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因埠而兴的湖北古镇--阳新龙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百浩  鲁锐 《华中建筑》2005,23(4):152-155,162
阳新龙港是一个因埠头而兴的湖北古镇,大革命时期曾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中心,被誉为"小莫斯科".她以"三山·两河·一新城·一老街"的古镇空间结构、"背河式"生长的街道形态、富有节奏的街道界面以及亲切宜人的转角空间勾勒出龙港古镇的空间特色,天井、亮斗的灵活运用体现其建筑特色.  相似文献   

2.
因岭而兴的湖北古镇--钟祥张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百浩  周红 《华中建筑》2005,23(6):159-163
该文从湖北钟祥张集古镇特殊的地理环境背景出发,分析了"枕山环水"的选址特色,"三山·两河·一老街·一新区"的空间格局以及"两关三巷六门"的防卫型布局特点,研究了街巷空间尺度,双重檐建筑特色及排水系统.  相似文献   

3.
二○○三年第一期 (总第 89期 )·城市规划与环境建设·重庆“磁器口”古镇的复兴———浅析城市滨水区空间的再开发利用张向华 ( 1 )……………·建筑设计·刚柔相济 既崇且丽———成都爱道堂改扩建工程设计浅谈李叙云 ,等 ( 3)……………………………………………………“芙蓉古城”之苏式院落设计贺 刚 ( 5)………………………………浅谈住宅给水排水管的设计徐子岚 ( 7)………………………………·建筑论坛·凹入在建筑造型中的作用及视觉印象董建伟 ,等 ( 9)…………………“过渡”空间的遐想———井研县熊克武故居印象章 斌 ,等 …  相似文献   

4.
荷兰建筑师赫曼·赫兹伯格(Herman Hertzberger)是结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思想上继承了阿尔多·凡·艾克将"深层无意识结构"这种结构人类学的思想运用于建筑设计中的理念,更进一步提出了"多价性"空间(Polyvalence)这一全新理论,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设计作品当中。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引用"拼贴城市"的相关理论分析福建省泉州市峰尾古镇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介绍了各个历史时期古镇的空间形态拼贴进程,并从自然、历史、人文等方面对古镇空间的拼贴进行评价,最后反思了古镇的当代破坏并阐述古镇形态历史拼贴方式对当代古镇更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规划书市     
《城市规划》2002,26(5)
《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城镇空间结构与形态》段进、季松、王海宁 ,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定价 :6 2 0 0元。本书以具有明显地域自然条件与文化传统特征的太湖流域为研究范围 ,以案例分析为主 ,运用结构主义关于结构的三种数学原型对传统小城镇的空间结构进行解析 ,揭示其深层次的空间组织规律 ;运用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美学等学科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对古镇空间形态进行分析 ,揭示人的心理行为与城镇空间及建筑环境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关系。《城市空间与景观设计》[美 ]约翰·莫里斯·迪克逊编著 ,王松涛 ,蒋家龙译 ,…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湖南靖港古镇的形成因素出发,结合其自然地理条件与历史、经济、文化背景,分析了"两水五堤,新老分置"的古镇空间形态,阐述了"八街·四巷·七码头"的历史镇区空间结构及特有的街巷空间序列和节点空间,研究了古镇的建筑及其营建特色,以揭示靖港古镇的地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传统民居空间分析,探讨了地域性特征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转化和表达方式。从实际空间体验出发,以黑-白-灰三个层次研究了不同地区民居的空间构成。结合成都街子古镇山外山社区服务中心的设计实践,论述了以民居空间为原型、运用"抽象-简化-重组"等手法表达内在地域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宣化店古镇的形成因素出发,结合古镇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洞悉古镇演变历程。对防御型的平面格局、"带状线性布局"的古镇空间形态、"一主街、一次街、多支巷"的历史镇区空间结构及其街巷空间序列和"四门、两楼、一庙、一馆"节点空间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古镇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物质载体面临巨大的破坏,鉴于这种不利局面,笔者提出了对古镇街巷空间规划保护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0.
栏目及篇名 作(译)者 期次 起始页 人聚环境与21世纪华夏建筑 龙潭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之二··一 万民 许剑锋 段 炼 李泽新 刘 俊31 关于黄土高原城乡住区的集雨节水………………………………………·陈 洋 周若祁sl 与自坝共生的家园………………………·、…………………··、……………··董丹申 李_65 建筑与文化 外来文化影响下的泉州居住建筑形式………·————————————………·—·——一 夏 明 陈南阳 郑妙丰35 浅论建筑文化与官僚文化………………··—、……………… 闹世良 杨兆斌 41J …  相似文献   

