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江地区横跨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天环凹陷和西缘逆冲带,该区侏罗系延安组具有工业石油开采的巨大潜在价值。本文通过对该区的岩心、测井等资料的分析,研究砂体特征以及储层物性后,认为该区的砂体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东西方向连通性较差,主要为孤立式和多边式;南北方向的砂体连通性较好,主要为多边式和多层式。储层孔隙度主要集中在10%20%之间,渗透率主要集中在120%之间,渗透率主要集中在120×10-3μm2之间,储集物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影响意义,本文结合测井、录井、分析测试等资料,采用压汞分析、铸体薄片图像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长61、长62段储层非均质性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目的层段处于曲流河沉积环境,储层砂体分布不均且隔夹层相对较为发育以致砂体连通性受到影响。主要储集空间为残余原生粒间孔,且为中-小细孔;其最大孔喉半径介于0.108 9~2.475 7μm之间,属于中等-差储层;孔喉的连通性对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储层的测井二次解释资料,结合岩心分析资料,对红岗油田黑帝庙油藏的层内、层间、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为油田制定和调整开发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单层层数越多,层间非均质性越强。沿砂体延伸方向砂体连通性较好,非均质性较差,而垂直砂体延伸方向砂体连通性较差,非均质性较强,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变化受沉积相控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岩心、测井及测试资料为基础,研究了南泥湾油田长6储层的非均质特征,研究表明:本区长6储层单砂体内部渗透率的变化复杂,主要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的影响,层间非均质性较强,平面砂体呈带状展布,在横向上连通性差。岩心薄片观察发现储层的微观孔隙分布也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5.
李媛  李辉  李沼  武宇军 《辽宁化工》2012,41(10):1021-1023
双河油田黄草湾区长6油层组沉积期内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储集岩以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沉积的砂体为主.化验资料表明,该地区储层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孔隙和原生粒间孔;储层物性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较高,孔喉半径小且分选性较差,溶蚀作用对改善喉道连通性的效果不佳,孔隙结构参数总体较差.结合地区沉积特征分析认为储层物性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较好,河口砂坝次之.  相似文献   

6.
油气储层的几何特性对研究与预测油气储层十分重要,尤其是碎屑岩系油气储层的几何特性,对它的研究不仅对油气储层规模预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也是确定油层连通性、油水界面位置的重要地质依据[1]。同时,单油层或成因砂体的空间几何特征还有确定油气储层的沉积环境,预测砂体展布规律不可忽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苏西W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北部。主要从有效砂体的厚度比例、单砂体分布规模、有效砂体平面展布特征三个面认识该区盒_8、山_1、山_2段的有效砂体展布规律;并从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组合类型和孔隙结构等方面揭示该区的储层特征。研究认为:盒_8下亚段和山1段有效砂体在全区大面积分布,连续性较好;山_2段有效砂体分布范围广,但整体厚度较小;盒_8上亚段有效砂体欠发育。盒_8、山_1、山_2段储层均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层;"溶孔+微孔型"孔隙组合在研究区最为常见,其次是"溶孔+微孔+粒间孔型"孔隙组合;储层孔隙结构具有"大孔隙、小喉道、孔喉连通性差"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卢俊辉 《辽宁化工》2020,49(2):163-165
鄂尔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张台区长6油层储层砂岩主要是泥质粉砂岩和灰色细粒长石砂岩,矿物成熟低,结构成熟度高,属于低孔、特低渗-超低渗储层。对研究区是在总体低渗背景下寻找相对高渗储集砂体的分布规律,主要是研究长6~2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分析发现,目的层长6~2各小层非均质性都十分严重,其中长6~(2-2)的砂体最为发育,连通性最好,但在纵向上的层内非均质性和层间非均质性都比平面非均质性强。  相似文献   

