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6,(2)
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的结余水平与基金所采取的费用给付模式息息相关,城镇职工医保费用给付运营模式决定着统筹基金的结余水平应当保持在什么样的水平。本文以审计人员特有的视角,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及审计成果将职工医保基金结余进一步细分为个人账户结余与统筹基金结余进行研究,通过审计研究成果与政策规定的冲突以及职工医保与城乡医保基金相互之间的比较,分析基金结余研究的关键因素,进而探讨医保统筹基金费用给付模式,并就现阶段我国执行现收现付制加弱积累制混合模式的历史原因及现实因素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最后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缓解职工医保收支恶化趋势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6)
本文对我国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资金利用率较低,基金结余过高,存在经济落后地区向沿海发达地区的逆向再分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利用率虽然有所提高,但是保障水平较低,未能有效分散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厘清城镇职工医保基金不同职能,制定与各职能相匹配的结余标准,加强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结余率管理,实现属地参保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乡城人口迁移是推动人口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制度政策因素对其产生重要影响.针对我国50多年来特殊的人口城镇化演变历程,引入城乡人口迁移系统分析方法,对我国建国后户籍制度、城镇建制与城乡划分标准、城镇发展方针与政策、农村发展政策发展演变等展开历史梳理分析与制度成因解释.根据城乡人口迁移状态将我国城乡关系演变历程划分为"二元"分割城乡关系的形成、 "二元"分割城乡关系的松动, "浮动"的城乡关系,最后针对向"和谐"城乡关系转型的实践需求,从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1)
文章通过构建精算模型,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可持续运行的角度对不同延迟退休和个人账户调整方案及组合进行模拟评估。研究发现:现行制度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面临支付风险,延迟退休仅能够在短期内缓解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仅依靠延迟退休难以在长期内缓解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运用"延迟退休+个人账户调整"的模式,即在延迟退休的基础上对个人账户进行调整,更有利于基金的长期稳定运行。在现行退休制度下,建议取消个人账户,将单位缴费和个人缴纳的费用计入统筹账户,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单位缴费率可以下调1%;在延迟退休政策势在必行的情况下,建议在男性和女性不同岁退休的基础上,取消个人账户,实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单位缴费率降低2%。这样既有利于基金的可持续运行,也可以保证基金的运行效率,更能加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互助共济性。  相似文献   

