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PM2.5的相关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阴霾天气日益加重,相关部门和领域更加重视PM2.5的监测和研究现状,本文详细阐述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概念、分类、来源和危害,介绍了国内外大气环境领域关于PM2.5的研究情况,提出了PM2.5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黄小欧 《广东化工》2012,39(5):292-293,299
大气细颗粒物PM2.5是大气气溶胶的一部分,由于其粒径小以及可为毒性物质提供载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文章总结了国内外有关细颗粒物PM2.5的研究现状,主要围绕PM2.5的物理化学特征、来源解析、健康效应、及其对能见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其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牛桂昂  张金生  李丽华 《当代化工》2013,(9):1234-1236,1242
大气颗粒物,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PM2.5)中含有的重金属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后,会造成各种人体机能障碍,影响身体健康。这篇文章综述了大气颗粒物PM2.5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来源、分布特征和化学形态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且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PM2.5的研究现状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洁岭  蒋文举 《广州化工》2012,40(23):22-24
PM2.5空气中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它粒径小、组分复杂、可为毒性物质提供载体,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并危及人体健康。本文主要围绕PM2.5的组成、化学特征、来源解析及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等方面进行论述,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控制途径和防控政策。  相似文献   

5.
方恒  肖美 《江西化工》2007,(2):18-20
PM2.5由于其较小的粒径、巨大的比表面积、较大的危害性等特点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细颗粒物PM2.5的研究现状,主要围绕细颗粒物PM2.5的化学物质组成与分析方法、毒性效应、来源解析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其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沈沛 《中国化工贸易》2013,(11):354-354
随着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PM2.5污染逐渐加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PM2.5对空气质量以及人体健康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国PM2.5的监测历史与现状,重点比较我国PM2.5的各种监测方法,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希望对提高我国PM2.5的监测管理与污染防控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正记者2013年12月30日从中科院获悉,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课题组与同行合作,对北京地区PM2.5化学组成及源解析季节变化研究发现,北京PM2.5有6个重要来源,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这些源的平均贡献分别为15%、18%、12%、4%、25%和26%。据介绍,科研人员对2009年至2010年不同季节在北京城区采集的121对特氟龙和石英膜PM2.5样  相似文献   

8.
控制PM2.5的污染是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概述了国内外对PM2.5的研究现状及对PM2.5的限值。目前世界上对PM2.5的监测方法主要有:重量法、光散射法、β射线吸收法和微量振荡天平法。针对不同环境状况,应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同时简单介绍了美国、欧盟以及我国对PM2.5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空气中的大气颗粒物被称为人类的重要杀手之一,而PM2.5由于体积更小、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尤为严重。如何高效、便捷监测PM2.5浓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亟待解决的难题。本研究通过专家咨询、文献调研等方式了解PM2.5基本知识及其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聚焦PM2.5的实时、快速监测需求,提出引入激光技术,制作PM2.5激光监测仪,以实时、便捷、快速监测PM2.5浓度。  相似文献   

10.
蒸汽相变促进燃烧源PM2.5凝并长大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燃烧过程排放的粉尘是大气中PM2.5的重要来源,目前控制PM2.5排放的主要途径是设置预处理设施使PM2.5凝并成较大颗粒后脱除。蒸汽相变是促进燃烧源PM2.5凝并长大的有效措施,对应用蒸汽相变作为脱除超细微粒的预调节措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详细评述,指出今后应加强对PM2.5微粒核化凝结长大特性及实用的PM2.5控制新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