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实践证明,后勤社会化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有助于推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水平还不高,各地区、各高校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差距,制约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历了实验阶段、探索阶段和规范分离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较好地解决了制约高等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今后,这一改革应进一步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不断深化和完善,并最终实现后勤社会化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变革,在高校后勤改革中有其自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领导的重视,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以及在改革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的具体问题。研究如何解决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以建立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全面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4.
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加快高等学校发展的同时,也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要在后勤社会化条件下,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党团组织、学生辅导员进公寓、进社区;实施自我管理,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思想教育氛围,将学生的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创新后勤社会化改革形势下的学生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经历若干发展阶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经过分析和预测大致需要经过四个发展时期。即改革朦胧启蒙期(主要特征为后勤承包制)、改革快速推进期(主要特征为校内后勤剥离)、改革攻坚熟化期(主要特征为后勤实体法人化)、改革成型完善期(主要特征为后勤社会化保障体系基本成型)。  相似文献   

6.
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纳入政府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 ,要与学校校园建设规划调整相结合随着高教事业的发展、办学规模的扩大、功能要求的提高 ,我国大多数高校都面临着一个扩大校园、调整布局、功能 ,提高建设质量和标准的问题 ,这既是事业发展的要求 ,也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目前 ,许多城市都在纷纷规划建设高校高科技工业园区、大学生公寓区、教工住宅小区 ,这些加强社区规划建设的做法都是与高校发展的总目标相吻合的。城市调整工业结构和社区布局以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均是可以找到相互促进的接合点的。关键是政府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后勤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高校食堂作为高校后勤一个重要窗口,在新形势下,紧跟学校二次创业,转型升级,提升后勤的服务水平.办好食堂,管好食堂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高校稳定看后勤,后勤稳定看食堂,食堂稳定看后场,加强食堂后场的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8.
中从几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及河南机专后勤服务总公司的发展思路这一主题,分析了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及河南机专后勤建设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需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后勤服务的教育属性与产业属性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正确认识服务过程中甲方与乙方的关系。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完善监控网络,不断提高职工素质,通过优质服务占领校内市场,是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加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走后勤社会化道路是高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改革的重要部分之一.其目的是按国家教委的要求,实现后勤工作的社会化,即改学校办后勤为社会办后勤.解决高校自办后勤、自我服务、小而全的封闭模式的弊端,建立起既适应市场经济又符合高等教育特点,低成本、高效率和效益较好的新服务模式.通过改革使后勤服务由拨款驱动变为市场驱动,并与学校教学、科研部门通过市场纽带,确立起新型的市场关系,在市场经济中成为社会服务行业的一部分.因此高校后勤从观念到机制上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已变得刻不容缓. *收稿日期:2001-10-08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影响高校后勤改革的诸多因素,提出了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思路和目标,论述了当前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内容及步骤。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社区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的产物,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是高校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学生社区管理的功能和学生社区文化的特点,提出了构建学生社区文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多校区大学是在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不同于国外多校区大学模式的特殊性.多校区大学管理面临着一些基本问题,如实质性融合、集权与分权、改善学科布局等.立足于高等教育改革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活动发展迅速,高校的科研及产学研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校 科研正在逐步成为浙江经济发展有力的推进器。但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活动在投入、产出及 成果转化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思考和探索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对促进高校自 身发展及推动浙江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校人才流动的若干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流动是推动高校发展的重要动力。近些年来,高校人才流动已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由于目前高校人事工作尚处于新旧体制的磨合调整期,体制、环境、媒介、观念等方面还存在着某些障碍,阻碍着高校人才的合理流动,由此也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高校的改革进度,制约了高校的持续发展。只有针对存在问题的根源出发,对症下药,排除障碍,进行全面深入的人事制度改革,促进高校人才的合理流动,改善高校人才的队伍结构,发挥高校人才的综合效应,才能使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是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为背景,提出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普通高校的不同点、专业设置依据和特点,以及专业建设目标和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资源结构化调整、教学改革、高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及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等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高等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外 部环境,但在新的形势下,高等教育又面临着新的问题,需要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思考并 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坚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牢固树立“队伍建设服务学科建设、学科建设促进队伍建设”的思想,以学科带头人建设为核心,创新师资培养模式,改善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努力提升我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专业导论课是将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就业教育等融为一体的课程,给大一新生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从时代发展的需要,树立专业自信心的需要,专业启蒙的需要,以及大学生学业规划的需要等四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给我们地方普通院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一新生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必要性。这对地方普通院校为大一新生开设专业导论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