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手工采茶工效低、成本高,阻碍了茶叶生产的发展,机械采茶已成为发展大宗茶生产的一种必然趋势。然而机械采茶并不具有选择性,故而机采鲜叶茎梗较多且老嫩较混杂。所制红毛茶以中低档为主,茎梗、毛衣、片末比例较大,并夹有一定数量的细嫩茶。据此,机采叶红毛茶的精制...  相似文献   

2.
日本从一九一四年以来,茶树栽培逐步改革,曾较普遍推广使用采茶剪。由于日本经济畸形发展,农村劳力缺乏,占茶园劳力一半以上的采茶机械化问题提到日程上来。五十年代末开始研究采茶机,一九六一年开始推广小型机动采茶机,一九六五年在南九州地区首先摧广担架式高效采茶机。适合大型茶园用的乘用型采茶机也进行了长期研究,一九七○年在个别地区试用。产量不多的高级茶,目前仍是手工采摘。  相似文献   

3.
不同因素对信阳毛尖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信阳毛尖茶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不同采摘等级、不同产区和不同采摘时间的信阳毛尖茶为原料,对生化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随着产区海拔的降低,氨基酸含量降低,茶多酚含量增加,茶汤滋味从鲜爽向浓醇发展。随着采摘时间的推延,多酚物质含量增加,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茶叶滋味逐渐浓醇。特级茶叶在采摘期间非酯型儿茶素含量显著增加,使其口感在后期仍较好。珍品茶叶含物质含量积累少,持嫩度高,口感好但不耐喝,特级茶叶酚氨比增大,口感浓醇。结论:信阳毛尖茶的品质受很多因素影响,合理的控制因素可以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4.
茶叶中的EGCG3″Me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置茶鲜叶的不同采摘成熟度、不同采摘时间以及不同烘干温度等,制备茶样,研究不同成熟度、不同采摘时间以及不同烘干温度等对茶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茶鲜叶成熟度的增加,叶片中EGCG3″Me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一般在第3叶(或者第4叶)含量达到最高;1d中,茶鲜叶中EGCG3″Me含量在中午达到最高;在90℃烘干温度下,茶叶中的EGCG3″Me含量能得到有效的保持。  相似文献   

5.
茶叶中的EGCG3"Me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茶鲜叶的不同采摘成熟度、不同采摘时间以及不同烘干温度等,制备茶样,研究不同成熟度、不同采摘时间以及不同烘干温度等对茶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3CG3"Me)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茶鲜叶成熟度的增加,叶片中EGcG3"Me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一般在第3叶(或者第4叶)含量达到最高;1 d中,茶鲜叶中EGCG3"Me含量在中午达到最高;在90℃烘干温度下,茶叶中的EGCG3"Me含量能得到有效的保持.  相似文献   

6.
<正>初春生机盎然,眼下正是春茶采摘期,四川各地的茶树青翠欲滴,茶叶冒芽儿吐绿,茶园里随处可见劳作的"采茶人"。改革带发展打通致富路穿行在乐山市夹江县新场镇欣悟村的千亩茶园中,戴斗笠、穿围裙、背茶篓的茶农双手在嫩叶间舞动,采摘的鲜叶被送入生产车间,进行萎凋、杀青、揉捻、理条、烘干等工序处理。  相似文献   

7.
在相同的茶树生长环境、鲜叶采摘标准和加工工艺条件下,以信阳茶区的3个茶树品种(信阳群体种、白叶1号和黄金叶)的春季茶鲜叶为原料炒制信阳毛尖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香气成分,信阳群体种、白叶1号和黄金叶信阳毛尖茶分别鉴定香气成分52种、54种和48种,其相对含量最高的成分分别为芳樟醇(9.94%)、橙花醇(15.74%)和壬醛(9.95%)。醇类、酮类和酯类的相对含量较高,醇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白叶1号信阳群体种黄金叶,酮类化合物黄金叶白叶1号信阳群体种,酯类信阳群体种白叶1号黄金叶。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共有的42种香气成分因其相对含量及所占比例不同从而影响茶叶的香气类型,2-乙基呋喃、苯乙烯、己酸顺式-3-己烯酯、β-紫罗酮、β-环柠檬醛、2-乙基吡咯、反式-橙花叔醇、α-雪松醇、芳樟醇、α-蒎烯、苯甲醛对香气类型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业的世界之最(续三)陈杖洲(广东省英德市茶叶局513000)91.中国是最早总结出茶叶采摘标准的国家。《茶经》载:长出三枝、四枝、五枝后,选择最好的中枝采之。”有选择即有标准。92.中国是最早确定茶叶采摘期和采摘时间的国家。《茶经》载:“凡采茶...  相似文献   

9.
就鲜叶摊放程度、杀青方式、多功能机做形加压方式以及辉干方式对机制扁形茶品质的影响作了对比试验。对不同加工工艺对茶叶品质、加工成本及工效的影响作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加工中低挡扁形茶较为合理的机制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0.
茶叶机械     
茶叶生产机械化高度发展的日本,在这次展览会上展出了部分采茶机、修剪机实物展品,制茶机械仅展出了图片和日本蒸青茶样。同时,我们与日本来展厂商就日本绿茶制茶工艺和加工机械、采茶机和修剪机进行了专题技术交流。  相似文献   

