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超声波辅助手段,对改性亚麻吸附甲基紫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变量和正交实验选出优化组合。结果表明,改性亚麻的吸附量和去除率均高于未改性亚麻。亚麻改性的优化条件是:改性时间100 min、改性温度40℃,经1 mol/L的氢氧化钠改性之后又经0.2 mol/L的L-苹果酸改性;其吸附25 mL甲基紫溶液的优化条件是:吸附时间100 min、温度50℃、吸附剂投加量0.3 g、甲基紫初始质量浓度80 mg/L,在此条件下对甲基紫的吸附量和去除率分别为39.47mg/g和99.67%。正交实验得出最大吸附量优化组合为改性温度40℃、吸附时间120 min、吸附剂用量0.1 g,吸附量39.97 mg/g;最大去除率的优化组合为改性温度60℃、吸附时间120 min、吸附剂用量0.5 g,此时去除率99.67%。  相似文献   

2.
环氧氯丙烷改性花生壳对次甲基蓝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生壳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改性剂,对花生壳进行改性制备吸附剂,并对其吸附次甲基蓝的性能作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 2.0 g 花生壳中分别加入 1.25 mol/L 的NaOH溶液 45 mL 和环氧氯丙烷 25 mL,控制温度 40℃,搅拌反应 30 min,经过滤、水洗干燥后得到改性的花生壳,用此改性的花生壳吸附次甲基蓝的最佳条件为:处理 100 mg/L 的次甲基蓝溶液 50 mL,用 0.2 g 改性花生壳,pH值在6.48,搅拌吸附 60 min,在此条件下吸附率可达 99%,吸附后的花生壳用 0.5 mol/L NaOH溶液再生,重复使用3次对次甲基蓝的吸附率在 96% 以上;未改性花生壳对次甲基蓝的吸附率仅为 82%。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22,(5):961-965
采用KOH活化改性制备焦粉吸附材料MCP,研究MCP对水中Cd(2+)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在KOH溶液浓度14 mol/L(焦粉质量∶KOH溶液体积=1∶4),活化温度850℃,活化时间120 min工艺条件下制得的MCP,亚甲基蓝吸附值达到132.5 mg/g。在30℃、pH值8.0的25 m L含Cd(2+)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在KOH溶液浓度14 mol/L(焦粉质量∶KOH溶液体积=1∶4),活化温度850℃,活化时间120 min工艺条件下制得的MCP,亚甲基蓝吸附值达到132.5 mg/g。在30℃、pH值8.0的25 m L含Cd(2+)(浓度为100 mg/L)废水中,投加0.2 g的MCP,处理120 min,Cd(2+)(浓度为100 mg/L)废水中,投加0.2 g的MCP,处理120 min,Cd(2+)去除率达96.91%,吸附量为12.12 mg/g。实验条件下,MCP对Cd(2+)去除率达96.91%,吸附量为12.12 mg/g。实验条件下,MCP对Cd(2+)吸附过程与准一级动力学及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均有较好吻合,后者拟合度更高;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处理等温吸附线,前者与实际过程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4.
用改性红麻秆芯快速吸附废水中微量共存的Pb、As离子,考察了酸碱改性、碳酸钠浓度、改性反应时间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盐酸、柠檬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改性红麻秆芯对Pb和As均有较好的吸附。最佳改性工艺为:红麻秆芯与0.1 mol/L碳酸钠溶液的固液比1∶80 g/mL,在室温(25℃左右)下以400 r/min搅拌反应30 min。用0.5 g碳酸钠改性红麻杆芯处理50 mL 0.1 mg/L的Pb、As废水,在25℃恒温水浴中,以200 r/min振荡反应30 min,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7.7%和21.5%。吸附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表明该吸附过程属于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5.
用Ni(NO3)2改性活性炭,考察了改性前后活性炭对低浓度煤层气中甲烷的吸附性能;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实验,采用响应面方法优化的活性炭改性条件为:Ni(NO3)2浓度0.21 mol/L、活化温度730℃、活化时间67 min. 用该条件下改性的活性炭吸附甲烷,动态穿透时间为550 s,吸附量为58.07 mL/g,吸附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化学—微波活化法制备活性炭,通过甲基橙吸附实验考察所制备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运用正交法探讨了活化剂种类、活化剂质量浓度、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等因素对玉米秸秆基活性炭样品吸附性能的影响。正交试验优化后的最优水平组合为:氯化锌为活化剂,质量浓度为40%,微波功率为640 W,活化4 min,在该制备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样品对100 m L浓度为10 mg/L的甲基橙溶液的吸附率可达到98.64%。  相似文献   

7.
羧基酯化改性花生壳对染料废水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甲醇酯化法制备改性花生壳,用于吸附刚果红、次甲基蓝染料废水.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值、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及改性花生壳的再生.结果表明,在室温、刚果红在pH值4.16、次甲基蓝在7.45时,吸附效果最佳,经搅拌吸附120 min达到平衡,两染料最大吸附率分别为82.30%和90.84%,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0.88 mg/g和11.82 mg/g.吸附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改性花生壳吸附效果较未改性花生壳明显提高,且可经0.5 moL/L NaOH溶液再生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8.
环氧氯丙烷改性花生壳吸附水中次甲基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生壳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改性剂,对花生壳进行改性制备吸附剂,并对其吸附次甲基蓝的性能作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g花生壳中分别加入1.25moL/L的NaOH溶液45mL和环氧氯丙烷25mL,控制温度40℃,搅拌反应30分钟,得到改性的花生壳,用此改性的花生壳吸附次甲基蓝的最佳条件为:处理100mg/L的次甲基蓝溶液50mL用0.2g改性花生壳,pH在6.48,搅拌吸附60分钟,在此条件下吸附率可达99%,脱色效果显著;吸附后的花生壳用0.5mol/LNaOH溶液再生,重复使用3次对次甲基蓝的吸附率在96%以上;同时,比较了改性花生壳和未改性花生壳对次甲基蓝的吸附性能,未改性花生壳对次甲基蓝的吸附率为82%,改性花生壳对次甲基蓝的吸附率为99%.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方法对预处理后的粉煤灰进行改性,并对模拟配置的含油废水进行处理,以COD、油份为指标分析改性剂对含油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经硫酸改性后的粉煤灰除油效果最好;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改性剂浓度、改性时间、灰酸比等因素对除油效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粉煤灰吸附石油烃的最佳改性条件为:室温,改性剂为1.0mol/L硫酸溶液,搅拌速度315 r/min,搅拌时间30 min,灰酸比1∶5。在该工艺条件下,石油烃的浓度由1167 mg/L下降至2.8 mg/L,除油率为99.76%,达到较好的除油效果。  相似文献   

10.
改性香蕉皮对酸性品红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性香蕉皮为吸附剂,对酸性品红模拟印染废水进行吸附脱色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香蕉皮的最佳改性剂为硫酸,最佳改性条件为2 mol/L硫酸、硫酸与香蕉皮液固比3∶1、改性30 min;改性香蕉皮吸附酸性品红的实验中,搅拌速度和吸附时间是影响脱色率的两个重要因素,最佳吸附条件为:100 m L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的酸性品红溶液,吸附剂用量为0.5 g、搅拌速度100 r/min、吸附2 h,此时酸性品红废水的脱色率为77.12%,脱色后模拟废水的稀释倍数为40倍,低于《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中的排放限值;等温吸附实验说明,改性香蕉皮对酸性品红的吸附用弗罗因德利希吸附等温方程拟合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