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地质雷达的探测原理、应用方法及其在成渝高等级公路缙云山隧道中探测塌方及溶洞方面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
围岩松动圈范围的确定在隧道工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基于地质雷达探测原理,分析了用地质雷达技术确定隧道围岩松动圈范围的可行性.利用TLD-2100地质雷达对张家界永定区老木峪二号隧道进行了实地探测,通过IDSP6.0系统对雷达波形图的分析,同时结合相应的雷达频谱图,确定了该隧道围岩松动圈范围.为隧道围岩松动圈范围的确定提供了一种可靠方法,同时对隧道的开挖、支护等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岩溶地区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不良地质体,常给工程建设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此采用地质雷达法来预测预报前方异常地质体情况。分析了地质雷达探测原理、数据处理方法,以及雷达信号在岩溶发育区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通过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探测应用,实际开挖揭露的溶洞与雷达预报的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瞬变电磁法和地质雷达超前探测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并以南平联络线公路工程A9标太宝山隧道地质综合物探超前预测预报为例,研究了两者工作的基本步骤,分析了瞬变电磁法和地质雷达在探测隧道掘进前方岩层中地质异常体的效果,研究表明了地质雷达和瞬变电磁两种超前探测技术在隧道掘进中综合应用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具有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地质雷达技术对煤矿井隧道进行连续超前探测,研究地质雷达技术在煤矿井隧道施工超前预报中的工作规律。首先通过分析以往非煤矿井隧道地质雷达超前预报不良地质体的探测资料,总结出几种隧道内典型不良地质体地质雷达异常特征,并深入探讨如何结合这几种地质雷达典型异常特征来解决煤矿井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问题;其次以贵州六枝某煤矿井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为例,采用已总结得到的煤矿井隧道地质雷达波异常特征分别对矿井内部隧道掌子面前方岩溶溶蚀、构造节理裂隙及富水等常见的不良地质异常进行探测分析;最后通过实际隧道开挖来验证地质雷达异常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煤矿井隧道施工提供较准确的预报信息,更好指导隧道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6.
某高速公路隧道为穿煤段施工,存在断层、破碎带、裂隙、岩溶等不良地质体,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因此,采用地质雷达进行超前探测。介绍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和本次探测的施工方案,并根据探测数据分析隧道前方的地质条件。将物探结果与钻探结果以及开挖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地质雷达在复杂穿煤工程中的探测效果,总结了影响探测结果的原因、并提出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预报的可靠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姚亮  王志斌 《采矿技术》2013,(4):131-132
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建设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提前掌握隧道周围以及掌子面前方的围岩和水文地质情况对于施工质量控制、安全控制、成本控制都有重要的意义。简单地介绍了地质雷达原理及其应用方法。在某隧道工程施工中,使用瑞典RAM-AC地质雷达进行了超前探测,将探测成果与实际围岩相对比,证明地质雷达探测是隧道建设中的一种较好的超前探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地质雷达技术对煤矿井隧道进行连续超前探测,研究地质雷达技术在煤矿井隧道施工超前预报中的工作规律。首先通过大量的煤矿隧道地质雷达超前预报探测资料,分析总结出几种煤矿井隧道内典型不良地质体地质雷达异常特征,并深入探讨如何利用这几种地质雷达典型异常特征来解决煤矿井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问题;其次以贵州六枝某煤矿井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为例,采用已总结得到的煤矿井隧道地质雷达波异常特征分别对矿井内部隧道掌子面前方岩溶溶蚀、构造节理裂隙及富水等常见的不良地质异常进行探测分析;最后通过实际隧道开挖来验证地质雷达异常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煤矿井隧道施工提供较准确的预报信息,更好指导隧道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9.
