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梯度磁场中磁性矿粒所受磁力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强 《金属矿山》2001,(1):26-27
考虑实际磁选设备中外部磁场常有梯度,并且磁场梯度方向常与磁场方向不一致的情况,推导出了磁性矿粒的磁力公式,分析了影响磁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弱磁性矿粒在棒介质高梯度磁场中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推导了弱磁性矿粒在单根棒介质高梯度磁场中的动力学方程计算了弱磁性矿粒在磁力捕获区的运动速度,加速度和捕获时间,绘出了矿粒运动轨迹图,为有关理论研究、设备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弱磁场条件下强磁性磁链的二次磁场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强 《金属矿山》2000,(3):28-31
介绍了强磁性磁链在弱磁场条件下产生二次磁场的特性 ,计算出磁链的二次磁场值 ,估算了实际分选时由磁铁矿物构成的磁链在端面处的磁场力量级以及磁链的二次磁场有效作用距离。  相似文献   

4.
攀枝花钛磁铁矿颗粒在磁选机中的受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分析钛磁铁矿在磁选机中的受力情况 ,计算了以 0 .12 5mm为代表的粗粒和以 0 .0 4 5mm为代表的细粒钛磁铁矿颗粒在10 5 0mm× 30 0 0mm湿式永磁筒式磁选机中所受的磁力和机械力。在比较这两种力的基础上 ,分析讨论了该磁选机对分选 0 .12 5mm粗粒和 0 .0 4 5mm细粒的适应性。结果表明 ,现有的10 5 0mm× 30 0 0mm磁选机适合于 0 .12 5mm粗粒钛磁铁矿的磁选 ,但不适合于 0 .0 4 5mm细粒钛磁铁矿的磁选。如不改变该磁选机的磁场特性 ,要想提高 - 0 .0 4 5mm细粒级钛磁铁矿的回收率是比较困难的。  相似文献   

5.
在探讨混合型铁矿等比磁化系数基础上,以comsol仿真分析了开放磁路磁场力Hgrad H模型,为提高磁场力实现混合铁矿分选,建立了开放磁路高梯度磁场,形成的感应磁场强度超过9.3×10~5A/m(1.17 T),磁场力Hgrad H达到1.2×10~(14)A~2/m~3。通过试验验证,可以实现对磁-镜混合铁矿实现分选。  相似文献   

6.
固体粒子是良好的稳泡剂。其稳泡作用实质是在气—水界面产生吸附,形成固态膜。固态膜致密性强、机械强度高、表面粘度大。固体粒子的润湿性能、粒子大小及形状对固态膜的牢固程度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磁链受力分析在磁选回收率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了钛磁铁矿颗粒在磁场中形成磁链所需要的时间,得出了钛磁铁矿的磁选回收本质上是磁链的磁选回收的结论。通过详细分析磁链在磁场中的受力,得出了适合于由强磁性物料形成磁链的磁选回收计算的通用公式。  相似文献   

8.
在人工磁覆盖试验的基础上,对磷矿-碳酸盐矿物-油酸钠体系进行了溶液化学的研究,探讨了磁覆盖的机理。研究表明,在pH值6~7范围内,油酸纳选择性地吸附于碳酸盐矿物表面,使其表面疏水化。由于疏水力的作用,促使磁种覆盖于碳酸盐矿物表面。  相似文献   

9.
周期式高梯度磁选机所用磁介质激磁线圈长度与分选空间高度的关系对分选空间磁场强度的分布影响很大,合适的激磁线圈长度与分选空间高度的比例可以提高磁性矿物回收率、降低选矿能耗。采用ANSYS软件分析了长线圈、短线圈对分选空间磁场强度、磁场梯度、磁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强度分布不均匀,短线圈所形成的磁场强度较均匀;当背景磁感应强度小于1.0 T时,长线圈产生的磁场梯度大于短线圈,当背景磁感应强度大于1.0 T时,两种线圈的磁场梯度都趋于稳定;背景磁感应强度相同时,长线圈产生的磁场力大于短线圈。长线圈产生的磁场有利于弱磁性矿物的选别,短线圈产生的磁场有利于非金属矿物的除杂。长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较强的区域集中在筒柱的中间位置以及距离分选空间较近的磁极头处;短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较强区域集中在筒柱与线圈交汇处,短线圈分选空间的磁场强度云图中磁场强度分布较均匀,与测得的磁感应强度变化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选取凹凸棒作为乳化剂,系统研究pH值、颗粒质量分数、油相体积分数以及不同价态盐对橄榄油/水型Pickering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pH值在4~9范围内可制备出稳定的乳状液;颗粒质量分数提高可增强乳液的分层和聚结稳定性;乳液液滴直径随油相体积分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无机盐的引入不会对乳液相及水相体积产生影响,但对乳液液滴的尺寸分布影响显著,其中NaCl浓度的增加有利于乳状液液滴数均直径的增加,而CaCl2浓度增加时,乳状液液滴数均直径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显微镜图片显示,凹凸棒颗粒主要以聚集体网状结构的方式附着在油-水界面处,从而起到稳定乳液液滴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