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人车共存道路——迈向人性化的道路规划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家的汽车发展政策导向之下,城市机动化是中国大中城市不可阻挡的趋势。传统的道路形式已无法很好地解决居住区道路上人和车的矛盾。20世纪70年代首先出现在荷兰的人车共存道路,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积极应对机动车威胁的居住区道路形式,更重要的是它必将强烈冲击国内传统的道路交通规划观念。 相似文献
2.
3.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广州市现有的内环偏心结构,不利于新区组团中心的形成和交通的均衡分布,造成交通过于向中心区聚集。为缓解新一轮的交通阻塞,文章在分析广州道路交通现状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原有中心组团道路系统的规划布局,提出按照"扩容、分层、快捷"的指导思想,规划增建一条高容量、连续流、快捷的介于快速路和城市主干道之间的城市准快速环路--快捷路,以此来完善道路系统结构和提高交通效能。 相似文献
4.
自从1953年梁思成的建筑美学思想被批判为“大屋顶主义”“复古主义”以后,很长时间内“民族形式”的建筑几乎成为园林建筑的“专利”,应该说,这是园林界的一大贡献,可以设想,如果当时连园林中的传统建筑都像北京城门楼一样被毁掉了,中国的古建筑文化现在会是一幅如何悲惨的景象。时至今日。园林界“传统风格”的建筑设计、施工和维护队伍仍然是业界最强大的,于是形成国内大量的传统步行商业街由园林界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的局面。我想, 相似文献
5.
居住区人车交通组织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居住区人车交通组织主要有:无机动车交通发生、人车共存、人车分流、人车部分分流等四类共十种形式,它们分别产生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有各自的适用条件。在实际选择人车交通组织方式时应居住区的区位、等级规模、交通结构、建设资金以及民居出行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具体情况而定,并在道路系统规划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居住小区环境的潜在可利用空间———道路空间的再挖掘,提出创造道路复合环境景观的多功能交往空间,提出在此基础上的人车共存体系,实现道路空间的环境景观功效。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植物种植的平面布局和立面布局。并对自然城市道路之步行商业街道路植物景观特点及模式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9.
以同济大学校园交通规划为例,分析了其道路网、道路分级和道路使用情况,从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两方面论述了同济大学的校园道路交通组织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使同济大学校园交通规划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研究天津市解放南路地区微山路东侧地块的规划设计,归纳设计过程所应对的有关设计定位、功能分区、交通设置、邻里关系的环境营造等主要问题,总结本次设计时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提出设计者对住区设计的几点看法和对住区建设的时代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根据景区生态环境的要求,对景区内的道路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景区的交通组织规划与设计理念,从过境交通、出入境交通、内部交通三个层面详细论述了风景旅游区交通组织规划与设计方法,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2.
指出历史商业街的广告牌,不仅起到烘托商业氛围的作用,同时也要考虑其对历史商业街整体立面形象的影响,通过对中山路商业街广告牌的现场调研,针对历史商业街中广告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广告牌与历史建筑能更好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人们对住宅设计提出的新要求,从居住生活的舒适性、居住空间的适应性和居住建筑的经济性等方面,提出了商业住宅区的规划设计目标,以实现房地产开发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城市道路绿化的重要性,阐述了城市道路绿地总体设计,根据道路种植设计原则,系统归纳了城市道路绿化的规划与设计要点以及植物的选择,通过绿化设计,以期达到美化街景、净化空气、保护路面、维护交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选取上海及广州著名商业大厦为案例蓝本,重点从区位特征、空间布局、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建设等方面对比分析其配套停车场的设计和运营效益,研究成果对我国商业建筑地下停车场规划、运营及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结合益阳福中福国际城项目实践,指出了规划设计应遵循生态、文化、现代、综合效益以及以人为本的原则,总结了城市商贸城的规划设计方法,为今后城市商贸城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理念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道路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析,以此对城市道路设计的理念做了初步的探索,进一步提出了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一些具体策略,对确保道路使用功能、塑造城市形象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城市道路绿化的目的和要求,针对目前道路绿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道路绿化应适时适地、适地适树、合理规划、科学配置,从而为城市居民创造出良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