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叶发酵是卷烟厂的一个重要工序,它直接影响卷烟质量,我厂发酵室十九间。以前采取人工控制发酵,每二小时工人进发酵室内查各种温度表、湿度表、烟包温度表一次,然后根据所查得的温度、湿度按工艺要求,手动操作蒸汽阀门,来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由于每个人操作经验不一样,并且二小时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很大,这就造成人工控制蒸汽阀门误差大,而且室内温湿度高、影响工人身体健康。为了进一步提高卷烟质量,节约能源,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必须采用先进技术。为此我们自己设计安装了发酵室自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2.
我厂发酵室为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烟叶发酵质量,试制成功了“发酵室遥测温湿度仪”,现简介如下.仪器原理:受感部分采用铜热电阻.由于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3.
简讯     
烟叶在制丝过程中,由于成包运输,发酵,陈醇等过程压的过实,虽经回潮,切把等工艺处理,往往有些烟把或叶片不能松散撕开,直接影响润叶、加料的工艺效果.为此,我们在润叶前物料输送带或振槽上安装松把散时装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关于松把装置的钉型,曾用过锥型长钉和正方型长钉.经过一段生产实践,发现这两种钉型  相似文献   

4.
宝鸡卷烟厂过去烟叶发酵室采用人工操作,操作人员直接进入发酵室内察看室内水银温湿度计和烟包温度计(水银式丁字形包针)根据温度变化情况,调节水、汽阀门,使室内温度控制在需要的范围内。为了提高发酵质量,减轻劳动强度。在厂党委领导下,组成了“三结合”技术革新小组,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经过三个多月的试验,革新成功了  相似文献   

5.
我厂新近建成的发酵室,实现了烟包进出炕机械化。 (一)发酵室形式(见附图) 新建发酵室为隧道式,长21米,宽5米,室与室紧靠,不留间距;每间发酵室均有一双开的正门和单开的侧门,正门与中间的运输回廊相联,侧门与空调室相通,以供烟叶发酵时取样用。  相似文献   

6.
YX—1烟叶发酵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南海卷烟厂与湖南省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发成功 YX—1烟叶发酵实时控制系统.按发酵工艺要求,实现了对烟叶发酵全过程包括升温、保温、降温共七段温湿度——时间曲线的自动控制。该系统具有新特点、高性能,运行一年多来.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灵活简便,温湿度控制精度满足工艺要求,收到了预期的经济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烟叶发酵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根据不同质量的烟叶制定合理的工艺曲线,并且有一套能使温湿度满足工艺要求的控制系统。本系统采用一台 TMC—80A 工业控制微型机,模拟人工发酵过程,对26间发酵室104路信号进行分时采集和处理,分别控制  相似文献   

8.
我们曾确定,烟叶发酵时干物质损耗主要是由于有机酸类.同样,也曾在烟叶水悬浮液的试验基础上,想法解释烟叶发酵时气体交换的现象.为此曾利用气压瓶(示氧瓶),但是由于在最近的情况下,试验条件与在周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传统喂料机用于造纸法再造烟叶松散效果差等问题,根据先松散再喂料的原理,设计了具有自动松散功能的再造烟叶喂料机.该装置主要由进料带、自动松散装置、料仓、提升带4部分组成,再造烟叶通过进料带输送至自动松散装置,松散后的再造烟叶进入料仓,通过提升带进行均匀掺配,并可根据物料的流量进行调节.应用效果表明,自动松散喂料机有效解决了再造烟叶松散效果差等问题,松散后再造烟叶无明显造碎,松散率达到99.7%,实现了再造烟叶的自动松散及均匀掺配,提高了卷烟工艺品质.  相似文献   

10.
烟草行业卧式筒体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是筒体内壁粘附物料,影响物料加工的均匀度,造成物料损耗;筒体内部温度较高,清洁保养依靠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等.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卧式筒体设备清吹装置,该装置由贮气系统和吹扫调节系统组成,主要通过调节电磁阀控制压缩空气将筒体内表面的物料清吹干净.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卧式筒体设备清吹装置可以自动清除筒体内表面的粘附物,提高了筒体清洁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每批次可节约烟叶5.56 kg,降低了烟叶消耗.另外,还可用于尾料的加速排空,减少"干尾"量.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烟叶采收烘烤过程中劳动强度大、用工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烤烟活动箱式装烟框以及配套使用的烟叶运输、上炕提升装卸装置。利用活动箱式装烟框装烟烘烤,可以在烟叶采收后直接装框,无编捆烟叶过程,避免鲜烟叶因编捆、反复装卸等造成破损、残伤。采用半自动化提升装置,可以简化烟叶上炕流程,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劳动用工成本。采用该设备与常规挂竿烘烤、散叶堆烤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装置可实现烟叶成熟采收、上炕烘烤等操作,每烘烤出1 kg干烟叶劳动用工成本分别比挂竿烘烤、散叶堆烤降低56.95%和23.81%。与挂竿烘烤相比,减少能耗成本0.38元/kg干烟叶,减少劳动用工成本1.27元/kg干烟叶,总成本降低1.65元/kg干烟叶;与散叶堆烤相比,总成本降低0.28元/kg干烟叶。该设备操作简便,实现了烟叶运输、上炕过程的半自动化,有效提升了烟叶烘烤机械化作业水平。   相似文献   

