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通过投加高铁酸盐对微污染原水进行预氧化和强化混凝处理,考察了处理效果,并对药剂投加方式和投加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高铁酸盐和硫酸铝复合投加的处理效果优于单独投加高铁酸盐、硫酸铝或聚合氯化铝铁的,可有效去除有机物、浊度和氨氮,在较优药剂组合和投量下,可保证沉后水的CODMn和浊度分别低于3.0 mg/L和0.5 NTU.  相似文献   

2.
高铁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除藻效能研究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9  
高铁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对水中藻类的去除试验表明,投加少量的高铁酸盐复合药剂即可显著地提高对水中藻类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3.
高铁酸盐复合药剂氧化助凝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铁酸盐预氧化在常规水处理工艺基础上的净水效能通过与高锰酸钾的对比试验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微污染水源,高铁酸盐预氧化可有效地去除部分有机物,并具有良好的助凝除浊作用.高铁酸盐的助凝除浊除微污染作用优于高锰酸钾,是一种性能更加优良的助凝剂.  相似文献   

4.
预投加高铁酸盐强化混凝去除原水中的铅、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军  梁咏梅  刘伟  余敏 《中国给水排水》2007,23(7):48-50,54
采用烧杯试验考察了预投加高铁酸盐强化混凝去除原水中铅、镉的效果。结果表明,高铁酸盐投量为5mg/L时混凝沉淀对铅、镉的去除率分别约为93%和80%;投加高铁酸盐的预处理对铅、镉的去除效果优于三价铁盐的;对铅、镉的去除率随pH值的升高而提高,高铁酸盐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对铅、镉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镉的去除较铅困难,适当提高pH值可强化高铁酸盐对镉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铁酸盐作为一种多功能环保的新型水处理剂,因其具有强氧化性、消毒杀菌、混凝等能力,在饮用水处理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阐述了高铁酸盐的理化性质,整理总结其在饮用水处理中应用的近况,为高铁酸盐在饮用水处理领域中得到更广泛应用做铺垫。  相似文献   

6.
预氧化强化混凝去除颤藻及其嗅味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高锰酸钾复合药剂(PPC)预氧化与预氯化联用对含颤藻水样及由其引起嗅味的混凝处理效果,并与单纯预氯化、高锰酸钾预氧化、复合药剂预氧化、高锰酸钾预氧化与预氧化联用以及单纯混凝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单纯混凝及单纯高锰酸钾预氧化对颤藻及其引起的嗅味去除效果很差;单纯预氯化及高锰酸钾预氧化与预氯化联用除藻效果尚可,但对嗅味不仅未去除反而有所增强;而PPC预氧化及其与预氯化联用除藻、除嗅味效果均较好,采用PPC预氧化与预氯化联用方式处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铁酸盐对剩余污泥进行氧化以实现污泥减量化。结果显示:高铁酸盐对污泥的氧化反应迅速,并且在氧化过程中可生成中间态氧化物;反应5 min后,MLVSS和VSS/SS值快速降低,表明EPS及污泥细胞被氧化破解,其内部物质释放出来,导致TPN、SPN、多糖、SCOD、TN和TP值均显著增加;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SCOD和多糖增加缓慢,TPN、SPN、TN和TP最终趋于稳定,这是由于Fe(Ⅵ)及其中间态氧化物能继续与胞内溶出物反应,且Fe(Ⅵ)随时间延长逐渐被消耗所致。紫外-可见光扫描结果表明,污泥细胞可被进一步氧化为小分子有机物,导致紫外区吸光度值显著增加。显微镜检照片显示,高铁酸盐在氧化污泥的过程中,逐步破坏污泥絮体结构,导致细胞裸露,进而被氧化、破碎。  相似文献   

8.
高铁酸钾预氧化去除水中苯酚及其机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研究了高铁酸钾投量、氧化时间及pH值等因素对苯酚去除效率的影响,确定了优化工艺条件pH=8.0~9.0,连续搅拌,高铁酸钾和苯酚的质量投加比为20∶1,反应时间为10 min.此条件下的苯酚去除率为94.4%.初步评估了高铁酸钾氧化去除水中苯酚的运行成本,结果表明去除1.0 g CODMn需要0.513 g Fe(Ⅵ).此外,还探讨了高铁酸盐氧化去除水中苯酚类有机污染物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探讨预氧化-混凝沉淀法快速去除水中砷污染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氧化时间均为10min条件下,KMnO4投加量为0.5mg/L时,聚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投加量分别为8mg/L和16mg/L时,可将原水中《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限值5倍浓度的砷降低到限值以下,去除率约90%。NaClO投加量(以有效氯计)为0.8mg/L时,聚氯化铝和投加量分别为8mg/L和20mg/L时,可将原水中《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限值5倍浓度的砷降低到限值以下,去除率约85%。以聚氯化铝为混凝剂的除砷效果优于聚合硫酸铁,以KMnO4氧化剂的除砷效果略优于NaClO。  相似文献   

10.
采用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作为氧化剂,三氯化铁和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分别考察了混凝沉淀工艺及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对原水中As(Ⅲ)和As(Ⅴ)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三氯化铁和聚合氯化铝对As(Ⅴ)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投加量大于3 mg/L,即可将As(Ⅴ)由0.1mg/L左右降至0.005 mg/L以下,三氯化铁对As(...  相似文献   

