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濮城油田W42、W43断块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非均质油藏,采取常规开发方案无法对其进行经济有效的开采。通过油藏地质特征、开发历程及现状分析,区块油井普遍存在四低现象(产能低、液面低、含水低、采出程度低)。从油藏压裂改造工艺研究出发,对油藏油水井相继实施压裂改造,实施油水井均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区块油藏开发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吐哈油田属于典型的低渗、低孔、低压非均质砂岩油藏.针对吐哈油田储层特点,通过对以往压裂工艺管柱的研究,结合目前Y453封隔器及配套工具的性能参数,研究开发了适合吐哈油田的高压分层压裂、排液和完井一趟工艺管柱.通过现场应用,证明了该压裂工艺管柱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低污染,而且成功率高的特点.因此,在油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低渗透油田具有非均质以及流体流动启动压力梯度的特点,基于椭圆流理论给出了具有启动压力梯度的非均质油藏压裂井产能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定量评价平面非均质性质以及启动压力梯度对压裂井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启动压力梯度越大、非均质性越强,压裂井产能越低。基于产能计算方程,得到了平面非均质低渗油藏压裂井的有效动用半径,为低渗油藏压裂井的生产以及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4.
特低渗透油藏开发压裂技术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介绍靖安油田长6油藏开发地质特征和开发压裂试验区的试验方案优化设计,重点分析开发压裂实施效果,讨论开发压裂技术对特低透油藏开发的适用性与可行性。认为对于非均质性较强的特低渗透油藏,实施开发压裂有利于实现井网与人工裂缝的合理匹配,即可保证单井控制足够的经济可采储量,又能充分满足持低渗透油层加大压裂规模的要求,并易于在压裂缝的侧向建立有效压力驱替系统,提高油藏的注水波及系数及最终采收率。开发压裂技术在特低渗透油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作为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板块,相对致密砂岩油藏而言,泥页岩油藏具有开发难度较大、开发效果较差的应用特点。其储层物性特点基本与致密砂岩油藏类似:低孔、低渗、低产及递减快,必须要实施诸如压裂等储层改造增产措施,以改善储层的渗透性、提高原油的流通能力。通过对油田泥页岩油藏实施的一系列压裂工艺,初步掌握了油田泥页岩油藏压裂的特性,取得了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具有启动压力梯度,且非均质性较为严重,裂缝参数对产能的影响与常规油藏显著不同。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渗透率非均质性和不同启动压力梯度条件下,裂缝参数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中,非均质性较弱的情况下,压裂水平井生产状况与均质油藏类似,在非均质性较强的情况下,应选择比均质油藏更多的裂缝条数和更大的裂缝半长进行生产;在启动压力梯度较大的情况下,应选择较多裂缝条数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7.
特低渗非均质油气藏具有低孔、低渗、低饱和度和低产等特征,利用常规水驱开发难度大,采收率低,而CO2 驱油能显著提高特低渗非均质油藏的采出程度。根据特低渗非均质油藏的地质和储层特征,利用双层非均质岩心模拟油藏非均质性, 设计完成了5 种不同注气速度下(1、2、4、8、10 mL/min)的驱替实验,系统分析了CO2 驱油速度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CO2 驱提高采收率幅度最大段在CO2 窜流之前,随着注气速度的变大,推进速度变快,突破时间逐渐前移;合理的驱替速度使得CO2 气体与岩心孔隙中水及原油的接触时间变长,采收率提高,从而提高特低渗非均质油藏开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代丽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4,36(10):122-126,8
由于深层低渗透油藏储层渗透能力低且储层发育复杂,开发难度大,为使该类低渗油藏达到经济有效开发,水平井目的层进行了精细预测研究和各项地质参数设计的优化研究。主要通过储层精细对比与划分、精细刻画砂体分布,落实岩性油藏的非均质特征,确定各目的层含油砂体的分布特征。在地质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数模和压裂软件优化设计了低渗油藏水平井分段压裂的各项地质参数:水平井段方位、井段长以及水平井分段压裂条数、裂缝长、裂缝间隔距离和缝网优化等,最终准确设计了水平井轨迹剖面。实际水平井的成功实施证实了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桥口油田受油藏平面及纵向上非均质严重的制约,油田Ⅰ类层过早进入高含水期,低渗层水驱动用难度大,开发水平变差。针对油田非均质严重,Ⅱ、Ⅲ类储层水驱动用程度偏低的开发现状,在前期综合研究及室内压裂试验的基础上,应用了适合油藏特点的新型复合压裂工艺技术,实施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邹清腾 《吐哈油气》2007,12(3):242-243
鄯善油田属于典型的低渗、低孔、低压非均质砂岩油藏。通过介绍双封压裂工艺技术在鄯善油田的应用,证明了双封压裂工艺技术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低污染,而且成功率不断提高的特点,并已成功地用于其它油田。  相似文献   

