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小腿软组织损伤创面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VSD及常规方法处理小腿软组织损伤患者,比较两者的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有1例患者发生伤口感染,平均创面愈合时间22.58±1.62天,对照组中有13例患者发生感染,平均创面愈合时间38.27±3.62天,实验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小腿软组织损伤中应用VSD可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降低伤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对于严重软组织挫裂伤及双下肢严重毁损致大面积皮肤缺损,开放性骨折可能或合并感染者,慢性溃疡,创面不新鲜的组织皮肤大面积缺损,肌腱外露患者,临床上单独换药争取早日植皮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每次换药清除坏死组织既给患者带来肉体上的痛苦,长时间治疗又给其带来经济负担.VSD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VSD辅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阻止了外部细菌进入创面,保证了创面内和皮肤的水蒸气正常透出,将开放创面变成闭合创面,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全方位负压,为主动引流提供了动力,促进了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刺激了组织新生,加快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我院从2010年01月 至2010年 12月应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皮肤缺损并感染、慢性溃疡患者 15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封闭式负压引流就是利用VSD敷料(国内俗称人工皮)填充创面、创缘,敷料连同其内的引流管,粘贴上半透膜,使之处于封闭状而进行的引流.持续负压引流能彻底清除腔隙或创面各种引流液及坏死组织,确保创面洁净,加速水肿消退,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封闭式引流是一种理想的引流方法,是引流技术的革新.我院2007年4至2010年4月对56例皮肤脱套伤广泛使用VSD覆盖,并予负压持续吸引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报告了13例真空负压吸引(VSD)技术治疗软组织缺损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本组引流期间1例患者2d后出现堵塞,及时冲洗后通畅,其余12例患者创面干燥、清洁,引流良好,顺利拆下VSD敷料.认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尤其对VSD进行局部观察和正确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VSD(vaccum sealing drainage),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此方法操作简便,患者的痛苦小,已广泛应用于骨科和外科的多种急慢性复杂创面的治疗或促进移植皮肤的成活方面,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充分体现该技术的优点,并且避免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就需要加强护理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VSD材料联合中心负压吸引法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65例采用VSD材料联合中心负压吸引的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VSD材料联合中心负压吸引方法及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与护理干预,14天后对2组患者愈后速度、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愈后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VSD材料及中心负压吸引与护理干预可改善皮肤缺损处愈后,保证了伤口良好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三种治疗方法的特点,观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应用保痂后期肉芽创面植皮术、切削痂异体皮打洞自体皮嵌入术和切削痂微粒皮移植术等三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保痂组(62.5±8.6)d,嵌入组(52.5±7.4)d,微粒组(52.1±6.5)d.保痂组病程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嵌入组、微粒组创面上皮化快,并发症少,愈合外观较满意.结论:伤后及时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快速有效的封闭创面,切段外源性感染等是问题的关键,并能提高大面积深度烧伤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11例溃疡期压疮患者使用负压引流技术的护理体会.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保持有效负压及引流管的通畅、加强基础护理.认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压疮治疗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整形外科多种急慢性创面治疗中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护理及术后护理.认为在应用过程中,封闭式持续负压的观察与护理非常重要,保持创面持续有效的负压是引流及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压疮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lO年1月老年糖尿病并伴有Ⅲ、Ⅳ期压疮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创面,丁胺卡那霉素消毒,济安舒能喷洒并结合红外线照射创面的方法;对照组用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创面,碘伏溶液消毒,红外线照射,呋喃西林液湿敷创面.2组常规护理相同.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2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压疮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根尖周炎常规开髓引流后进行负压引流以减轻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急性根尖周炎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2颗患牙,负压吸引引流)和对照组(70颗患牙,常规开髓引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以及根管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数字化疼痛评判法(VAS)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L-1β、PGE2和CRP变化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负压引流等一系列处置能有效缓解急性根尖周炎的症状,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在治疗放射性皮炎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1年1月接受直线加速器放疗后放射性皮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在出现放射性皮炎后用康复新液湿敷治疗,对照组涂烧伤湿润膏治疗.观察2组皮炎愈合的时间、治疗有效率及放疗中断例数及时间.