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绿色供应链管理应对RoHS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军  熊振华  萧瑞化 《家电科技》2006,27(10):60-62
欧盟的电子电器产品有害物质限用指令(RoHS)于2006年7月1日起开始生效.这项指令管辖范围遍及整个电子电器产业链,不仅影响整机制造商,还将涉及相关零部件,塑料等包装材料企业。因此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应对RoHS指令的有效措施。本文结合RoHS评价要素的展开,介绍企业如何应用AHP方法评价优选供应商,满足RoHS指令要求,从而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配合企业学习中国RoHS法令和欧盟RoHS指令,介绍了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的6种(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联苯醚)有毒有害物质的情况及应对措施。分析了中国RoHS法令与欧盟RoHS指令的相同点及不同之处。给出了6种有毒有害物质的上限限制量,涵盖的产品及欧盟RoHS指令豁免项清单汇总1~29项。建议企业要认真对待RoHS指令,尽量采用源头治理的新理念,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3.
欧盟颁布的《电子电气设备废弃物指令》(简称WEEE)和《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简称RoHS指令),是欧盟在环保领域的又一新举措。WEEE指令要求从2005年8月起,在欧盟市场上销售电子电气产品的生产企业必须自行承担报废产品回收、处理及再循环的费用;RoHS指令要求从2006年7月起,进入欧盟市场的电子电气产品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本文通过对两指令内容、性质和立法宗旨的研究,探讨了其对我国的影响和我们应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分析欧盟RoHS 1和RoHS 2指令核心内容和理解误区,对出口欧盟照明电器企业应对RoHS指令提出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5.
欧盟RoHS指令与电池指令解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欧盟RoHS指令(关于电子电气设备中有害物质使用的限制)从200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指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企业如何应对?怎样进行符合性评价?电池生产商还应执行哪些相关指令?上下游产品标准不一致时到底按哪个标准执行?根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7月5日北京会议精神,现对欧盟RoHS指令及与电池相关的环保指令作如下解读,并对其间的相互关系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RoHS指令对中国家电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涛 《电器》2004,(10):50-52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要求,其各成员国必须在2004年8月13日之前依据WEEE指令和RoHS指令制定本国的相关法律,并在2006年8月正式实施。两个指令都要求制造商负责任,但是达到RoHS指令是进入欧盟市场的前提,而履行WEEE指令的回收责任则建立在已经进入欧盟市场的前提下。因此,应对RoHS指令,对中国家电行业而言,更为急迫。 RoHS指令介绍 作为WEEE指令的有力补充,RoHS指令意在减少废旧电子电器产品(WEEE)中有毒物质对环境的影响。RoHS指令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自2003年欧盟RoHS指令颁布以来,上海捷莱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就意识到执行指令给电子电器设备制造商及他们的供应链带来的挑战和经济负担。为了协助企业全面应对RoHS指令,为客户提供世界一流品质  相似文献   

8.
WEEE及RoHS指令在欧盟各国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涛 《电器》2004,(11):48-49
按照欧盟WEEE指令以及RoHS指令的要求,欧盟各成员国(新加入的十个欧盟新成员国除外)必须在2004年8月13日之前根据两指令制定本国的WEEE和RoHS实施法令。但是鉴于欧盟的复杂状况,各个成员国的国情不同,制定的法令虽然和原指令一致,但是其回收体系、具体要求还是千差万别,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欧盟成员国都按时将两个指令转化成本国法律或法令。在此,《电器》杂志将连载欧盟各成员国WEEE和RoHS实施法令的重点内容、以及已有的或者在建的回收体系及运行机制,供国内企业作参考。  相似文献   

9.
欧盟发布的RoHS与WEEE两指令已经快三年了。两个指令实施得怎样?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最新的进展?对我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我国有关部门和业界都采取了哪些行动与措施等等。这都是工业界很关注的问题。为使读者对欧盟指令有较深入、清晰的理解,本文给出欧盟影响工业界的重要环境法规图,向读者介绍ROHS与WEEE指令出台的背景,指令的主要内容、最新进展及我国的应对情况等问题,本文主要是跟踪RoHS指令最新消息并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张晓玉 《电器》2006,(8):22-24
“自从海尔RoHS应对小组成立以来,我们这些人就一直没闲着,已经三年了。”2006年7月24日,海尔集团负责RoHS工作的刘振刚在接受《电器》记者采访时说。“最让我们高兴的是,我们的产品现在已经完全符合欧盟的环保要求,RoHS指令不会影响我们的产品出口。”2006年7月1日,欧盟RoHS指  相似文献   