11.
为指导浙江景宁茶区景宁白茶的及时采摘,以当地的主栽品种——景白1号和景白2号为研究对象,一芽一二叶为标准芽叶,在春季3个不同时期分别对茶树冠面和采摘后鲜叶的机械组成以及茶树生长发育规律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鲜叶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综合判断景宁白茶的适采期。结果表明,景白1号的开采时间较景白2号晚3~5天,标准芽叶状态的持续时间约9天,大面积采摘主要集中在4月中旬。景白2号的开采时间早,标准芽叶状态的持续时间约12天,鲜叶在4月上旬采摘的鲜叶嫩度和内在品质最佳。4月20号之后,景白1号和景白2号鲜叶品质均较差,不适宜加工中高档名优绿茶。  相似文献   

12.
瞿岩俨  杨子嘉  李军  李溱 《食品科学》2022,43(24):287-295
以荒废茶园在恢复人工采摘和管理后采摘的大叶种茶青鲜叶制成的晒青毛茶(普洱生茶)为研究样本,使用基于高分辨质谱的代谢组学技术对普洱茶内含物质进行分析,发现采摘及人工管理会显著提高呈味鲜爽的茶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以及茶叶总氨基酸含量,还能提高普洱茶中增强鲜味的生物碱类物质和回甘的儿茶素类物质含量,从而改善普洱茶的口感和品质。化学分析显示,茶叶的总多酚和在细胞外抗氧化能力在人工管理后无显著变化,而细胞增殖和抗氧化性实验表明,人工管理普洱茶对肿瘤细胞扩增的抑制能力和在细胞内的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强。人工采摘和管理对茶叶的无机离子、总多酚和咖啡因含量影响较小,表明人工管理和采摘过程没有对植物的生理状态造成较大影响。本研究揭示了普洱茶树从荒废到人工管理转变过程中普洱茶内含物质的变化规律,为研究普洱茶品质变化规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国内采茶机械化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采茶机械化的新进展权启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310008)我国采茶机械的研究开发工作始于1958年,至今已走过30多年漫长曲折的历程。1965年以前,主要是根据我国茶园特点对采茶机的采摘原理和动力类型进行反复的研究和选择。此后,采茶机的研制...  相似文献   

14.
东阳市推广机械化采茶成效显著徐巧英(浙江省东阳市农业局322100)收稿日期:1997—12—30茶叶采摘是一项季节性强、耗工多的作业,据调查统计,茶叶手采用工量约占茶叶生产用工总量的50%左右。在劳动工时费用逐年上升、茶价频频下滑的情况下,怎样才能...  相似文献   

15.
茶叶机械的可靠性考核问题蒋泉耀(安徽省农业机械研究所邮编230031)大家知道,茶叶生产特别是初制生产具有极强的季节性和时限性。茶树上的鲜叶如不及时采摘下来,就会老化而失去应有的商品价值;采下的鲜叶如不及时付制,就会变质霉烂;在制的半成品因茶汁已挤出...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大叶种茶树(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夏秋季鲜叶为原料,加工富含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且风味好的白茶,以期促进夏秋茶资源的高值利用。应用爬坡试验与响应面设计优化茶鲜叶厌氧处理的温度与时间,厌氧处理后,烘干制备白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色法等测定茶叶GABA 等化学成分含量。结果显示,GABA 白茶的最优加工工艺为茶鲜叶萎凋8 h 后,34 ℃厌氧处理20 h,50 ℃烘干。该条件制作的白茶GABA 含量为1.52 mg/g,具有汤色橙黄、滋味甜醇、甜香带果香的风味特征。与对照比较,经厌氧处理后,白茶中GABA 与水浸出物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降低。  相似文献   

17.
大宗茶鲜叶原料分级机的研制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采大宗茶鲜叶长短不一、老嫩不同,以此为原料制得的茶叶品质较低,为此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抛掷式大宗茶鲜叶分级机,该机由分级槽体、传动机构、摇杆和机架等部分组成,通过抛掷的方式对茶鲜叶进行分级.结果表明,使用第二批次茶鲜叶进行分级,投叶量为5kg/min、振动频率为50Hz时,分级机的平均分净率最高,达79.04%,挂网率为3.60%.可见,该机能较好地实现机采大宗茶鲜叶的分级.  相似文献   

18.
对贵池翠微茶的鲜叶采摘、机制制作工艺、产品包装贮藏、试验方法及设备选配等制订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19.
2000年以来,我国茶产业发展迅猛,茶叶机械技术的进步成为影响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新技术和新能源的应用,新型茶叶机械不断涌现,例如多种升温技术的杀青机械、不停机式自动连续化揉捻机、连续长板式扁形茶炒制机、多功能茶鲜叶前处理机等。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我国茶叶加工机械的论文、专利等科研成果,综述了我国茶叶加工机械研究进展,提出茶机研制存在创新性不够、发展不平衡、品质形成机理不清等问题,分析了未来茶机在清洁化、节能化、标准化、信息化、自动连续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据资料介绍,切割式采茶机存在三大缺点:1)“一刀切”,新、老叶不分;2)茶叶完整率低,破叶、碎茶约占一半;3)切断茶枝和芽,造成减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未能得到推广使用。针对切割式采茶机的缺点,利用静摩擦力,模仿人手“提采”的原理,研制了一种选择式的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