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在不降低材料去除率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小切削力的新方法——铣-铣复合加工方法,铣-铣复合加工方法与普通端面铣削相比具有较小的实际切削层厚度和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的螺旋角,因此在相同的切削用量的基础上,铣-铣加工方法的铣削力较普通端铣有大幅度的减小,铣-铣复合加工方法可在刀盘转速较低的情况下通过加大的工件进给量和提高螺旋刃立铣刀的转速来实现高的材料去除率和高的切削速度。  相似文献   

2.
难加工材料已广泛应用,但加工过程中出现了的切削力大、刀具寿命短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在不降低材料去除率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切削力的大小的新方法铣-铣复合加工方法,顺逆混合铣-铣复合加工方法是铣-铣复合加工方法的一种形式,顺逆混合铣-铣复合加工方法中的刀盘在低转速下就能实现高速切削。顺逆混合铣-铣复合加工方法中将总磨损量平均到了不同立铣刀的不同的切削刃上从而提高了整个刀具的寿命,从方法上解决了难加工材料加工中刀具寿命短的难题。实验结果表明顺逆混合铣-铣复合加工方法发挥了铣-铣复合加工方法组合优势,部分切削力能够相互抵消,从而减小加工工件的受力。  相似文献   

3.
车铣复合与五轴加工都属于多轴加工技术,以铣刀盘的多轴加工过程为主线,阐述车铣复合加工的外圆铣削和端面铣削原理,螺旋槽的编程方法、人机对话编程与操作的实践;说明五轴机床定向加工原理和基于UG的零件CAM过程、分析RPCP刀具跟随编程的起因和原理,给出机床RPCP参数的测算方法和五轴工件坐标系的确定方法,为相关从业者提供经验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提高机床加工过程高效化和精密化的主要障碍是无法预测及控制加工误差,而加工误差主要来源于刀具和工件在铣削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通过引入铣削力和刀具偏摆因素的影响,提出铣削面加工误差预测模型,再引入机床空间误差对该误差预测模型进行修正,形成铣削面加工误差预测变异模型。通过在不同状态下进行端面铣削加工实验,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实验结果估算出的判定系数大于0.9,可知该模型对铣削加工误差的预测可信度达到了90%以上;端铣面加工误差预测模型能够正确预测铣削面尺寸误差及其随机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数控与普通铣床多次走刀端面粗铣加工中铣副用量的计算机辅助优化。以最大生产率为目标,走刀次数和每次走刀下的铣削用量为变量,建立了多次走刀端面粗铣加工的数学优化模型;提出了优化分析与数字搜索相结合的优化策略,开发了相应的CAM软件。实验验证了优化策略及软件的有效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多工序、多工种车铣复合加工需求日益增加,普通加工方式难以满足这种需求。根据这种需求,设计出立柱式车铣复合加工装置。该装置具有铣削和车削两种功能,车削时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滑板至车削位置,并由夹紧油缸顶紧滑板。铣削时伺服电机驱动滑板Y轴方向垂直运动来达到铣削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铣削加工中,采用顺铣还是逆铣方式是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及刀具切削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铣削方式的选择应视零件图样的加工要求,工件材料的性质、零件在加工中装夹的受力特点以及机床、刀具等条件综合考虑顺铣与逆铣在铣削加工中的应用.在现代加工技术中,各单位对于顺铣与逆铣的应用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掌握顺铣与逆铣的知识和在加工中的应用及切削力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工具技术》2013,(11):I0005-I0005
车铣复合加工是采用铣刀加工并旋转工件的加工过程.这种加工方式综合了铣削及车削技术,具有众多优点。近年来,随着多任务机床的推广。车铣复合加工更展现出优势。  相似文献   