隧道进行掘进时对隧道掌子面之前的区域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可以在许多情形下对存在的可能会影响施工安全的地质状况进行预警,探地雷达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根据对探地雷达探测剖面的合理解译,可以提前预判富水区等地质情况的存在并及时做出处理。以青岛地铁某区间为例,运用探地雷达检测技术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探测,在通过某富水区时显示某区段可能存在较大范围水囊,随后通过高密度电法检测技术对该区域进行探测,证明了得到的探地雷达探测剖面解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结合工程实例,阐述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对该项地质雷达探测施工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如测线布置、数据采集、数据图像处理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通过几幅典型雷达图像分析,对几类不同目标物所产生的异常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该文简要介绍了地质雷达的基本原理、测线布置方法及参数特征,并结合电磁波反射理论讨论了雷达图像的解释方法;根据应用实例,分析和阐述了完整岩体、断层破碎带、富水带、裂隙密集带及岩溶发育带等几种典型地质体在地质雷达探测中的成像特点;通过应用实例,表明地质雷达技术用于超前地质预报,指导现场施工是准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地质雷达在隧道检测中具有无损、快速和高分辨率等特点.该文介绍了地质雷达的原理及其探测方法,并通过实例证明了地质雷达在钢筋分布及数量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地质雷达在岩质隧道施工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工程中存在许多难以预测的工程地质现象,一些不良地质现象直接影响正常的隧道施工。地质雷达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可以确定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特征,为隧道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信息,确保施工安全。该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说明地质雷达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某隧道工程中,将TSP(隧道地震预报)方法和GPR(地质雷达)方法联合应用于超前地质预报,以最大限度的消除资料解释的多解性,并重点研究了不良地质段围岩赋水情况的超前地质预报问题。实践证明,TSP方法和GPR方法相结合的超前预报,有利于及时了解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从而有效的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深埋采场压架切顶诱发井下泥石流形成机理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灰岩地区隧道修建过程中,制约安全高效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隧道掘进工作面前方的不良地质情况,加之溶洞、断层与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如何提高隧道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的判释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为便于对地质雷达信号图谱特征进行定量解释,开展了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正演模拟与室内物理模型实验。在小波变换与奇异性检测原理的基础上,构造了与地质雷达发射子波波形相似度高的雷达小波基,添加到小波分析工具箱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雷达小波基的小波变换时能密度法,将其应用于空洞充填物正演模拟与模型实验地质雷达信号的定量识别,并与波形分析法、Db4小波变换法和雷达小波变换法的识别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波形分析法虽能有效识别空洞充填物的尺寸大小,但需通过反射系数等先验知识来确定空洞充填物的界面反射位于波峰或波谷;Db4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易得到地质雷达信号奇异点,但奇异点的提取位置与不同小波基的时频局部化特征有关,Db4小波变换法识别结果的相对误差约15%;雷达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与小波变换时能密度法的识别效果均较好,但小波变换时能密度法的分辨率更高,且不需选择最优尺度。当空洞充填物的尺寸大于电磁波波长时,小波变换时能密度法识别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6.
张胜  何文超  黎永索  胡达  蔡鑫 《煤炭学报》2019,44(11):3504-3514
灰岩地区隧道修建过程中,制约安全高效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隧道掘进工作面前方的不良地质情况,加之溶洞、断层与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如何提高隧道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的判释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为便于对地质雷达信号图谱特征进行定量解释,开展了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正演模拟与室内物理模型实验。在小波变换与奇异性检测原理的基础上,构造了与地质雷达发射子波波形相似度高的雷达小波基,添加到小波分析工具箱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雷达小波基的小波变换时能密度法,将其应用于空洞充填物正演模拟与模型实验地质雷达信号的定量识别,并与波形分析法、Db4小波变换法和雷达小波变换法的识别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波形分析法虽能有效识别空洞充填物的尺寸大小,但需通过反射系数等先验知识来确定空洞充填物的界面反射位于波峰或波谷;Db4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易得到地质雷达信号奇异点,但奇异点的提取位置与不同小波基的时频局部化特征有关,Db4小波变换法识别结果的相对误差约15%;雷达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与小波变换时能密度法的识别效果均较好,但小波变换时能密度法的分辨率更高,且不需选择最优尺度。当空洞充填物的尺寸大于电磁波波长时,小波变换时能密度法识别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7.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在指导隧道安全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探地雷达法作为常用的隧道超前预报方法,具有探测效率高、对施工干扰小的优势,但在成果精确解释和探测深度方面存在不足。运用gprmax正演模拟软件,探讨了正演基本参数的选取,对隧道施工中遇到的常见不良地质异常体进行正演计算,得到不同地质异常体的正演图像特征,并结合工程实例,为探地雷达在隧道超前预报中取得更好的探测效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赵超  朱敏  闫理威 《山东煤炭科技》2020,(3):159-160,166
山东新巨龙煤矿正在掘进2306N皮带机头通道及下平巷,巷道平距全长为1263m。巷道通过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为了减少水害等不良地质体对施工的影响,应用地质雷达对掘进工作面前方的地质情况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经过与实际开挖情况对比证明了地质雷达对该类地质情况巷道施工预报的可靠性,对同类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隧道软弱断层破碎带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阳隧道软弱断层破碎洞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坍方、拱顶落石、掌子面涌泥、支护开裂剥落等造成施工障碍的工程难题,结合隧道所处地质条件、地理位置及施工措施等因素拟定安全施工控制技术方案,施工实践效果良好,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岩溶地质对隧道施工稳定性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依托工程的工程地质特点,利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选取典型断面,通过分析有溶洞与无溶洞两种工况下隧道开挖引起的隧道围岩的位移、应力等指标的变化,来评价溶洞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指出岩溶离隧道顶部较近时,隧道开挖可能使顶板断裂而出现垮塌,从而造成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