11.
强化混凝与臭氧预氧化强化处理微污染水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源水的有机物浓度较高时,常规过滤效果明显降低,采用强化混凝和臭氧预氧化可强化过滤效果,但二者的强化机理不同。强化混凝是通过对污染物的吸附等作用,使小颗粒浊度物质、溶解性有机物、UV254得到有效去除;臭氧预氧化则是通过改善粒径相对较大的颗粒物的表面性质来强化过滤效果。臭氧预氧化会使有机物的结构发生改变,但其必须与其他分离工艺(絮凝、沉淀、过滤等)有效结合,才能强化去除污染物。滤后水的THMFP都较进水有所升高,其中臭氧预氧化强化过滤后的THMFP升幅最小。  相似文献   

12.
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类物质(THMs)是一种致癌物质,在加氯前去除三卤甲烷前体物(THMFP)是控制THMs生成的有效方法.在常规的混凝/气浮工艺前增加过氧化氢预氧化,不但降低了混凝剂的投量(最佳投量由170 mg/L降至140 mg/L),而且提高了处理效果,大大降低了后续加氯消毒工艺生成的THMs量,提高了饮用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pH值对高铁酸盐复合药剂强化除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pH值对高铁酸盐复合药剂强化混凝除藻效果的影响规律,分别考察了原水pH为5.0、7.0和10.0条件下高铁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对除藻效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微酸性原水(pH=5.0),高铁酸盐复合药剂强化混凝除藻效果最好;随着pH值的提高,高铁酸盐复合药剂强化混凝除藻效果逐渐降低,但即使在较高pH值条件下(pH=10.0)仍然可取得明显的强化除藻效果。  相似文献   

14.
pH值对高铁酸盐复合药剂强化除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了PH值对高铁酸盐复合药剂强化混凝除藻效果的影响规律,分别考察了原水PH为5.0、7.0和10.0条件下高铁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对除藻效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微酸性原水(PH=5.0),高铁酸盐复合药剂强化混张除灌效果最好;随着提高,高铁酸盐复合药剂强化混凝除藻效果逐渐降低,但即使在高校PH值条件下(PH=10.0)仍然可取得明显的强化除藻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上清液中TP含量高,回流到进水端会增加进水的TP负荷。经过对化学除磷技术的研究,发现在特定条件下,将含有Ca^2+、Mg^2+等金属离子的海水加入污泥上清液可实现化学除磷的目的。采用正交试验得到了该技术的最佳操作条件:水温为20℃,pH值为10.5,海水与污泥上清液的混合比例为1:5,搅拌时间为10min,静沉时间为20min。在静态试验中,对污泥上清液中PO4^3- -P的平均去除率可达96%,动态处理的平均去除率为92%。该技术不仅除磷效果好,而且处理成本也较投加铝盐、氢氧化钙的大为降低,同时生成的沉淀物为MAP、HAP,可以作为肥料施用。可见,该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污泥上清液中的磷,适用于沿海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16.
强化混凝去除黄浦江原水中有机物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就氯化铁和硫酸铝两种混凝剂对黄浦江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进行对比,确定了针对黄浦江原水的最佳混凝条件:混凝剂为氯化铁,投加量为30mg/L,混凝pH值为5.5,此时对DOC、AOC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42%、60%和56%,SUVA值也从2.3降为1.7,降低了26.1%。紫外扫描结果显示,强化混凝主要去除对波长〉250nm的紫外光有吸收的有机物,同时可降低60%以上的需氯量,这是因为它去除了在波长为272nm附近对紫外光有强烈吸收的有机物,而这部分物质被认为是最易生成消毒副产物的部分;此外,强化混凝还可有效去除原水中的细菌,对其灭活率可达2.09-lg,明显高于常规混凝的1.0-lg。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水源水藻类(优势藻为硅藻中的针杆藻)爆发问题,通过对比PAFS、PAC、PFC 3种混凝剂的除藻除浊效果,选取PAFS为最佳混凝剂;通过添加预氧化剂和助凝剂强化混凝除藻效果,结果表明使用助凝剂PDMDAAC对PAFS的助凝效果最好,其余药剂结合PAFS的除藻效果为PPC>ClO2>PAM>H2O2>HCA-1。用Box-Behnken Design(BBD)实验原理设计实验,研究pH值、搅拌速度、搅拌时间3因素对PAFS+PDMDAAC除藻效果的影响及最优除藻条件。结果表明:3因素对除藻的影响显著,且其显著程度为pH值>搅拌速度>搅拌时间,而3因素的交互影响对除藻的影响不太显著;强化混凝的最优条件为pH值为7.5、搅拌速度为75 r/min、搅拌时间为15 min,其除藻率为98.75%。  相似文献   

18.
针对邯郸市双水源供水体系,开展了预氧化强化混凝工艺处理南水北调-本地水库掺混源水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得到的PAC、次氯酸钠最佳投加量分别为5~15、0. 1~1. 0mg/L,慢速反应搅拌速度以60~100 r/min为宜;采用Box-Behnken法对单因素试验参数进行优化,并建立了响应值为叶绿素a和浊度去除率与PAC、次氯酸钠投加量及慢速反应搅拌速度的二次回归模型,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得到的最优工艺参数如下:PAC投加量为11. 85 mg/L、次氯酸钠投加量为0. 88 mg/L、慢速反应搅拌速度为67 r/min,此时对叶绿素a和浊度去除率的预测值分别为93. 27%、90. 79%,与实测值93. 26%、90. 85%高度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