11.
李百浩  罗华 《华中建筑》2006,24(6):122-126
该文从枝江董市镇的形成因素出发.结合其自然地理条件与历史、经济、文化背景,分析了“一江两河.南北并置”的空间格局.阐述了平行于长江的带状古镇空间形态以及“一主多支”的街巷结构,研究了古镇的建筑特色及其成因,以揭示董市古镇的地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因邑而兴的湖北古镇--钟祥石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百浩  叶裕民 《华中建筑》2006,24(2):136-142
该文结合石牌古镇“因城邑而兴,因商贸而盛”的历史背景和背山面水的自然环境,解析其与汉代古城邑、汉江形成的线形空间格局,对老镇区“十街三巷十八门”的防卫型布局、独特的节点和街巷空间、富有地域性特色的天井式民居以及戏楼建筑的基本型制和建构特点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因驿而兴的湖北古镇--孝昌小河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百浩  庄程宇 《华中建筑》2006,24(3):133-138
该文通过对小河古镇发展演变的阐述,剖析了自然地理与经济要素对小河古镇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同时着重对小河古镇选址、镇区空间形态、街巷结构及其建筑特色做了分析和总结,以此挖掘古镇作为商贸重镇长兴不衰的内因。  相似文献   

14.
李百浩  张莉 《华中建筑》2005,23(5):148-152
七里坪是在南北七里平地上形成的湖北古镇之一,因地理环境、物质集散、竹排河运、红色革命等因素的影响而发展至今。该文分析了古镇“三面河水抱平地,四围山势锁古镇”的自然空间形态、“一主四次”的街区结构和宜人的街巷空间尺度,阐述了古镇建筑类型、空间使用、结构构造等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5.
吕江波  彭俊 《华中建筑》2010,28(10):105-108
该文以湘中上梅镇为案例,梳理小城镇历史街区演变中整体与局部、时间与空间的内在关系,对物质与非物质空间演变的各个层面进行分析,同时对演变的内在动因与基本特征作归纳。  相似文献   

16.
吴蔚  董卫 《江苏建筑》2006,(4):2-5,9
全球化的冲击,使人们更加注意地域文化的保护,从而带有一种文化生存挣扎的意味.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对历史文化名城(镇)保护的重视。文章从文脉主义的角度出发解读古镇保护,对苏州的历史文化名镇木渎进行研究,并在对木渎古镇区进行保护与整治规划的具体的过程中,探讨了如何延续历史文脉。  相似文献   

17.
因铺而兴的湖北古镇--赤壁新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伯  林楠 《华中建筑》2005,23(5):153-157
该文从新店古镇园铺而兴的形成背景出发,根据其落址受到河道走势、码头水运和湘鄂两省交界影响的特殊性,分析了“一河两区”的古镇空间形态,阐述了古镇“街铺共生,内外渗透”的街道空间、“小而内聚”的街道尺度以及“店宅合一”的建筑空间,重点提出了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天斗亮斗式、类天斗式和天井式建筑类型。  相似文献   

18.
戴彦  张辉 《室内设计》2013,28(5):61-65
山地历史文化村镇是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既具有显性的历史文化属性,又具有隐性的生态属性。对其文化保护理应兼顾生态关注,这既体现了对此类遗产构成中原有生态关系的承认与尊重,又强调了生态保护在遗产保护中的基础地位与作用。基于与历史环境的关联,山地历史文化村镇的生态问题有其特殊性和研究重点。结合巴渝地区情况,归纳了山地历史文化村镇的生态特点。揭示了当前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确定生态保护目标的基础上,着重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生态景观风貌重塑两个层面研究历史文化遗产的生态保护问题,提出保护的总体策略与技术框架。凝练解决山地历史文化村镇生态问题的技术要点,探索山地生态视野下的保护模式,丰富当前山地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理论。  相似文献   

19.
对于城市设计而言,"关联耦合"理论是建立重要场所相互关系、构架城市空间秩序、整合城市文脉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关联耦合"理论的总结梳理,尝试将其运用到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文化休闲中心建筑设计过程中,以期为历史地段的建筑设计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