12.
MY—Ⅰ型双炉烤房安装与烘烤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烤房结构不合理,不易达到烟叶烘烤工艺的要求。1996年我们设计安装了MY-Ⅰ型双炉烤房,并进行烘烤试验,结果表明:该烤房操作简便、控制灵活、耗煤量低、用工较少,烟叶烘烤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烤房结构不合理,不易达到烟叶烘烤工艺的要求。1996年我们设计安装了MY—I型双炉烤房,并进行烘烤试验,结果表明:该烤房操作简便、控温灵活、耗煤量低、用工较少,烟叶烘烤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烟叶发酵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叶发酵是烟草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发酵可以改善烟叶的内在品质。综述了烟叶的发酵机理、发酵条件、发酵过程中烟叶化学成分的变化以及发酵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微生物和酶技术在烟叶发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烟叶的回潮-烟叶的回潮方式取决于烟叶的种类,一般采用下面两种方法:真空回潮机和箱式回潮装置.其中真空回潮机已使用的比较成熟.一般真空回潮装置采用箱式,可直接座落在地上.该设备包括室式真空箱、真空系统、蒸汽水系统与程序控制柜.它的操作过程为:整包进料,并封闭门,将箱内抽真空达15m/m汞柱绝压,加蒸汽破坏真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发酵1-2年的烟叶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烟叶中微生物,同时对其表面优势微生物正对性分离,筛选出22株优势株菌株,添加入烟叶发酵中,控制烟叶发酵醇化条件,对发酵醇化的烟叶进行感官评吸与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添加了Enterobacter hormaechei strain C4、Enterobacter hormaechei subsp. steigerwaltii strain 34998、Peanibacillus polymyxa strain HY96-2、Bacillus licheniformis strain MER TA 88、 Bacillus licheniformis strain POTC的五株菌株的烟叶,在发酵前1个月控制为37℃,55%湿度,后阶段保持23℃,45%湿度的发酵条件下,发酵7个月,达到了现有发酵技术发酵3年的效果,起到了增香提质的作用。在烟叶的理化指标以及高通量检测方面也显示,微生物对烟叶的品质提升起到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酶发酵低次烟叶初试报告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本文报导了应用微生物酶发酵低次烟叶的研究结果.采用此项发酵工艺,有利于提高发酵质量,可使80%以上的烟叶总糖含量提高6~10%,60%的烟叶蛋白质含量降低1.6~2%,83%的烟叶糖蛋比值提高,烟碱平均位升高1.5~2.6%,并可缩短发酵时间,使青杂气消除,苦辣涩味消除或减轻,颜色变化轻微.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我厂玻璃钢制作过程中需用手工劳动,提高工效等问题,我们因地制宜设计试制一台适于玻璃钢缠绕法操作及玻璃布工艺处理的设备,74年底设计安装,75年初开始试用至今,在此期间曾作过一些改进,通过这段时间的使用,情况良好,大大减少手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再造烟叶丝在掺配过程中物料欠松散、铺料不匀、掺配均匀性差等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与改进:①改进松散装置布局,将松散装置安装于皮带秤后双向输送带的出料口处,使该装置达到最佳松散效果;②利用行星轴式的无中心轴技术设计鼠笼式松散辊,避免中心轴对再造烟叶丝铺料产生影响;③利用单一变量法,得到传统式松散装置的最佳转速为114 r/min,鼠笼式松散装置的最佳转速为48 r/min;④利用"九宫格"式分割技术设计了检测掺配物铺料均匀性方法,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分别利用传统式和鼠笼式松散装置对再造烟叶丝松散度、铺料连续性、掺配均匀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①建立的分割式检验掺配物铺料均匀性的检测方法,提升了再造烟叶丝铺料均匀性的检测水平,消除了再造烟叶丝实际瞬时流量与设定瞬时流量的偏差。②采用鼠笼式松散辊代替传统式松散辊,有效提高了再造烟叶丝的松散效率和掺配均匀性,再造烟叶丝与叶丝在单位区域内所占比例之差的波动区间由±5%减少到±0.5%。改进后较好地解决了再造烟叶丝在掺配过程中的松散度和均匀性问题,提升了烟丝内在品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隧道式发酵室设计方案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烟叶人工发酵是解放初期学习苏联经验,经过几年试验研究之后1954年向全国推广的。二十多年来各厂根据生产规模的不断发展,陆续新建和改建了相当数量的发酵室,对提高卷烟质量,降低产品成本起了一定作用。但是这些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