结果 实验组放射性湿性皮炎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放疗中断例数实验组少于对照组,放疗中断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性皮炎患者使用康复新液湿敷治疗,愈合时间短,总有效率高,缩短放疗中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创伤骨折病人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本科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168例创伤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4例,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病人的焦虑状况进行评定.对照组采用创伤骨折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加焦虑情绪相关的护理,2周后再次用SAS量表评定,并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2组患者在护理前SAS评分分别为54.19±10.48和56.10±11.98,经统计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 后对照组SAS评分43.61±10.94,干预组SAS评分25.82±9.83,2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创伤骨折病人的焦虑情绪有明显改善,能减轻疼痛,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阑尾炎术后2种引流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阑尾炎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连接腹腔引流管.对照组采用一次性引流袋连接腹腔引流管.结果 观察组引流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腹腔残余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结论 阑尾炎术后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效果理想,操作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新鲜肱骨干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顺行交锁髓内钉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新鲜肱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髓内钉固定组和钢板固定组,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治疗,术后随访时间10~25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期间失访患者7例,得到随访患者35例(髓内钉组21例,钢板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钢板固定组的优良率(92.8%)高于髓内钉固定组(71.5%)(P<0.05);髓内钉组延迟愈合(>16周)患者10例(47.6%),钢板组延迟愈合患者3例(21.4%),延迟愈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无桡神经损伤、无感染;钢板组桡神经一过性损伤1例(7.1%),发生感染1例(7.1%).结论:新鲜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和钢板固定均可达到治疗目的,钢板固定后功能恢复优于髓内钉固定,钢板固定后延迟愈合患者比例低于髓内钉固定患者,临床可根据骨折的部位和类型选择内固定;在适应证相同的情况下,建议使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肱骨干骨折.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伤口护理原则是保持伤口干燥,避免细菌感染.科学家们经过三四十年的研究,于1962年由医学家Georges.D.Wingter提出了创伤湿性治疗理论,证实了上皮细胞必须在润湿的环境下才能快速增长,促进伤口愈合[1].于是"保持创面干燥疗法"被"伤口湿性愈合理论"所取代.本院收治了1例臀部及骶尾部巨大压疮的患者,运用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对其伤口进行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LEEP术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辛复宁)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将146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术后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3~5d,实验组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辛复宁)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和治愈时间.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12周后实验组治愈率(93.15%)高于对照组(80.82%),治愈时间显著缩短(均p<0.05).结论 LEEP术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辛复宁)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疗效好.做好治疗前心理护理、治疗中的病情观察及注意操作事项和健康教育,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疗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手术治疗的5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结合我院实际及相关的文献,总结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将其与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手术治疗的5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CPR、肺部感染率、1年及3年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d、7d的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1年及3年的生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肺癌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回肠造口周围皮肤炎患者行气囊导尿管引流封堵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54例回肠造口周围皮肤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4例使用气囊导尿管引流封堵治疗,定时释放气囊压力和更换导尿管,造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锌软膏.同时使用全身抗生素治疗.对照组20例按传统的护理方法,用温生理盐水对造口进行定期灌洗,造口局部保持清洁、干燥,造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锌软膏,同时使用全身抗生素治疗.结果 2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气囊导尿管应用于回肠造口周围皮肤炎引流治疗,能减少粪便和肠液对造口周围皮肤的刺激,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及比较皮内缝合法与常规缝合法缝合脊柱后路手术切口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3月间,在本科进行的100例腰椎后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50例采用皮内缝合法缝合切口,50例采用常规缝合法缝合切口.比较2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皮内缝合法的切口愈合时间为6~8d,常规缝合法切口愈合时间为9~12d;皮内缝合法组的患者住院时间为5~9d,常规缝合法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12d.皮内缝合法组的切口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常规缝合法组4%的患者出现切口并发症.结论腰椎后路手术采用皮内缝合法与常规缝合法相比有切口愈合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少的优点,而且外观美观,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