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加速康复理念在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阑尾炎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阑尾炎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阑尾炎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对阑尾炎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手术治疗的方法及要点.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有明显的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引入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治疗,减少了阑尾炎手术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对各种治疗措施所产生的应急反应及并发症,加快了患者的恢复,大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创伤感染创面的护理要点.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对95例创伤感染创面的惠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7例)和VSD组(48例),常规组按常规方法 治疗,VSD组分别给予武汉维斯弟成套专用敷料实施VSD治疗.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效果及愈合时间.结果 VSD组较常规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和伤口愈合时间上均较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VSD)是治疗创伤感染刨面的较理想方法 之一,手术后维持患者适当的体住,持续恒定的负压吸引,密切的护理观察和引流管的管理是护理成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采用一次性头皮针与一次性注射器进行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效果,探讨减轻患者在穿刺时的痛苦,保证血气标本质量的方法.方法将600例需抽取动脉血气标本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头皮针连接注射器采集标本,对照组直接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标本.比较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动脉血分辨率,一针多用性和患者疼痛程度的差异性.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头皮针采血其一次穿刺成功率、动脉血分辨率、一针多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采用一次性头皮针抽取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具有穿刺成功率高,动脉血分辨率好,能一针多用,减轻患者疼痛的优点,从而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降低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4.
封闭式负压引流就是利用VSD敷料(国内俗称人工皮)填充创面、创缘,敷料连同其内的引流管,粘贴上半透膜,使之处于封闭状而进行的引流.持续负压引流能彻底清除腔隙或创面各种引流液及坏死组织,确保创面洁净,加速水肿消退,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封闭式引流是一种理想的引流方法,是引流技术的革新.我院2007年4至2010年4月对56例皮肤脱套伤广泛使用VSD覆盖,并予负压持续吸引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的微创胸的临床应用价值82例.方法:应用腔闭式引流术 "益心达"中心静脉穿刺包为材料,以B超定位点为穿刺点,麻醉显效后,用中心静脉穿刺针负压进针,确认在胸腔内,置入导引钢丝,在钢丝引导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接输液袋引流胸腔积液.结果:82例全部一次性置管成功,无切口感染,68例因胸腔积液减少调整引流管位置先后继续引流.结论:该方法微创、安全、快捷、经济、操作简单、效果肯定、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住院患者因病情需要常需留置导尿管,导尿管置入成功后尾端需接一次性引流袋以利引流及观察尿量.在留置尿管期间需遵医嘱常规行膀胱冲洗或夹闭引流管以锻炼膀胱功能,然而,现在临床上使用的一次性引流管大多无调节活塞,在有以上需要时,护士只能采用止血钳或一次性引流袋小护帽来夹闭引流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脑溢血鼻饲患者不同鼻饲方法的优缺点,探讨最适合患者的鼻饲模式.方法 将80例脑溢血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泵,一次性营养泵管连接鼻胃管匀速滴注;对照组采用一次性50ml注射器缓慢注入,一次注入200~300ml,时间10~15min,注入前后均用温开水冲管,鼻饲4~5次/d.比较2组患者鼻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护理工作量.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肠内营养泵鼻饲法是一种更为安全、方便、有效的鼻饲方法,可降低鼻饲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能减少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VSD材料联合中心负压吸引法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65例采用VSD材料联合中心负压吸引的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VSD材料联合中心负压吸引方法及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与护理干预,14天后对2组患者愈后速度、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愈后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VSD材料及中心负压吸引与护理干预可改善皮肤缺损处愈后,保证了伤口良好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翻身时间不同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术前均给予健康指导,训练床上轴式翻身,训练床上大、小便;术后平卧硬板床6小时后给予轴式翻身.观察组术后给予侧位2小时与平卧4小时交替翻身,对照组给予每2小时翻身1次.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的翻身效果.结果 2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切口局部肿胀、切口疼痛、切口渗出、引流管脱落、患者对翻身不接受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侧卧2小时与平卧4小时交替轴式翻身,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患者愿意接受,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道镜及胃镜下放置鼻胆管行胆总管引流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49例采用胆道镜及胃镜下放置鼻胆管行胆总管引流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经验.结果:49例患者在采用此方法后,都得到很好的引流.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术前为患者进行解释,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术后对引流管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护士优质的护理服务能给予胆总管引流的患者更好的治疗效果,为患者日后康复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新生儿疾病筛查中不同采血部位的效果及血标本质量,探讨最佳的采血部位,提高采血质量,减轻新生儿疼痛.方法 将2009年4月1日~5月31日出生后72h的138例新生儿按照单、双日的原则随机分成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73例),观察组采取足跟内侧定位法采血:对照组则选择外侧定位法采血.比较2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和效果.结果 观察组采血一次性成功率和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出血快,不需挤压,新生儿足底水肿、淤斑和啼哭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足跟采血内侧定位法明显优于外侧定位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控镇痛泵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患者100例,按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术后用自控镇痛泵镇痛,对照组用盐酸哌替啶镇痛,观察2组患者术后24 h内镇痛效果、睡眠状态及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内镇痛效果及睡眠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且肠蠕动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1).结论:自控镇痛泵运用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明显,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快速、有效、持续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11例溃疡期压疮患者使用负压引流技术的护理体会.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保持有效负压及引流管的通畅、加强基础护理.认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压疮治疗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湿性愈合敷料对腹部术后愈合不良伤口的疗效.方法 将42例腹部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湿性敷料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所花的时间和费用.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2组患者换药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性愈合敷料治疗术后愈合不良伤口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干性疗法,具有治愈率高、伤口愈合快、总体费用降低、换药次数少及患者舒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根尖周炎常规开髓引流后进行负压引流以减轻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急性根尖周炎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2颗患牙,负压吸引引流)和对照组(70颗患牙,常规开髓引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以及根管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数字化疼痛评判法(VAS)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L-1β、PGE2和CRP变化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负压引流等一系列处置能有效缓解急性根尖周炎的症状,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8年10月至2010年1月我科对20例直肠癌行根治性前切除手术病人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同期随机选择23例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对照.比较观察两组护理方法差异,术后恢复情况及护理相关并发症等.结果: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比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相比,腹腔引流管、尿管平均放置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肛门首次排气和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提早(P<0.05),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直肠癌行根治性前切除病人中应用具安全有效,利于病人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两种气道加温湿化方法对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应用的效果.方法:将78例SICU术后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的呼吸机湿化罐方法进行气道管理,观察组仅使用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早期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单用人工鼻可以达到满意的气道湿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风心瓣膜置换术中自体血回收在节约用血、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随机将40例体外循环下行风心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不采用自体血液回收机;B组为观察组,采用自体血液回收机,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1周的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并记录术后胸腔引流量和库血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库血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胸腔引流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自体血回收能明显减少库血用量,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9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股骨头置换术,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7.92%(47/48)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81.25%),两组优良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书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术后假体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与股骨头置换术比较,手术效果相似,但优良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腔内置管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护理的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对50例胸腔积液患者应用闭式引流术前后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50例患者,经精心细致的护理,均按时拔管,康复出院.结论: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穿刺点的保护,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感染,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