9.
首先结合铣削过程分析了顺铣和逆铣的特点和应用,然后讨论了两种铣削方式的选择原则和端铣加工中的顺铣和逆铣问题,最后阐述了在数控加工和编程中两种铣削方式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使用GibbsCAM软件编制多轴车铣复合加工叶片程序的方法,实现从简单的车削到3轴铣以及高级的4轴联动铣削加工.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一些产品加工过程中,即有车序,又有螺纹孔,但车铣机床只能钻、攻较小的螺纹,较大的螺纹无法进行加工的问题,通过对SIEMENS 840D系统车铣复合机床铣削功能的研究和系统参数的修订,经过多次的调整和试验分析、改进,总结出了一套SIEMENS 840D系统车铣复合机床铣削螺纹的工艺方法和专用程序,成功解决了车铣复合机床铣削螺纹的难题,提升了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局部可重配置精密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机床的总体设计技术,设计了铣削总成、双工位数控转台、YB轴组件等主要功能模块,并在此基础上组合调试了4轴与5轴车铣复合加工机床。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光学自由曲面加工的困难,将车铣复合加工应用于光学自由曲面加工中。采用正交试验极差分析法,研究了铣刀转速、进给速度、铣削深度与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铣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按照从大到小依次为工件材料、进给速度、铣削深度、铣刀转速;增大铣刀转速和进给速度,减小铣削深度,可以获得较好的加工表面。当铣刀转速为9000 r/min,进给速度为400 mm/min,铣削深度为0.06 mm,工件材料为黄铜时,车铣复合加工光学自由曲面的表面加工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14.
在对车铣复合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形成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端面车铣复合加工粗糙度的预测模型。根据残留面积高度的几何分析,进行了残留面积高度的三维仿真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可知车铣加工中端面的表面粗糙度值并不一致,零件直径越大处残留高度越大;粗糙度值越大,随着径向尺寸的减小,粗糙度值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通常转向节加工的首道工序是铣端面钻中心孔,为避免工件掉头引起的误差,设计了一种一次完成铣钻复合工步的加工装置。本装置在对轴类零件的定位夹紧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初限位装置、轴向定位装置和自定心夹紧等装置,将轴向定位装置与夹具体分离,定心装置与夹紧复合,解决了端面既是定位面又是加工面带来的矛盾,且操作方便,加工质量好,生产效率高,通用性强。  相似文献   

16.
顺铣和逆铣作为铣削加工中的两种铣削方法被广泛地使用,两种方法的加工特点好像已经被默认在大家的脑海中.但是,随着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顺铣和逆铣的选择对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更显示出它们的重要性.文章通过数控铣削加工中采用顺铣和逆铣两种方法对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对比以及数据分析,得出一些新的结论,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龙门铣和铣镗床等大型机床上,用端面铣刀盘精铣平面的技术有了相当发展。铣削表面光洁度可达到▽7以上,甚至可达到镜面。这里介绍几种端面铣刀盘结构及应用情况. 一、端铣刀种类及切削刃形状 1.端面铣刀种类铣削平面用的硬质合金端面铣刀,根据刃磨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整体刃磨、体外刃磨和可转位(不重磨)三种。在可转位硬质合金刀片问世前,整体刃磨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2月16日,德马吉车铣复合(CTX gammaTC)体验中心在德马吉中国总部上海盛大开幕。作为2009年德马吉在全球的一个重要举措,德马吉车铣复合体验中心旨在让用户亲身体验到cTxgammaTC系列机床的特性,即集铣削加工与车削加工于一体,一次装卡即可完成铣车两种加工。以前需要通过两台不同机床来完成的加工任务,现在在一台机床上就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铣削平面时,由于切削量大,被加工平面容易受周期性冲击的影响而产生振动,影响加工精度。为了保证达到技术要求,必须进行第二次小余量精铣,这样对于多种尺寸的单调平面加工,既浪费时间、又易使操作者失误。现在介绍一种先进的铣削方法,即在一次铣削过程中,能完成粗、精铣加工。刀具结构如图1所示,设外径为D,齿数为z,每个刃齿到刀具中心的距离为D/2。若将其中m个刃齿到刀具中心的距离,改为(D/2)-△x=r,同时再下降△y。这样在铣削过程中,由(z-m)个刃齿形成第一个切削平面,而由m个刃齿形成第二个切削平面。从图2中可看出,因第一切削平面距第二切削平  相似文献   

20.
整体叶轮插铣粗加工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航空发动机整体叶轮高效开粗加工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最小二乘原则的整体叶轮插铣开粗算法,对其关键刀位确定及刀轨排布给出了较为详尽的计算与推导.基于参数辨识试验建立了插铣工艺的铣削力模型,比较了插铣算法与常规侧铣算法铣削力的差别.通过整体叶轮粗加工过程数字仿真及其在整体叶轮五轴数控工艺过程中的工程应用,验证了整套插铣工艺及算法的可行性和加工高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侧铣分层铣削相比,插铣开粗工艺过程中的径向铣削力减小50%以上,加工效率增加近一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