腐蚀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大,点蚀电位下降,钝化膜阻抗降低.Cr26Mol不锈钢钝化膜的半导体类型和性质在不同温度下发生改变.Cr26Mol不锈钢发生点蚀的孕育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点蚀敏感性增加,已发生点蚀的试样不能够自修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循环极化曲线、Mott-Schottky曲线以及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研究了温度对Cr26Mo1超纯高铬铁素体不锈钢在3.5%NaCl溶液中耐点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Cr26Mo1超纯高铬铁素体不锈钢的自腐蚀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大,点蚀电位下降,钝化膜阻抗降低.Cr26Mo1不锈钢钝化膜的半导体类型和性质在不同温度下发生改变.Cr26Mo1不锈钢发生点蚀的孕育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点蚀敏感性增加,已发生点蚀的试样不能够自修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