11.
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已成为国内外油田开发的重大课题之一,70年代压裂技术应用于低渗油藏储层改造,迄今为止,低渗透油藏油层压裂技术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发展;从重视基础研究使压裂设计实现优化并向三维模拟设计发展;压裂液向无害化方向发展;支撑剂向包层方向发展;压裂工艺技术则多种多样,以适应不同的需要。文中综述了国内外低渗透油藏油层压裂技术在这些方面的发展现状与水平,提出了国内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技术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红台气田储层岩性致密,物性差,原始地层压力系数偏低,为典型的低孔、低渗、低压"三低"储层,气井必须经过压裂改造才能获得工业油气流。针对低压气藏压裂存在的普遍问题,从红台气藏地质特征出发,优化压裂工艺参数,改进施工工艺,在保证压裂施工成功的基础上增大压裂规模,研究应用泡沫压裂液体系,有效缓解低压储层压裂存在的问题。对具备条件的气井开展压裂投产一体化管柱和分层压裂等新工艺、新技术试验,提高了压裂增产效果,增加了气田产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目前国内低渗气藏的开发比重逐渐增加,其最佳开发方式显得非常重要。常用的增产措施是直井压裂和打水平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压裂井和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并对这两种井的开发效果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在低渗地层压裂井效果较好;渗透率较高时,水平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史深100高压低渗透油藏开采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以油层保护为前提,应用高能气体压裂、酸化、杆式泵深抽等配套技术开采低渗透油藏。目的解决低渗油藏高效开发的问题。结果利用配套开采技术取得史深100断块连续4年稳产的好效果。结论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在预防油层伤害的基础上,优选油层改造工艺,完善深抽配套技术,可达到高效开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超深特低渗储层压裂改造技术关键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油气勘探技术的进步,发现的超深特低渗储层越来越多。压裂是低渗透储层最具进攻性的增产措施,然而超深井压裂改造的成功率和有效率低,压裂改造技术已成为制约超深致密储层能否有效开采的瓶颈技术。鉴于目前超深层改造的风险大、成功率低、增产效果差等问题,全面调研了美国的Johns和Rcok超深气藏、日本的MN气藏、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超深井压裂改造技术现状,剖析了一些超深井压裂改造的成败得失。分析了超深致密储层压裂的技术关键,并从增产潜力评价、增产措施选择、降低地层破裂压力、设备和材料性能、压前测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对于提高超深致密储层压裂的成功率,促进超深致密储层的有效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泌阳凹陷安棚地区储层呈低孔低渗特征,微裂缝发育,油气层常规试油产量较低,以往压裂增产效果不太理想。近期通过开展地应力、压裂液体系、支撑剂、水力压裂优化设计、油藏工程等压裂技术研究和评价,研制出一套适合本区储层特征和勘探阶段的压裂工艺技术,现场实施增产效果显著,使该区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和探明了1000×104t级储量的油田,为国内同类低孔低渗油田增储上产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低渗油藏注水井压裂增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田的高速开发中,注水井为地层能量的补充、稳产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鄯善油田低渗油藏,从注水井地层现状评估、影响注水井注水量的原因、以及注水井增注的针对性措施这三个方面,论证注水井的压裂增注方法.  相似文献   

18.
��ѹ��������ѹ�ѹ��ռ����о���Ӧ��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气藏是一个典型的低压致密气藏,气井压裂前自然产能很低或基本无产能。水力加砂压裂是该地区进行气田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储层具有低压、低孔、低渗的特点,且存在严重的水相圈闭损害和其它敏感性损害,采用针对常规砂岩储层的压裂改造方法在该地区不能达到满意的增产效果。针对鄂北地区低压致密气藏的储层地质特点,通过近年来的攻关研究和现场试验,提出了改进的压裂工艺技术方法,筛选出了低残渣、低伤害、抗水锁、易返排的压裂液体系,大大提高了压裂改造效果。压后平均单层气产量提高2倍以上,初步形成了该地区低压致密气藏压裂工艺技术体系,为进一步探索、解决低压致密气藏的勘探开发难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低渗砂岩气藏地质特征和开发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吴志均  何顺利 《钻采工艺》2004,27(4):103-106
低渗砂岩气藏的地质特征主要表现为非均质性严重、孔喉半径小、泥质含量高和含水饱和度高;其开发特点为:气井自然产能普遍较低且分布极不均衡,生产压差大,稳产条件差,大部分井投产前需要进行加砂压裂改造;其相应的开发对策是开展气藏精细描述,确定各类储层的分布范围;在布井方式上采用非均匀高点布井和加密井网布井方式;加强钻井、完井过程中的气层保护措施;提高加砂压裂效果,改善储层渗流能力;做好开发早中期工作,开采后期采用增压开采和排水采气开采方式以延长气井生产寿命。  相似文献   

20.
大庆外围低渗透气田采气工艺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大庆外围气田属低渗透、低产砂岩气藏。为了不断发展完善适应这类气田开发的采气工艺技术,经过十多年的开发,研究成功了排水采气、压裂、堵水等一整套的气藏开采工艺技术,这些技术对气藏的高效、合理地开采提供了保证。通过介绍大庆油田外围低渗透气田的各项采气工艺技术现状、应用特点和对采气工艺面临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下步研究方向,为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气、海拉尔盆地CO2气及黑龙江东部煤层气的开发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