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吹填软土具有明显的次固结特性,对地基处理的工后沉降具有重要影响,为明确吹填软土次固结特性及影响因素,该文通过对汕头吹填淤泥进行一维固结试验,分析其吹填软土主、次固结变形特性,并从卸载再压缩、预固结荷载、超载比等方面对次固结系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吹填软土主固结系数与固结压力呈指数函数的关系,次固结比和回弹次固结比均随超载比(卸荷回弹比)增大而增大,随预固结压力增大而减小,其与超载比和预固结荷载呈双指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深厚软土地基上进行道路工程,软土的沉降固结规律是设计和施工的分析重点。该文结合上海宝钢滩涂圈围区域道路工程实例,利用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PLAXIS,模拟路基的分层填筑施工过程,分析地基变形和应力的变化,从而认识该区域软土沉降固结的发展规律,为设计和施工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填土分为杂填土、素填土和冲填土三类,其共性为成份混杂、不均匀性、中压缩性、湿陷性、松软、欠固结、低强度等不良特性,用于工程建筑必须进行地基处理.介绍一种效果较好的值得借鉴的地基处理措施低平原地区冲填土、淤软土强夯地基.通过对强夯地基施工进行了系统的跟踪检测,将成果进行对比,并采用静荷载试验进行验证,确认在低平原地区南通崇川区长江边岸冲填土地基进行强夯处理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可靠的.因此在南通市和其他低平原地区进行地基处理时可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朱森红 《中州煤炭》2020,(1):95-98,102
目前强夯法常用于吹填土地基处理当中,当吹填土周围有重要的工程时,必须要考虑强夯作用对吹填土区域周围环境的影响,不仅要满足地基处理的要求,同时也要确保强夯影响范围内工程设施的安全与稳定。根据某吹填土地基处理工程项目,通过开展现场强夯试验,考虑了强夯作用对吹填土区域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吹填土区域周围环境位移、深层水平位移、加速度等相应指标的监测工作。得出结论,强夯法施工满足吹填土地基土预处理要求,对吹填土区域附近的环境影响较小,满足控制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5.
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桩承式加筋路堤的时效性变化规律.通过无桩无筋、无桩加筋、竖向桩体及水平加筋联合使用3种情况对比研究,分析了路堤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中超静孔隙水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了路堤水平位移、沉降和工后沉降、筋材最大拉力及桩体荷载分担比随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论可为软土地基上路堤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桩孔孔壁土体稳定力学平衡方程及吹填土层流变特征,从力学、变形两方面阐述了沿海地区吹填土层内桩孔缩径原因,并结合工程实例进一步研究了吹填土层内桩孔缩径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桩孔缩径-时间关系与吹填土流变性质具有相似性,前期桩孔缩颈随时间呈线性增加,而后呈现明显的非线性增加趋势;(2)桩孔缩径量及变形速率随泥浆比重的增加而减小;(3)借助建立的拟合曲线方程可进行预测缩径量及变化区间。同时提出了相关减小桩孔缩径的措施及建议,为沿海吹填土地基中防治钻孔灌注桩桩孔缩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面积堆载作用下滨海吹填软土地基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大面积堆载场地设置地表沉降监测仪器,进行历时3年的现场监测,对大面积堆载作用下滨海吹填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大面积堆载作用下软土地基变形特性不同于常规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变形特性的规律,总结了大面积堆载条件下软土地基变形沉降的规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了地基沉降变形规律,分析了地基破坏模式,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有着较好的一致性,在400 k Pa堆载力的作用下,最大沉降值约为1.6 m。  相似文献   