9.
靖边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的中部。利用岩心和测井资料对该区域的沉积相和砂体展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王渠则地区发育辫状河沉积,主要的沉积微相为河道和泛滥平原。顺物源方向,东部砂体厚且连通性好,中部河道砂体发育较薄且连通性一般;西部河道砂体较厚但连通性较差;在垂直物源方向,砂体呈孤立分布,连通性差,厚度在工区的西北部较厚。通过对比沉积相平面图和砂体厚度平面图,发现延911、延912、延922厚砂体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延913厚砂体集中分布在北东部,王渠则地区厚砂体集中分布在延921小层,且在工区分布较均匀,是下一步的重点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0.
按照"单井定微相、剖面定边界、平面定分布"的沉积微相识别预测方法对研究区长6储层进行了解剖,细分为三类砂体类型,从III类砂体到I类砂体,河道砂体发育宽度逐渐减小、连续性逐渐变差,河间薄层砂体发育面积逐渐增过大,通过室内实验分析长6油层中等偏弱速敏、水敏,弱碱敏、盐敏,中等偏强酸敏,岩石类型主要为粉细粒长石砂岩,具有颗粒较均一、分选性好的特点,电镜观察显示颗粒排列较紧密,孔隙发育较差,连通性较差,总体表现为特低孔-超低渗储层,非均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依据地层沉积原理,把濮城油田的储层细分为七个层。其中沙二下亚段,主要由水下河道砂体、前缘席状和远砂坝砂体三种成因砂体组成,水下河道砂体是主要的储层砂体,但其层内非均质性变化较大。成因砂体在纵向和平面上的分布控制了储层在面上的平面非均质性,耐剩余油的分布取决于储层的层间和平面非均质状况。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X区块克下组为扇三角洲山麓洪积相的砂砾岩复合体,岩相变化大,砂体纵、横向变化快的特征。因此,砂体的连通性研究尤为重要。利用测井、岩心等资料并结合贝叶斯判别分析,作出了砾岩、砂岩和泥岩的岩性厚度分布图,并根据岩性厚度图对砂体连通性进行预测。对井间砂体静态连通性分析和动态连通性分析,结果表明:平行物源方向砂体间连通性较好,垂直或斜交物源方向砂体连通性较差;研究区整体井组射开油层注采对应率较低;岩性厚度分布对砂体连通性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松南某区块扶余油层流以大型河相沉积为主,河道砂体叠置发育,砂地比通常在30%~70%,单砂层厚度一般为3~10 m,泥岩隔层1~20 m,砂岩叠置关系错综复杂,储层发育,但多数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本文主要针对扶余致密油气藏储层岩性油气藏的复杂性,利用地震资料开展储层预测研究,提高储层预测的纵向分辨率,开展河道砂体沉积模式及有效河道砂体的地震识别技术研究,探索有效储层及含油气性预测方法,进行储层精细描述和刻画。  相似文献   

14.
张弢  伍亚军 《辽宁化工》2011,40(12):1306-1309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高桥地区上古生界储层主要为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砂岩,本次研究目的层段为盒。段。研究表明盒s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发育,河道横向反复迁移,纵向多期叠置,砂体呈大面积毯式分布。盒。段岩性受物源区控制,石英砂岩大面积分布,孔隙类型主要以溶蚀孔为主,储层孔隙度在2.0%~10.0%之间,平均8.3%;渗透率在0.1~1.0mD之间,平均0.748mD,储层物性表现为“低孔低渗”特征,具有形成大型气田的储层条件。该段储层分布主要受控于主河道砂体展布,溶蚀作用对储层储集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子洲气田山2段储层的测井资料及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沉积相资料,从层内、层间及平面的非均质性三个方面,研究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研究认为,山2段储层内普遍存在隔、夹层,通过对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的研究,认为该储层的主力层山23段层内非均质较强,山2段储层具有较大的分层系数,存在层间隔层,主要为泥质隔层,分布不稳定,具有层间差异性;山2段储层的各小层砂体连通性受沉积微相控制,山23段砂体连续性较好,物性分布稳定,平面非均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以子洲气田山2段储层的测井资料及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沉积相资料,从层内、层间及平面的非均质性三个方面,研究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研究认为,山2段储层内普遍存在隔、夹层,通过对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的研究,认为该储层的主力层山2^3段层内非均质较强,山2段储层具有较大的分层系数,存在层间隔层,主要为泥质隔层,分布不稳定,具有层间差异性;山2^3段储层的各小层砂体连通性受沉积微相控制,山23段砂体连续性较好,物性分布稳定,平面非均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7.
在储层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将已有的成果结合petrel软件,进行储层建模研究,建立研究区的构造模型、相模型和属性模型.对于研究区的地质构造以及砂体连通性有更深入的认识,对调整注采关系和数值模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武渝  赵东旭 《辽宁化工》2014,(8):1068-1070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分析化验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本溪组储层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障壁岛-泻湖沉积是研究区本溪期主要的沉积相类型之一,本溪组气藏储层为潮道砂体和障壁砂坝砂体,含气砂体不受局部构造控制,为岩性气藏。该区本溪组储层岩性主要为中-粗粒石英砂岩,少量细砂岩和砾岩。根据分析结果本溪组储层孔隙度平均为2.9%,渗透率平均为0.8141×10^-3μm2,表明储层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以原生粒间孔隙和粒间孔为主,其次为长石溶孔,喉道类型主要以微喉道为主。  相似文献   

19.
研究区长6油层砂体主要为灰色细粒长石砂岩,根据测井资料单井相分析及前人研究,认为长6油层砂体主要为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分别绘制了长61、长62、长63、长64层的沉积相平面图和沉积相剖面图,确定水下分流河道的位置。河道砂体在垂直物源方向,横向连通性较差,河道中部砂体厚度较大。而沿河道方向,河道砂体连通性好,厚度发育稳定。  相似文献   

20.
RZJ地区扶余油层以大型河流相沉积为主,河道砂体发育,砂地比在30%—70%,单砂层厚度3-10m,泥岩隔层1-20m厚度不等,砂岩叠置关系错综复杂;储层发育,但多数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本文主要针对扶余油层的岩性油气藏的复杂性,要寻找规模储量区,重点开展河道砂体沉积模式及有效河道砂体的地震识别技术研究,探索有效储层及含油气性预测方法,进行储层精细描述和刻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