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根据菌株菌落、菌丝体、孢子等形态特征及其生理特性,初步鉴定高产纤维素酶的丝状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命名为XA-1。考察了不同碳源及氮源、培养温度、初始pH等因素对XA-1产酶的影响,并研究了该菌所产纤维素酶酶学性质及酶解性能。该菌的最适产酶条件为:分别以水葫芦和硫酸铵为碳、氮源,30℃,pH 5.0,培养6 d后,内切葡聚糖酶(CMCase)、β-葡萄糖苷酶(β-Gluase)和滤纸酶活力(FPA)分别达到4 083.2、3 258.8 U/g和773.2 U/g(成熟曲)。CMCase、β-Gluase最适反应温度为45℃,FPA则为55℃;CMCase、β-Gluase和FPA的最适反应pH分别为5.0、4.5和5.0。菌株XA-1纤维素酶酶解香蕉秆或水葫芦32 h后,酶解得率分别达到27.3%和29.8%。菌株XA-1在纤维素酶开发及转化秸秆类纤维素为可发酵糖方面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E.coli M15 (pQTPL)高效发酵生产酪氨酸酚裂解酶的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摇瓶和4 L发酵罐上研究了营养和环境条件对重组菌E. coli M15 (pQTPL)分批发酵生产酪氨酸酚裂解酶(TPL)的影响. 在培养基中添加20 g/L葡萄糖和1.0 g/L玉米浆使TPL酶活提高到63.1 U/g(干重). 在此基础上,维持发酵液中溶氧水平为30%,可使菌体浓度在8 h达到4.78 g/L,酶活为54.6 U/g,比对照组(不控制溶氧)分别提高了21%和31.6%. 采用溶氧反馈调节-限制性补料策略,可使菌体浓度提高到31.5 g/L. 采用两阶段温度和pH控制策略,在发酵前8 h控制pH 7.0、温度37℃,8 h 至发酵结束之间控制pH为8.0、温度为30℃,可使重组菌的TPL酶活达到154.4 U/g,并使TPL在细胞中过量表达,实现了高菌体浓度和高TPL酶活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株青霉菌P6 (Penicillium sp. P6)液体发酵产生木素过氧化物酶的工艺条件,考察了青霉菌P6在天然培养基稻米糠、玉米糠、麦糠和合成培养基GMY中的产酶情况,结果表明,麦糠是较理想的底物. 通过单因素方法研究了添加苯甲醇和MnSO4对酶活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对MnSO4添加量、麦糠含量和培养基pH进行了研究,在实验范围内最佳酶活达到了2.69 U/mL. 进一步通过单双因素回归实验研究了麦糠和MnSO4的最佳含量,得到了最佳培养条件为孢子接种量1.1×106 mL-1,培养时间8 d,500 mL三角瓶装液量150 mL. 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麦糠50 g/L,初始pH 4.8, MnSO4 5.66 mmol/L.  相似文献   

4.
对从牛粪中分离出来的高温单孢菌(Thermomonospora sp.)SQ3菌株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包括菌种生化鉴定培养和产纤维素酶及其培养条件等的研究。降解纤维素结果显示SQ3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上4天可见明显的分解纤维素透明圈。产酶条件研究显示:SQ3在发酵时间5天,发酵温度55℃,pH7.0~8.0,尿素氮源,玉米秸秆碳源的条件下产CMC酶性能最佳,在发酵8天时,产FPA酶达到最高峰值。  相似文献   

