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以太网的工业控制网络   总被引:94,自引:5,他引:89  
应用传统现场总线的工业控制网络无法实现办 公室自动化与工业自动化的无缝结合.由于以太网在确定性、速度和优先法则等方面性能的 提高,阻碍以太网应用于实时控制环境的难点已被解决.以太网早已成为商业管理网络的首 要选择,那么它应用于企业现场设备控制层是控制网络发展的趋势,将极大地促进信息从传 感器到管理层的集成.  相似文献   

2.
信息     
Etherbus~(TM)工业以太网总线技术介绍众所周知,以太网已成为信息世界的通信标准,工业以太网近年来的发展也显示了其巨大的潜力。正如当年工业PC进入工业自动化领域一样,工业以太网将会迅速地进入工业控制的各级网络。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和使用为工业控制带来了冲击,并且在自动化控制技术方面正在开辟广泛的应用领域。由于智能存储转发、冗余自愈、抗干扰、高速网和以太网供电(PoE,PoweroverEthernet)等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工业以太网已经逐渐在技术上具备了“一网到底”的条件,许多新型控制器都提供以太网接口,目前的应用已经从管理层…  相似文献   

3.
基于以太网的异构网络化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随着TCP/IP和以太网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应用的逐步深入,并且为了克服传统集散式控制系统(DCS)以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的互操作性差等问题,多种现场总线互联及控制系统集成已成为目前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研究热点;首先介绍了工业控制网络的发展现状;进而分析了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应用到工业控制领域的技术特征;最后提出了基于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的多种工业控制网络互联的异构网络化控制系统(NCS)设计方案及控制模式,为测量、控制、管理一体化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实施提供了一种实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滕斌  王乘 《微计算机信息》2004,20(10):41-42
介绍了目前现场总线的发展趋势,并研究了采用隧道技术使现场总线与以太网互联的方法,使以太网和现场总线结合起来组成全分散、全开放的控制网络,能够实现多现场总线的系统集成。  相似文献   

5.
INTERBUS作为一种先进的现场总线技术与其它总线技术一样,近十多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IT技术的不断革新,通讯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当前从事自动化技术的专业人员面临着一个问题:是否刚刚进入中国的现场总线将被以太网技术所代替?是否ETHERNET就是今后的现场总线的未来呢?目前为止,我们对于这个问题还不能给予一个简单的回答,但是通过采用以太网将会带来自动化技术领域中的革新——这一事实将是不容置疑的。ETHERNET及INTERNET的技术将会使目前所谓集中型自动化系…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以太网已成为信息世界的通信标准,工业以太网近年来的发展也显示了其巨大的潜力。正如当年工业PC进入工业自动化领域一样,工业以太网将会迅速地进入工业控制的各级网络。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和使用为工业控制带来了冲击,并且在自动化控制技术方面正在开辟广泛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太网技术在越来越多的工业领域中的到应用,尤其是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更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普及和发展.在电厂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系统,以太网技术也在不断普及,随着电厂DCS控制系统对通信数据量,通信速度及可靠性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的现场总线技术已经渐渐不能满足电厂DCS系统日益提高的通信要求.基于此,以太网技术替代现场总线技术成为电厂DCS系统的通信技术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等崭新自动化新技术的不断推广与应用,文章以西门子工控产品为背景,详细介绍了应用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设计和构建典型的现代工业自动化网络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太网技术在越来越多的工业领域中的到应用,尤其是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更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普及和发展。在电厂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系统,以太网技术也在不断普及,随着电厂DCS控制系统对通信数据量,通信速度及可靠性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的现场总线技术已经渐渐不能满足电厂DCS系统日益提高的通信要求。基于此,以太网技术替代现场总线技术成为电厂DCS系统的通信技术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8.1工业自动化中的以太网   8.1.1现场总线和以太网   既要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生产率,又要降低成本,这始终是工业自动化不断创新的动力.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20年前INTERBUS现场总线应运而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于传输过程数据的传感器/执行器现场总线系统.现场总线技术采用串行通信取代传统的PLC并行接线方式,采用数字信号取代4~20mA模拟量信号传输,是通信技术应用到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一次技术革新.……  相似文献   

11.
《自动化信息》2004,(1):40-40,39
基于高速以太网的现场总线控制设备,浙大中控研制的重要科技成果也是我国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领域的重要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2.
以太网在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目前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情况,介绍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和工业以太网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现状。根据以太网的技术特点,分析了以太网在工业现场控制中的优缺点,预测了以太网在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因特网的工业控制网络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杨清宇  施仁 《信息与控制》2002,31(5):466-472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为进行远程制造、管理和市场运营,企业对高性能控制网 络的需求不断增加.为实现管控一体化,在控制网络上越来越多的设备维护和管理信息需要 传递,对控制网络的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现场总线技术发展迅速,但在传输速率和 实时性方面,现场总线仍旧存在很多不足.近期,随着以太网和TCP/IP越来越多地进入控制 领域,工业控制网络正面临着严峻挑战.鉴于此,本文认真分析了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的现状 ,对现场总线技术和混合分布式控制网络技术做了详细的阐述,指出了以太网和TCP/IP对控 制网络的变革和推动.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化智能仪表和嵌入式In ternet技术的深入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网络体系结构——基于因特网的工业控制网 络.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以太网接口嵌入到现场仪表已成为可能,这使得本文 提出的新型控制网络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太网与现场总线的互连方法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研究了现场总线和以太网的互连方法。该方法使现场总线和以太网结合起来,共同组成全分散、全开放的控制网络,并可以实现多种现场总线的系统集成。  相似文献   

15.
总线馈电以太网新增加的能力有传送数据,及通过现有的CAT-5以太网电缆为因特网设备供电。IEEE802.3af标准已于夏天通过并定案,此标准将对总线馈电以太网的发展和推广进行描述。虽然现在还不能证明总线馈电以太网对工业的重要性,但它最终将改变工业自动化的形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工业以太网和普通以太网进行了对比,分别说明了对目前工业控制中的几种工业控制网络的实现方式,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工业控制的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融合的方式,介绍了这种方式的特点、适用情况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基于高速以太网现场总线的陶瓷辊道窑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目前陶瓷辊道窑控制系统特点及对高速以太网现场总线的原理和应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联系相关过程控制应用软件SYSCON.NI-FBUS Configurator等,提出基于高速以太网现场总线技术的陶瓷辊道窑控制系统,给出相应的高速以太网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网络总体构成方案,完成该工业以太网控制网络的系统配置、组态设计和实现方案。从而真正体现陶瓷工业过程自动化的分散控制概念,实现陶瓷生产的先进控制及优化。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在信息传播方面改变了世界,也在计算机控制技术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工业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的结合将个工业控制带入了网络信息化控制时代。本文将分析工业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技术为代表的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以太网、CAN与LON 3种总线控制网络静态网络性能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可  陈岚  陈际达  邹润民 《测控技术》2003,22(12):41-44
在工业底层现场仪表与自动化装置中,控制网络和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本通过图表详细分析和对比了3种基于CSMA协议的总线控制网络(以太网、CAN和LON)静态网络性能指标。由三静态网络性能的分析,进一步归纳和总结了它们在控制领域中的不同应用范围。本分析方法对于其他控制网络同样适用,其结论对于实际工程控制网络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动化紧密依靠于一系列的工业网络技术,如传感器总线、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从而为数据采集及监控提供通讯。目前,已有大量的基于以太网网络及其安装的连接设备,并被在全球广泛应用,强烈冲击了传统现场总线市场。现场总线技术并没有过时,但必须考虑结构上的网络变化,从而与以太网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