8.
吹填土真空预压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海造陆形成的陆地是由含水量在80%以上的超软土形成。随着围海造陆的发展,吹填区底面标高越来越低,吹填土厚度由原来的2m达到现在的10m左右,使真空预压法进行地基加固时发生很大的压缩变形。在现场真空预压检测过程中发现土体加固后表面十字板强度可以达到40kPa左右,但地表3~4m以下土体十字板强度只有10kPa左右。通过超软土真空预压室内模型试验发现加固后由于超软土发生很大的压缩变形,使排水板发生了很大的扭曲变形,甚至发生局部折断现象,导致排水板失效或效率降低,从而使土体加固效果欠佳。在模型试验过程中对孔压、真空度和土体表层的沉降进行了观测,对加固后土体的含水量和十字板强度进行了测量。研究成果为探索更有效的加固深厚吹填土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型刚性基础软土地基真空预压固结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刚基础对地基的固结变形要求较高,尤其是软土地基,设计和施工的难度都较大。通过对浙江某污水处理厂地基处理过程的分析,介绍了真空预压法在处理软土地基时固结变形的数学计算模型和具体的计算方法。所得计算结果基本反映了地基实际变形过程,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指导设计和施工的参考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局部软弱地基上加筋路堤技术具有施工便捷、造价降低、路基承载力提高、路堤不均匀沉降减少等优点,但其作用机理和变形特性相当复杂,国内尚无相关规范可循。通过拉格朗日描述位移的大变形有限元分析法对局部软弱地基上加筋路堤的作用机理及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侧重分析了该类路堤顶部和底部最大差异沉降、路堤中心轴处分荷比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局部软弱地基上加筋路堤通过土拱效应和拉膜效应的耦合作用分担了部分荷载,从而有效减小了作用在软弱地基上的荷载;路堤填土层间土拱效应受填土高度和软弱区宽度影响较大,软土压缩系数、加筋体抗拉刚度、软弱区深度对土拱效应影响甚微;局部软弱土与加筋体存在"互补作用",但现有的设计方法常忽略此点,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11.
动力排水固结法软基处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程实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静载荷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钻孔取土、室内土工试验、压实度试验及浅层沉降监测、分层沉降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等手段对动力排水固结法的加固软弱地基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软弱地基经动力排水固结后,其沉降量在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不久即可达到相对稳定,地基承载力明显提高,土体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软土在负压下进行排水固结产生的变形很大,属于大变形问题。分别利用大变形和小变形数值方法对负压下软土固结性状做了数值模拟,主要包括固结沉降和固结过程中的孔压变化,并与现场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利用大变形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3.
软土地基筑坝固结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程  郭金峰  杨永生 《金属矿山》2016,45(7):104-108
为研究利用塑料排水板处理的深厚淤泥质软土地基在筑坝过程中的固结变形行为,利用修正剑桥模型结合Biot固结理论,建立软土地基上分层填筑过程中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出坝体和地基的沉降、水平位移以及孔隙水压力分布情况。将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坝体上游最大水平位移接近0.28 m,实测该断面上游最大水平位移为0.25 m;监测管位置计算出的竖向沉降最大值在1.8 m左右,实际沉降管测得的沉降值为1.76 m。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较为吻合,计算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坝基和坝体固结变形分布特征和超孔隙水压力消散的情况,为本工程和其他类似工程的安全建设和稳定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软土地基处理过程监测及效果检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程实例的基础上, 通过综合运用浅层沉降监测、分层沉降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室内土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手段对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2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真空预压后, 软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土体强度增长明显, 承载力有较大提高, 软基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堆载预压法也有较为明显的处理效果。通过对监测和检测数据的综合分析, 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可以为软土地基处理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数, 同时可对软土地基处理设计和施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矿山建设需要配套建造用于处置突发事件的大型场坪出现的大面积软土地基的情况,以某地处漫滩区域、场内分布水塘的矿用应急场坪为例,从较常见的几种地基处理方法中,通过技术比较和经济分析,最终选用降水+强夯的处理方法。其施工工艺是通过井点降水将地下水位降低至适当标高后,使用强夯使地基土体密实,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为确定最适合该场坪的地基处理方法,设立了4个试验段进行试夯,并通过静力触探、荷载板等试验得到了各试验段地基压缩性及承载力参数,选出最优施工方并用于场坪施工中,还以完工后实测信息验证优选的方案和技术参数的先进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露天矿排土场软土地基滑坡问题,考虑土体的弹塑性性质以及排土工艺对软土地基变形的影响,对本钢歪头山铁矿排土场软土地基进行了弹塑性固结变形分析,得到排土场地基在逐级加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孔隙水压力变化曲线,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计算结果能够较好地符合实际,可以用于同类型矿山排土场软土地基的破坏变形分析。  相似文献   

17.
真空渗流场的形成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基在“真空预压”法处理过程中的固结,不是因其所谓的“真空荷载”进行“预压”所致,而是因“真空渗流场”的形成并在其作用下产生“渗透固结”所致。全文详细探讨了“真空渗流场”的形成机理,包括该场中孔隙水运动的物理模型和土体固结的物理模型。在对土体固结模型探讨的过程中,首次将“有效应力”的概念扩展成“竖直向”有效应力和“水平向”有效应力两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弹簧固结模型”。从有效应力发展过程的角度探讨“真空渗流场”的形成过程时,发现该模型能较好地符合“真空预压”对软基的作用实质。  相似文献   

18.
承德某桩基工程,在无法干成孔作业的巨厚层矿渣地层中,首先采用双液注浆法加固,然后再进行旋挖钻机干成孔。实践表明,该方法在处理松散的巨厚填土层加固是可行的,能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控制配比和溶液的使用量是关键;加固后的土体自稳能力和承载力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