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河下游引黄泥沙处理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国安 《中国水利》2000,(10):32-32
经过40余年的引黄灌溉,历史上沿黄两岸留下的沙荒盐碱低洼地,通过引黄放淤改土大都变成了良田。两岸的洼地,也已沉沙基本利用完毕,现在沉沙征地已十分困难,但是每年从黄河引进泥沙仍超过1亿t。这已成为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亟待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引黄泥沙处理的主要途径 黄河下游均为无坝引水,由于黄河泥沙多而细,引水必然引沙。大量泥沙入渠,必须妥善处理,走综合处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道路。 1.选择合适的取水口位置 从黄河实测的含沙量沿水深分布来看,水面含沙量小而颗粒细,近河床含沙量大而颗粒粗,泥沙沿水深分布很不均匀。从各种粒径含沙量沿水深分布分析,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中的泥沙处理利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黄河下游引黄泄漏中的泥沙主要采取放淤改土、改造低洼碱沙荒地,对黄河下游两岸发展工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分析计算含沙量沿重线分布特点,探讨渠首防沙的作用,分析灌区泥沙淤积分布特性与泥沙处理利用的关系,分析计算引水引沙对黄河下游冲淤影响人渠泥沙的自理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鲁北引黄沉沙工程现状和引黄泥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总结了适合鲁北自然特点的引黄沉沙方式,提出了几项减少对环境影响的措施或方法。对引黄的时间安排、引黄闸闸址的选择、泥沙的分配、沉沙池的还耕等诸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应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系统观、发展观、矛盾观,从黄河泥沙资源利用的战略定位、规划、市场需求和产业化等角度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审视辨析了黄河泥沙资源利用进程中战略定位的高与低、泥沙利用的准与禁、产业化的利润与风险、利益分享的远与近等对立矛盾;在"拦、排、调、放、挖"治黄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拦、排、调、放、挖、用"的黄河泥沙综合处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人民黄河》2014,(7):9-12
梳理了黄河泥沙治理演进的历史过程,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和黄河治理开发的新需求。阐述了黄河泥沙自然资源属性及黄河泥沙资源在农业、河道治理、能源开发、建筑材料和黄河文化等方面的利用途径,认为以黄养黄、以沙治沙是黄河泥沙资源利用的根本出路。黄河泥沙资源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其利用应遵循整合、提升、联产、胶凝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山东引黄灌区,经几十年引水实践,总结出了引水防沙、渠道输沙减淤、沉沙池沉沙、渠、池清淤、浑水灌溉输沙入田等处理和利用泥沙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刘荣厚  刘广柱 《山东水利》2010,(11):41-42,44
利用黄河泥沙资源填筑堤沟河、涝洼地、恢复煤田开发沉陷区,用于土地复耕,铁路、公路路基建筑,黄河大桥辅道的淤垫,土质砖、瓦烧制等原料的供应。采取引黄自流输送和机淤(管道水力输送)联合方式,对下游泥沙资源多途径利用与治理"二级悬河"的对接,既能减少河道淤积,减缓黄河下游河床抬升的速度,又可恢复耕地功能和满足生产项目需要。把泥沙资源多途径利用与治理"二级悬河"有机结合起来,将会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黄河泥沙资源利用的长远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多沙给两岸人民带来了严重的洪水灾害,因此黄河的治理措施多基于泥沙的灾害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加之黄土高原地区特殊的地理地貌特征等因素,未来黄河仍将是一条少水多沙河流。经过长期的治黄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黄河泥沙的资源属性,其在黄河防洪安全、放淤改土与生态重建、河口造陆及湿地水生态维持、建筑材料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利用潜力。研究发现,黄河下游的河道淤积泥沙主要来自少数几场高含沙洪水;水库在拦截黄河泥沙的同时,也对泥沙级配进行了自动分选,为泥沙分类利用创造了条件。利用水库拦减高含沙洪水,不仅可减少下游河道淤积和滩区淹没损失,还为泥沙资源的集中利用创造了前提条件,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树立充分发挥水库的拦沙作用与泥沙资源集中利用有机结合的新理念,不仅能使水库持续发挥其拦沙减淤效益,也将更彰显黄河泥沙资源集中利用的长远效应。为此,必须从政策和管理层面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加强舆论宣传,吸引社会资金和广大群众主动参与黄河泥沙资源利用工作,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9.