5.
云芝菌发酵产漆酶及其对靛蓝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云芝菌(Coriolus versicolor)摇瓶发酵生产漆酶,对主要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纤维废弃物木糖渣可用作云芝菌产酶的有效碳源,其适宜浓度为20.0 g·L-1;在培养基中添加10 0 g·L-1葡萄糖可以促进菌种的前期生长,有利于发酵后期漆酶的分泌合成;产酶培养基的最适C/N为20;适量的Cu2 和维生素C对漆酶的生成有明显促进作用,其适宜浓度分别为0.100 mmol·L-1和1.500 mmol·L-1.3.7 L自控式发酵罐中的产酶试验显示:最适通气量为100 L·h-1.在云芝菌的发酵进程中,前期主要为营养生长,产酶高峰期出现在发酵后期.在优化条件下发酵144 h,漆酶活力可高达2474.2 IU·mL-1.采用上述粗酶液处理靛蓝染料,当靛蓝浓度为50 mg·L-1,粗酶液用量为0.45%(Ⅴ∶Ⅴ)时,反应40 min,脱色率可达到94.8%.试验结果显示,漆酶在牛仔服生物整理及染整废水的脱色净化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基于16S rDNA分子克隆文库方法,分析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采油井T6191井口样品硝酸盐还原菌(NRB)和硫酸盐还原菌(SRB)富集产物的菌群多样性。通过核糖体DNA扩增片段的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RDRA)将NRB和SRB文库中的克隆分为11个和12个系统发育类型。NRB克隆文库中主要微生物菌群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35%)、未培养拟杆菌(Uncultured Bacteroidetes bacterium)(37%)、螺旋体(Spirochaeta)(9%)和产氨基酸杆菌(Acidaminobacter hydrogeno formans)(9%);SRB克隆文库中主要微生物菌群为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 caledoniensis)(43%)、未培养拟杆菌(20%)、脱硫单胞菌(Desulfuromonas michiganensis)(12%)和螺旋体(8%)。NRB菌群与SRB菌群结构虽然存在差异,但未培养拟杆菌和螺旋体在两种富集产物中均出现,特别是未培养拟杆菌在2个文库中都占有一定优势地位。为油田开发NRB抑制硫酸盐还原作用新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金龟子绿僵菌深层培养产几丁质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是一种重要的昆虫寄生真菌,从自然罹病死亡的金龟子体内分离到一株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M-6。研究了该菌深层培养产几丁质酶的情况,几丁质酶合成的最佳碳源和诱导物为几丁质,在以0.5%(w/v)几丁质为碳源时,其产几丁质酶活达0.126IU?mL?1,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培养基中几丁质浓度,葡萄糖浓度,微量元素盐浓度和碳氮比都能提高几丁质酶活。胆汁酸和吐温80作为表面活性剂能显著提高几丁质酶活。通过摇瓶试验得到优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根据优化条件在摇瓶和3.7L发酵罐中分别进行产酶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几丁质酶活分别达到0.231IU?mL?1和0.273IU?mL?1。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反应pH6.0,在45℃,pH3.0~9.5较为稳定。Zn2+、Ca2+、Ba2+和Mn2+离子对几丁质酶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Hg2+、Co2+和Fe2+离子完全抑制几丁质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酶工程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将为各工业的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介绍了酶固定化、基因工程菌(细胞)的固定化、植物细胞培养产酶、酶的化学修饰、核酸酶、抗体酶、酶标药物的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酶工程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对酶工程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娜  刘均洪 《工业催化》2005,13(7):48-51
介绍了接近无水条件下以悬浮状态存在的酶以及固定化酶生物催化特性。采用电子顺磁共振(EPR)及核磁共振(NMR)研究了水与酶之间的关系。在有机溶剂中加水和不加水情况下,处于悬浮状态的酶及固定化酶结构和功能存在差别。研究发现,尽管以悬浮状态存在的酶和固定化酶结构明显不同,但水含量、酶活性、酶柔性以及活性位点极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含水量很少的条件下,水对酶活性位点的生物催化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脱色菌—白腐真菌主要用于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在稻草降解、产酶量等方面报导较多,但对于用脱色菌-白腐真菌用于印染废水脱色菌种培养基优化报导较少。文章从白腐真菌产漆酶条件入手,试求对其产漆酶条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1.
三种可逆热变色复配物的DSC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晻  杜江燕  周志华 《化学世界》2001,42(12):627-629
利用 DSC技术对甲酚红 -碱土金属离子 -十六醇、溴酚蓝 -碱土金属离子 -十六醇、溴甲酚绿-碱土金属离子 -十六醇可逆热变色复配物的可逆热变色过程进行研究。探讨了在加热、冷却过程中复配物发生的各种相变及变色敏锐性。分析了不同的溶剂含量对三种复配物变色温度、变色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粉煤灰常用改性方法为酸溶法、碱溶法和表面改性法.前2种改性法的研究国内外均比较成熟,而对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相对比较少.本课题主要是对粉煤灰进行表面改性,采用的改性剂为表面活性剂吸附改性剂、高分子聚合改性剂和偶联反应改性剂,改性工艺为火法和湿法.  相似文献   

13.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结晶与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苑会林  唐键  马沛岚 《塑料》2004,33(2):62-64
研究了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结构与加工性能,利用DSC研究了PP R的结晶速率与结晶动力学,通过改造的聚合物流变在线测量装置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无规共聚聚丙烯(PP R)的熔体表观粘度与剪切应力的关系,熔体粘度与加工温度的关系以及挤出胀大现象。  相似文献   

14.
对AXS的两大类产品AES和ASA材料的特点和应用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我公司对该类产品的开发状况。研究了不同聚合方法制备的AES材料的性能,并和日本同类产品进行了耐候对比。分析了ASA高胶粉含量对材料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并将其制备的ASA材料和普通ABS树脂进行了耐候对比,结果表明,ASA相对ABS的耐候性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5.
The cellophane films were grafted with PAN for various time durations in magnetron enhanced air plasma. A magnetron-coupled plasma system was developed for the purpose. The rates of polymer deposition and etching were studied. The changes occurring in the angle of contact of water were studied. The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confirmed the grafting of cellophane surface by polyacrylonitrile (PAN). The water vapor transmission rates through the grafted samples were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无传质条件下研究了RPDC内乳液-水体系的流体力学性能。测定了塔内分散相滞存率x,考察了塔几何条件及操作条件对x及特性速度u_6的影响。采用因次分析法,建立了x及u_o与塔几何条件及操作条件间的经验关联式。并采用摄影法,对分散相液滴直径d_滴及其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d_滴的分布可用上限对数正态分布来描述。  相似文献   

17.
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的性能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的使用条件,选择了水口不同部位的材质。以板状刚玉、氧化铝粉、锆莫来石、电熔稳定氧化锆、电熔镁砂、天然鳞片状石墨等为原料制备了浸入式水口,重点研究水口本体铝碳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和渣线锆碳材料的抗侵蚀性能,并模拟现场使用条件进行了烘烤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水口材料性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烘烤时无氧化和剥落;在薄板坯实际连铸生产条件下,所研制的浸入式水口稳定地实现了24炉连浇,为相关的浸入式水口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4B酸废水络合萃取工艺作了研究,考察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从中找出了最佳条件,效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9.
SBR工艺去除城市生活污水中COD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BR法对废水进行COD的降解研究,主要考察温度、时间及有机负荷的变化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进而确定了SBR法处理生活污水的最佳条件。在整个过程中,去除率最大能达到90%左右。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究了聚丙烯-玻璃纤维预混毡的传热过程,通过正交实验找出影响其传热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影响传热过程的作用原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和毡体厚度对热量传递的效果影响显著,而面密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