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水,是生命的起源,是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人离不开饮食,饮食饮食,饮在首位。饮,最重要、最基本、最大量的就是饮水,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腾飞,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  相似文献   

2.
水,是生命的起源,是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人离不开饮食,饮食饮食,“饮”在首位。饮,最重要、最基本、最大量的就是饮水,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腾飞,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越来越讲求提高生活质量,对饮用水也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普通自来水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饮用高质量的、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好水”的需要,纯净水应运而生,但是人们还要求饮用更好的“好水”、“活水”。  相似文献   

3.
从《闲情偶记·饮馔部》所具体论及的各种饮馔的内容之中 ,可以看出 :在李渔的饮食营养卫生方面的基本观念和意识中 ,一方面包含着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符合现代饮食营养卫生学原则的基本认识和见解 ,另一方面又有与现代营养卫生学相悖之论。  相似文献   

4.
<正>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一位学识广博的学问家。他曾从政治战略的高度对人类饮食这一最基本的物质生活给予深刻的关注,并对东西饮食文化进行深入的比较与研究,进而将其纳入《三民主义》和《建国方略》之中,构成了其思想体系的独特方面——饮食文化思想。 一、盛赞中华饮食文明,倡导西方近代科学饮食文明的饮食文化观  相似文献   

5.
明代中后期,由于社会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士大夫强调"治生爱世",关心自然物欲人生、讲究饮食艺术。出现了宋诩、高濂、袁宏道、张岱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美食家、饮食理论家,有《宋氏养生部》《饮馔服食笺》《觞政》等为代表的众多饮食文化论著问世。中国饮食审美思想因此趋向丰富和系统。  相似文献   

6.
食风,即饮食风俗的简称,是指有关食物和饮料在筛选、组配、加工生产、销售与食用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习惯。这种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经常反复出现的群体性的饮食行为方式,既是一个国家悠久而普遍的历史文化传承,又是一个民族约定俗成的社会审美标准,还是一个地区言行、心理上的日常生活惯制。在民俗学中,食俗隶属于生产消费民俗(又叫经济民俗)的范畴,是诸多民俗中最古老、最持久、最活跃、最有特色、最具群众性和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分支。黄河三角洲民间食俗极为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它是黄河三角洲人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反映着一定历史条件下黄河三角洲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肥胖的增长速度已使其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疾病,并已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讨论了肥胖的定义、评价方法、分类、对机体的影响及其对策等。认为限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同时进行是防止肥胖最基本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秋季膳食     
每年8月立秋后,天气渐凉,雨水减少,气候干燥,人们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鼻干咽燥、口渴欲饮、皮肤干涩、干咳少痰、大便秘结等症状,我国中医学称之为“秋燥”。“秋景夕阳无限好,气爽天凉疾难防”。进入秋季如何预防病患,保持健康?下面我们就对此问题从饮食调养方面简略谈一下。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饮食养生思想源于彭祖,其饮食养生的理念及方法在后世编撰的诸多著述中都有所归纳与总结,概括来说,阴阳平衡、五味调和是其饮食养生的哲学思想,顺时养生、遵循自然是其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食饮有节、定时定量是其饮食养生的指导原则,重工艺、调和滋味是其饮食养生精髓所在,药食同用、合理配伍是其饮食养生、调理机体的重要方式。研究彭祖饮食养生文化,对当今社会民众饮食健康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二人转中所反映的东北地区民间饮食习俗不仅多姿多彩,而且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历史特征。米、面结合的主食,朴实粗犷、原汁原味的肴馔,别具特色的小吃,彰显东北地域性格的酒饮,这种多元而独特的饮食风格在二人转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作为东北地区原生态艺术代表的二人转,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东北地区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1.
甲骨文图像性强,透过分析其构形,可窥视当时人民的生活文化。饮食作为人类的生存基本,一向备受重视,除文献典籍记载以外,甲骨文中亦存有与饮食相关的线索。以甲骨文为研究现象,尝试以饮食作切入口,借以探讨商代人民的烹食方法,了解殷商时期烹食文化的源流。  相似文献   

12.
二人转中所反映的东北地区民间饮食习俗不仅多姿多彩,而且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历史特征。米、面结合的主食,朴实粗犷、原汁原味的肴馔,别具特色的小吃,彰显东北地域性格的酒饮,这种多元而独特的饮食风格在二人转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作为东北地区原生态艺术代表的二人转,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东北地区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3.
饮食美的范畴是根据饮食审美主体审美感受的不同对饮食美的分类,是饮食关本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态.反映饮食审美主体对饮食美创造技法基本关系的感受的范畴即为天然与雕饰.天然是表现审美对象自然、清新、质朴的范畴.而雕饰则是通过人工强化或优化菜肴本来的优点、特点,达到浑然天成的范畴.雕饰与天然的关系是相对的、辩证的,关键在于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服饰是人类文明中最基本、最普遍的现象。是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必然产物。起源于人类最基本的需求──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精神的物化。服饰产生于原始人有目的的身体装饰行为,并且其动机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5.
火锅历来是成都餐饮引领“食”尚潮流的标志。现在各式食材主题的“冷锅”火锅系列来势汹涌,正向着品牌化、系列化、精品化迅速发展,成为风头最劲的流行饮食,竹筒笋冷锅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6.
略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明,源于饮食,文化史的基石是饮食文化,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史,必须首先研究人类历史“第一前提”的饮食。具有典型的东方农业文明特色的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是世界上最发达、最精深的,当时所确立的以粮食为主,蔬菜次之,辅以一定量的肉类、鱼类的饮食结构,是非常科学而合理的,已被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极其有利于人体健康。汉唐时期奠定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基本模式。研究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史是为了更好地总结我国饮食生活的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进一步提高与改进我国人民的饮食生活,为我们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常说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们的日常生活少不得醋的参与。醋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东方最古老的饮食调味品之一,闽南永春老醋是中国的四大名醋之一,与江苏镇江香醋、四川保宁醋、山西老陈醋跻身于中国四大名醋行列。  相似文献   

18.
饮食中的禁忌是人们对自然物产的选择,伊斯兰教的清真饮食禁忌源于《古兰经》的规定,其核心是“善”,表现为“净”。在世界三大菜系中,清真饮食禁忌最符合人类健康的要求,可以说是文明饮食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李渔作为清初著名文学家、戏曲家,著有《闲情偶寄》一书,其中《饮馔部》对饮食之道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饮食观。在烹饪原料的选择方面,作者形成了崇尚自然、重蔬轻肉;推崇节俭、反对奢靡;注重产地、讲究品质;谨慎杀生、人文关怀的烹饪选料观。分析其观点,对促进人们了解烹饪原料特点,科学选择原料并优化工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论中华饮食保健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饮食保健学形成于秦汉时期,成熟于晋唐时期,发展于宋元明清,兴盛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其基本特点包括整体观念、辩证辩体施食和脾胃观念等方面。中华饮食保健学应当包含人的生理、辨体辩证、饮食保健原理、保健食物、保健膳食方谱(含烹饪加工)、饮食养生、饮食治疗等八个方面内容。作国中国的烹饪工作者,学习掌握中华饮食保健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