按泥沙利用目的的不同将黄河下游泥沙资源利用方式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种,分别指出其对应的实现途径。分析健康黄河理论和泥沙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1健康黄河理论为泥沙资源利用提供可能;2健康黄河理论对泥沙资源利用产生约束。并遵循健康黄河要求,对当前的泥沙资源管理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河泥沙资源丰富,地方经济发展和生态利用对黄河泥沙资源的需求量较大,潜在经济效益可观。黄河泥沙资源利用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需要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培育市场,逐步走向产业化道路,从而促进黄河下游河道淤积问题的有效解决。通过黄河泥沙资源转型利用现状和市场化前景分析,利用政策分析工具,提出黄河泥沙资源利用产业化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民黄河》2012,(8):43
本刊讯黄委以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为依托单位,联合有关单位和高等院校,成立了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泥沙处理与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制订系统的黄河泥沙处理与资源利用规划;研究和制定黄河泥沙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政策与办法;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泥沙问题是枢纽运行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在枢纽运行40年中,进行了许多方面的研究,目前枢纽泥沙问题更为严重。文中论述了枢纽泥沙研究运行的重要性,总结了泥沙研究方面的成果,提出了今后泥沙研究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黄河孟津河段滞沙现状,并分析了泥沙资源的开采利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提出了由处理型转变为开发利用型的泥沙处理新思路,即:把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经过科学方 法加工为建筑用砂后,梢售到当地建材市场,这样既减少了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量又创造了良 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黄河断流对河南省沿黄地区引和黄河水造成的影响,指出了引黄补源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并阐明了加强引黄补源工程管理与建设是缓荽黄河断流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黄河泥沙资源丰富且利用前景广阔,但目前仍存在成本瓶颈和技术瓶颈。通过建立企业参与泥沙资源利用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模拟了市场机制下企业参于泥沙资源利用合作创新的决策行为。结果表明:在泥沙资源市场化利用领域,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引导企业与河道管理部门进行合作创新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需要针对泥沙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同途径和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将泥沙资源利用的市场行为与政府补贴优惠机制结合起来,促进黄河泥沙资源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州典型灌区泥沙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对小开河灌区泥沙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小开河灌区泥沙处理应转变观念,结合灌区的实际情况,注重泥沙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因地制宜的处理引黄泥沙。小开河灌区泥沙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①浑水灌溉、输沙入田;②以挖待沉,整理开发土地资源;③利用引黄泥沙生产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7.
作为开下游引黄灌溉先河、创综合利用伟业的人民胜利渠,是新中国引黄灌溉第一渠。从 1952 年 4 月 12 日正式启闸引黄至2012 年,已经走过了整整六十年风雨历程,其中既有开灌初期,灌溉、济卫效益突显、运行管理蒸蒸日上的成功,也有井渠结合、控制地下水水位的创举,更有采取各种工程技术措施减少渠系输水损失的成功经验,它的建成,结束了黄河百害,惟富一套的历史,揭开了开发利用黄河水沙资源的序幕,为黄河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上游水力资源是我国水电建设的富矿,应为优先开发的重点。目前,我国水电建设体制还存在着资金需求与投资体制等突出的矛盾。在研究了李家峡水电站建设管理体制的变革过程后,提出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利用李家峡水电站工程建设管理的丰富经验,建立、运作黄河上游水电梯级滚动开发机制的设想,以便加快开发速度,缓解电力严重不足的现象,振兴西北经济,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汛期,黄河上游来水较好,龙羊峡水库水位持续上升,最高水位达2597.62m,大坝自运行以来首次经受接近正常高水位的考验.对高水位运行期大坝及基础变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合理解释了拱冠径向位移水压分量不闭合现象,总结出大坝的变位规律,认为大坝工作状态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