5.
王姝 《小城镇建设》2013,(1):57-61,71
特殊的地域环境条件下,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其迁移具有独特性。在高寒牧区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迁移,同时乡村内部人口分布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规划、异地搬迁项目等一系列措施使乡村人口的空间分布发生了很大改变。本文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为实证,研究了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高寒牧区人口迁移的过程、特点及其动力机制,并对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高寒牧区人口迁移的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同类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
社会医疗保险必须控制医疗费用支付的风险,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采取全国统一的模式,区分参保人住院和门诊费用,分别建立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进行支付。在此支付方式下,为了防止个人门诊费用负担过重,该制度还设计了统筹账户转移部分费用到人账户政策和门诊部分超额费用统筹报销的模式。本文以B市2007年到2012年数据为基础,提出了按年龄分布的支付风险因子的理念和计算,发现伴随着近年来人口结构的变化,现有的基金支付方式使得医疗保险"基金支付风险"不同于"医疗费用风险"的按不同年龄的分布,不同年龄段医疗费用结合现有的支付方式使得相对年轻的"老龄"群体"医保基金支付风险"的增加,而这种"扭曲"和改变会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整体趋势会严重影响医保基金支付的整体风险,本文根据支付方式与参保人年龄结构综合作用的风险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22)
目前在医疗保险管理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非常多,也非常复杂。统筹基金的管理是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关键。通过合理的住院医疗费用结算模式结算,有效的保证参保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基本平衡。使医疗保险工作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6)
一般认为统筹养老保险制度存在明显的收入再分配,并有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那么,在实施延迟退休之后,随着缴费期的延长,对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会有怎么样的影响呢?基于此,以《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数值模拟首先测算当前退休年龄下养老保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并比较不同的退休年龄以及预期寿命对延迟退休政策下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居民预期寿命达到一定年龄时,推迟退休年龄能优化再分配收入格局,且减轻养老保险基金给付压力;(2)由于延迟退休会缩短养老金的领取年数,如果预期寿命没有达到一定年龄,此时若一味过度推迟退休年龄会使养老保险成为居民的"负担"。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1)
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对现行生育政策带来的两个主要结果即人口老龄化和低人口增长率进行经济效应分析,试图探讨适时适度调整我国现行生育政策,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5)
养老保险是国家为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居于社会保障的核心地位,但由于"老人"和"中人"累计债务的存在以及近年来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等原因,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收支矛盾凸显。本文主要利用时间序列、寿险精算等方法测算2014-2020年北京市城镇养老金的收支状况,以期为政府养老金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测算结果显示,虽然在2020年以前养老金的年度收入一直大于年度支出,但是由于养老金收入和支出的不均衡增长,在2030年左右可能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需要动用累计结余基金弥补支出缺口。随着老龄人口的持续快速增加,长期来看则有发生养老金支付危机的可能。为防止支付危机的发生,政府可以对退休年龄、迁移率、缴费率、替代率等因素进行调整,但解决养老金支付危机的最根本方法还是采取有效措施彻底解决目前"老人"和"中人"的累计债务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于长期“背对海洋”的发展和限制大城市的政策,中国地域开发强度和人口分布密度呈现疏处不疏、密处不密,因而“城不像城、乡不像乡”的景象。一方面,农村人均资源因人口增加边际递减,单纯务农无望脱贫奔康;城市则耗能废地、低强度开发,公共服务达不到经济规模。另一方面,西部生态脆弱地区人口超载引发草原沙化生态危机,而沿海大量低谷地带地广人稀、土地低效使用。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之际,需要奔向海洋、奔向城市,建立科学的人口颁布和地域开发战略,以紧凑的沿海城市和会展的内陆田野,达致人口分布和地域开发远离平稳的均衡,这于永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袁飞  汪子倩 《安徽建筑》2014,(1):11-12,28
我国老龄化发展的速度快、来势猛,这给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带来了深刻影响。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压力也越来越大。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原因、现状、发展趋势及产生的影响,并借鉴了国外应对人口老龄化所采取的措施,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颜恒辉  许乙青 《规划师》2007,23(1):49-52
上一轮关于近期建设规划的讨论,时间短、成果不多,深度不够、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对"以近期建设规划为突破口的规划体制改革"应看到现有规划体制的重要作用,不能忽视规划的预测性和战略性,近期建设规划只是对现行规划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应就新一轮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的思路与方法、内容、成果,以及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陈雪玮 《安徽建筑》2014,21(6):27-30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中,大量人口向城市转移,其生活场所聚集在城市边缘区.本次调研对象选取了位于杭州市边缘区的典型城中村——康桥村,采用现场踏勘、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法,从基本属性、出行特征、居住现状和社会融入现状,针对生活在同社区中的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进行PLS回归分析,探讨差异产生的原因和机制,并给予实证分析,以期系统探究农业人口在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并且针对性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核心地带的南京西路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在城市设计中力求体现功能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原则,进而对本地块的功能更新和街区改造提出相应对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结合杭州市中心区武林广场中西湖文化广场建筑设计,指出:在城市中心区域的超大体量建筑综合体的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应将城市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基础,首先须考虑城市中心区域的整体性、关联性、耦合性,其次才是建筑本身。运用丰富的空间想像力,将城市建筑形体空间有效地组织起来,并与立体交通统一设计、建设,这是大城市走向高度集中的一种新型建筑模式,也是大城市旧城综合再开发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人口预测的方法多种多样,尤其是对外部环境突变的城市,其人口预测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就防城港市中心城人口分析预测问题,提出了港口吞吐量关联法、固定资产投资法、产业类比法等预测方法,并通过水资源容量进行校核,从而得出较切合实际的人口预测值。  相似文献   

18.
当前城市规划工作及其学科范畴已大大突破了其传统内涵,并在某些情境下愈来愈明显地呈现出一种社会规划的特质.这就需要将空间问题置于更为全面的社会生产条件中加以考量,实现城市规划与社会学的双向渗透与多层面耦合。本文主要聚焦于社会学渗透下的城市规划工作梳理其带来的多层面影响:理论层面上为城市规划架构社会学基础,运作层面上为城市规划接入社会学过程,技术层面上则为城市规划引介社会学方法;进而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现阶段中国城市规划的总体审视。  相似文献   

19.
《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中的“公共政策初步”环节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其立足于当前学科定位由传统的强调“城市规划是一种技术手段”,转向关注城市规划过程和实施的“公共政策”属性这一大背景,体现了专业教学与学科发展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就城市人口承载力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测算方法及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等方面予以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几点思考.研究发现,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学术界越来越注重对城市人口承载力的跨学科交叉与综合分析,从以往对单一要素探讨逐渐转向多视角的系统研究.虽然现有研究已有一定基础,但是当前城市人口承载力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论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深化研究任重道远,尤其要更加注重对实际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