11.
《电力信息化》2007,5(3):33-33
RoHS是有害物质使用限制(Restriction on the use of Hazardous Substances)的缩写。2003年2月欧盟正式发表了欧盟指令2002/95/EC。这一RoHS指令在法律基础上提供了多种类型的新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讨论了欧盟RoHS和WEEE指令颁布以来电子电器零部件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并总结了当前一些零部件企业对欧盟两个指令的应对,最后提出了零部件企业建立自己的绿色产品管理系统的想法。  相似文献   

13.
欧盟RoHS指令对我国微电机行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苏亚 《微电机》2007,40(6):73-75
欧盟RoHS指令的正式实施,对我国今后微电机产品的出口在有害物质减免(HSF)和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介绍了RoHS指令所涉及的产品领域,并指出我国微电机产业面临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对策,尽量减轻RoHS指令对企业出口产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电工材料》2005,(2):46-46
2005年4月17-19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CCCME)在云南昆明召开应对欧盟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和《废旧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指令)研讨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姚文萍副会长到会并讲话,指出欧盟RoHS和WEEE指令的实施,是社会技术进步的体现,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王海涛 《电器》2006,(1):45-45
根据2002/95/EC《限制在电子电器产品 中使用某些有毒物质的指令》(即 RoHS指令)第4(1)条的要求,欧盟委员 会已对一些物质进行评估,从而确定这些物 质是否要破列入限制使用的清单。经过全面 的评估、意见征询后,备受关注的欧盟RoHS 指令有毒物质豁免清单终于在2005年10月 正式对外公布。  相似文献   

16.
万春晖 《电器》2006,(10):48-49
欧盟RoHS指令已经实施,世界其他国家的新兴立法也不断涌现。在美国,有关立法在州政府层面一直相当活跃,在环境立法方面表现活跃的各州之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以下简称加州)在环境法规的制定上一直领先。早在2003年,加州就制定了《电子废物再生法》,即参议院法案S.B.20及稍后的修正案S.B.50,规定了视频显示设备回收再生和限制物质要求。这部法案通常被称为“加州RoHS”,与欧盟RoHS指令相比,“加州RoHS”,有其独特之处。本文中,我们将比较这两个法令的异同,以及企业应如何应对美国加州的RoHS立法。美国加州《电子废物再生法》(S.B.20…  相似文献   

17.
徐航 《家电科技》2006,(12):14-16
采访背景:国内家电出口企业,多数已经开展了应对欧盟RoHS的工作。对于企业来说,要表明自己的产品符合要求,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基于产品,企业可以通过测试报告或技术数据,来证明产品中的每种材料都符合RoHS指令。而另一条路是基于过程,通过对产品形成的整个流程进行控制,通过规范  相似文献   

18.
为了配合企业学习和应对欧盟RoHS指令,分析了中国在电子电气产品中限制使用的6种有害物质的现状和应对措施.给出了适用的电子电气设备表、RoHS检测项目、6种有害物质的限量、RoHS指令豁免清单等有关参数.介绍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实施的RoHS自愿认证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19.
依据欧盟RoHS指令草案COM(2008)809/4版第4条第7项规定“当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或环境具不可接受风险时,特别是列于附录3之物质(HBCDD、DEHP、BBP、DBP),必须以整个欧盟为基础来探讨。而列于附录4之限用物质限值应依REACH法规69~72条的方式进行重新评估。因此推估,新版RoHS不会增加限用物质,而是依未来风险评估结果而定。  相似文献   

20.
《日用电器》2009,(10):3-4
9月3日,欧盟理事会秘书处向欧盟成员国代表提出新的RoHS指令和WEEE指令修订草案文本。去年12月3日,欧洲委员会首次提出RoHS指令和WEEE指令的修订草案(COM(2008)809和COM(2008)810),修订的目的在于收紧现行法规、提高生产商责任以及加强欧盟27国的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